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期以後,江南人口劇增,農業生產進一步發展,大量山林、土地開發,使製瓷原料和燃料陷入了緊張狀態。再加上建窯的崛起,受之影響,越窯逐漸衰落,南宋後就完全停燒了,一代名窯就此終結。
點茶時代的宋代茶具
到了宋代,唐人所用的點茶方法被摒棄,點茶法成了當時的潮流。南宋時期,用點茶法飲茶更是大行其道。但是,這些方法大都是來自唐代。因此,飲茶的器具與唐代大都是一樣的,但宋代的茶具更加講究法度,形狀和製作也愈來愈精巧。
宋人茶事與茶器
到了南宋,用點茶法飲茶更是大行其道。但宋人飲茶之法,無論是前期的煎茶法與點茶法並存,還是後期的以點茶法為主,其法都來自唐代,因此,飲茶器具與唐代相比大致一樣,隻是煎茶的,已逐漸為點茶的瓶所替代。
在北宋蔡襄的《茶錄》和南宋審安老人的《茶具圖讚》中,我們都可以領略到當時茶具的風采。宋人的飲茶器具,盡管在種類和數量上,與唐代相比,少不了多少,但宋代的茶具更加講究法度,形狀和製作也愈來愈精巧。
本世紀以來,河北宣化先後發掘出一批遼代墓葬,其中七號墓壁畫中有一幅點茶圖,它為我們提供了當時用點茶法飲茶的生動情景。
宋人衡量鬥茶的效果,一是看茶麵湯花的色澤和均勻度,以“鮮白”為先;二是看湯花與茶盞相接處水痕的有無及出現的遲早,以“盞無水痕”為上。蔡襄的《茶錄》中說:“視其麵色鮮白,著盞無水痕為絕佳;建安鬥試,以水痕先者為負,耐久者為勝。”
宋瓷茶具競風流
正如宋代祝穆在《方輿勝覽》中說的“茶色白,入黑盞,其痕易驗”,宋代的黑瓷茶盞,成了瓷器茶具中的最大品種。
宋人對茶具的過分講究不僅表現為崇尚金銀,對飲茶用的茶盞也極推名貴的建盞。建盞配方獨特,在燒製過程中使釉麵呈現兔毫條紋、鷓鴣斑點、日曜斑點,一旦茶湯入盞,能放射出五彩紛呈的點點光輝,增加鬥茶的情趣。
建盞
建盞是福建建安出產的黑釉瓷製。大口小底,形似漏鬥。因其釉麵結晶所顯斑點、紋理各異,可分為兔毫盞、油滴盞、曜變盞等。
兔毫盞釉麵上呈現兩個白毫般亮點;曜變盞釉麵有大小斑點相串,陽光下呈現彩色斑點;油滴盞釉麵隱有銀色小圓點,猶如水麵油滴。
建盞器底多刻有“供禦”、“進盞”字樣,專供宮廷鬥茶、飲茶之用,可見“建盞”屬名貴茶器,其中又以兔毫盞為珍品。
當然,宋人推崇建盞與鬥茶之風熾盛是分不開的。
宋人鬥茶,十分注重對茶色的要求,茶色以純白為上,青白、灰白、黃白為次。
建盞釉色黑如漆,瑩潤閃光,條紋細密如絲。使用建盞鬥茶便於觀湯色,看水痕,因此深受鬥茶者歡迎。建盞造型凝重,古樸厚實,是文人筆下極力讚美之物,尤其是兔毫盞。
宋代五大窯
宋代,除獨領風騷的建窯外,全國著名的窯口還有五處,即官窯、哥窯、定窯、汝窯和鈞窯,這五大名窯生產的茶具,擎起了當時全國的半壁江山。
官窯
位列五大名窯之首,由官府置窯燒造瓷器而得名,宋代有北宋河南開封官窯和南宋浙江杭州官窯之別,此處所指的是南宋杭州官窯。
南宋官窯繼承和發展了唐代越窯青瓷茶具的優良傳統,結合宋代藝術飲茶風行的現狀,在“青”和“潤”上大做文章,產品由原來的薄釉青瓷發展為厚釉青瓷,而且胎體綿薄,造型端莊,釉色晶瑩,紋樣雅麗。有的坯胎厚度僅為釉層厚度的三分之一,在裝飾上一改前朝在產品上刻花、印花或彩繪的煩瑣格調,創造性地運用“開片”和“紫口鐵足”等藝術手段,獨創了碎紋藝術釉。尤其是“紫口鐵足”瓷器,在國內外享有極高的聲譽。
但是,隨著南宋王朝的覆滅,南宋官窯窯場被毀,身懷絕技的工匠紛紛流離失所,燒造的技藝也隨之失傳。
哥窯
位於浙江西南部龍泉縣境內,是龍泉窯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傳宋時龍泉有“均善治瓷器”的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倆,他們繼承了越窯的傳統,又不斷吸收官窯的先進技術,燒造的瓷器在釉色和造型上都有極高的造詣,有“青瓷之花”的美稱,因而窯以人名,分別被稱為“哥窯”和“弟窯”,其中哥窯名列五大名窯之一,弟窯也享有極高的聲譽。
哥窯創燒於五代,盛於南宋,以專燒青瓷而聞名。產品胎薄質堅,坯胎有黑、深灰、淺灰及土黃多種,黑灰胎有“鐵骨”之稱;釉層飽滿,色澤靜穆,有粉青、翠青、灰青及炒米黃等色,以灰青為主,粉青最為名貴。以紋片為裝飾,大紋片呈黑色,小紋片呈黃色,紋片形狀多樣,大小相同者,稱為“文武片”;有細眼狀者稱“魚子紋”;似冰裂狀的稱“北極碎”。還有蟹爪紋、鱔魚紋、牛毛紋多種。
這種因釉原料在燒造過程中收縮係數不同而成的紋形,自然美觀,成為一種別具風格的裝飾藝術。
哥窯瓷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器露胎,胎骨如鐵,口部釉隱現紫色,因而享有“紫口鍘”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