①鑒別普洱茶品質別具一格,條索粗壯肥大,湯色紅濃明亮,香味濃鬱,滋味醇厚回甜,並具有特殊的陳香氣。這種陳香是因為後發酵使茶葉所含的多種物質成分發生了轉變,從而散發出了一種綜合陳香,而決非黴味。這種陳香可能是“檳榔香”、“桂圓香”、“荷香”,也可能是“樟香”,依形狀、時間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
與其他茶類相比,普洱茶又具備茶性溫和、不火不寒、耐泡、醇和的特點。適合各個年齡段、各種體質、各個地域的人們在各個季節飲用。
由於內在品質特征的奇妙和製作工藝的獨特,普洱茶的價值也逐漸上升。因此,普洱茶又被稱為“可以喝的古董”。
普洱茶的基本品質,必須符合下列條件:品質正常,無劣變,無異味;普洱茶必須潔淨,不含非茶類夾雜物;普洱茶不得著色,而且不含添加劑;普洱茶餅的外形要整齊、平滑、厚薄勻稱等。
看普洱茶外形。無論是茶餅、沱茶、磚茶,或其他外形的茶,首先觀察茶葉的條形,條形是否完整,葉老或嫩,老葉較大,嫩葉較細。假如一塊茶餅的外觀看不出明顯的條形(一片片茶葉形成的紋路),而顯得碎與細,就是次級品製作的。
葉底辨別:幹倉的普洱生茶的葉底呈栗色或深栗色,與台灣的東方美人茶葉底顏色相似。葉條質地飽滿柔軟,充滿新鮮感。一泡同慶老普洱茶的葉底,可以顯現出百年前的那種新鮮活力。普洱熟茶的葉底多半呈現暗栗或黑色,葉條質地幹瘦老硬。如果是發酵較重的,會有明顯炭化現象,就像被烈火燒烤過一樣。有些較老的葉子,葉麵破裂,葉脈一根根分離,有如將幹葉子長期泡在水中那種碎爛的樣子。但是,有些熟茶如果渥堆時間不長,發酵程度不重,葉底也會非常接近生茶葉底。反之,也有些生茶在製作過程中,假如茶菁揉撚後,無法馬上幹燥,延誤了較長時間,葉底也會呈現深褐色,湯色也會比較濃而暗,同輕度發酵堆捂過的熟茶是一樣的。可以試泡的話,要看泡出來的葉底完不完整,是不是還維持柔軟度。還有對茶餅而言也要注意其是否內外品質如一,而不是那種好茶在外茶渣在內的“蓋麵茶”。
看顏色深淺,光澤度。普洱茶的正宗顏色是黑中泛紅,有如豬肝色,一般陳放五年以上才具有這樣的顏色。
看湯色。好的普洱茶,泡出的茶湯是透明的、發亮的,湯上麵看起來有油珠形的膜。不好的普洱茶,茶湯發黑。
幹倉的普洱生茶茶湯呈栗紅色。即使是陳年的生茶也一樣,如龍馬牌同慶老號普洱茶,已有八九十年的曆史,但它的茶湯顏色隻略比五十年的紅印普洱圓茶的茶湯深一些。而熟茶的茶湯顏色呈暗栗,甚至接近黑色。因此,在現代的茶種分類中,將普洱茶列為黑茶類,與普洱熟茶的湯色密切相關。
聞氣味——從香氣辨別。熟茶味、熟味和沉香是最直接而有效的分辨生茶和熟茶的方法之一。
普洱茶餅散發出來的氣味,可以作為判斷年份的參考之一。有甘醇氣味的應該有五到十年的陳放,氣味平平不帶雜味的有三年至五年,帶有生味與雜味的,就是新餅了。經過十年至二十年左右,那股表麵的熟茶味已經消失,則可從茶湯中感覺出熟味香。
陳茶要看是否有一種特有的陳味,是一種很甘爽的味道,而非“黴味”。
1973年,由緊壓茶的材料改做成的第一批熟磚茶,稱之為“73厚磚茶”,迄今已經三十多年了,無論是幹茶還是茶湯,都沒有熟味感覺,卻有一股沉香。沉香是由熟味經過長期幹倉陳化而轉變過來的最好的熟茶茶香。
②製作
普洱茶的采摘時期是從每年春天的2月下旬到11月。而春茶的采摘依據時間早晚分為“春尖”、“春中”、“春尾”,夏茶的采摘俗稱為“二水”,然後才是秋茶采摘,又稱為“穀花”。由於茶葉采摘季節的不同,品質也有高低之分。雲南茶在一年當中要以“春尖”及“穀花”兩個時期所產的品質最好。春茶清香爽口為上品,夏茶味道濃烈但不帶苦味,而秋茶則是香中帶苦,苦後回甜,值得細品。目前雲南真正高級的普洱茶都是以“春尖”為主體製成的。
普洱茶有自己獨特的加工工序,一般都要經過殺青、揉撚、幹燥、堆捂等幾道工序。
③分類
按存放方式分:幹倉普洱和濕倉普洱。
幹倉普洱:指存放於通風的倉庫內讓茶葉自然發酵,陳放1O~20年最好。
濕倉普洱:一般放在潮濕的地方,如地窖、地下室,加快其發酵速度。有陳泥或黴味,陳化速度比幹倉普洱快,放5~10年最佳。
依樹種分:喬木和灌木。
喬木:主要采喬木樹葉做茶菁,葉片較大。
灌木:主要采灌木樹葉做茶菁,葉片較小。
依製法分:生茶與熟茶。
指毛茶不經過堆悶工序而完全靠自然轉化而成為熟茶。自然轉熟至少需要5~8年。采摘後通過自然方式發酵,茶性很刺激,放多年後茶性會轉為溫和,好的老普洱通常以這種方法製作。
生餅:通常指4年以內的茶葉,還沒有充分發酵。生餅沒有甘滑醇柔的口味,澀口,味道衝。生餅茶葉看上去為暗綠色的,泡開的茶葉也是這種顏色,湯色呈淡淡的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