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茶之器具(2)(1 / 3)

明人曹昭在《格古要論》中評價哥窯產品:“哥窯,色青,濃淡不一,亦有鐵足紫口,色好者類董窯。”

弟窯

造型優美,胎骨厚實,釉色青翠,光潤純潔而著稱於世,釉色以粉青、梅子青為最佳,其“釉色如玉”的上佳效果,至今仍是獨一無二的。

定窯

窯址在今河北曲陽澗磁村、燕川村,因古代屬定州管轄,故名。

定窯創燒於唐,以燒造白釉瓷為主,兼燒黑、醬、綠釉等瓷器。定窯的發展,到北宋時達到極盛。

據《格古要論》記載:“古定器,土脈細色白,宋宣和政和間最好曰北定,有紫定色紫,黑定色如漆,南渡後所燒曰南定,昌南(即今景德鎮)仿造者曰粉定……北定其質極薄,其體極輕。有光素、刻花、劃花、印花諸種……其研細處,幾疑非人間所有。”

定窯采用一種特殊覆燒技術來燒造瓷器,產品胎薄釉潤,造型優美,花紋繁複,器皿裝飾多用刻花、印花的手法。

北宋後期,定窯還曾為官府燒造瓷器,器具底部常常刻有“官”或“新官”等款識。定窯產品以罐、瓶、盆者居多,到元朝初期,定窯全麵停燒。

汝窯

窯址在今河南寶豐境內,原係燒製印花、刻花青瓷的民窯,到了北宋晚期,朝廷令汝窯燒製供禦青瓷,史稱“官窯汝瓷”。而在河南臨汝民間燒製印花青瓷,則稱“臨汝窯”。臨汝窯的燒造曆史相對較短,成就不高。相反,官汝窯卻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它的造型規整,大不盈尺,以不加裝飾紋樣為重,卻以釉色釉質見長,其釉色呈淡天青色,被瓷界稱為“蔥綠色”。

鈞窯

是北宋晚期著名的青瓷窯場,窯址在今河南禹縣西鄉神重鎮,因為古屬鈞州,故名。

在燒造技術上,利用氧化銅、氧化鐵呈色各異的原理,燒成了藍中帶紅或藍中帶紫的色釉,改變了單色瓷的曆史,這是陶瓷史上的一個大突破。其釉色細潤,胎骨灰色,以色彩斑斕的釉色代替了原先的花紋裝飾,是青釉瓷器的別格。

《格古要論》形容其釉彩說:“鈞窯有朱砂紅,蔥翠青(又名鸚哥綠),荔皮紫者,紅如胭脂,青若蔥翠,紫若墨黑。”

鈞瓷器皿底部刻有數目字者為宮廷內府專用。鈞瓷最主要的特征是在釉麵常常出現不規則流動狀的細線,稱為“蚯蚓走泥紋”。

鈞窯在元代又有進一步發展,不僅產量增大,而且聲名也有所提高,名窯如景德鎮者都出產過仿製品。

據《飲流齋說》記載:“元代鈞窯,作天藍色者與宋鈞窯大致相同,然亦有別也。元瓷之釉厚而垂,宋鈞釉厚而勻;元瓷之紫成物形,宋鈞之紫彌漫全體;元瓷之釉濃處或起條紋,淺處仍現水浪紋,宋鈞則濃淡深淺皆渾然一律。”

除上述五大名窯外,宋代的窯口還有許多,其中較著名的有耀州窯、古州窯、磁州窯和董窯。

過渡時期的元代茶具

從某種意義上說,無論是茶葉加工、飲茶方法,還是使用的茶具,元代都是上承唐、宋,下啟明、清的一個過渡時期。

從一些詩詞、書畫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在元代,有采用點茶法飲茶的,但是采用沸水直接衝泡散茶飲用的方法已經較為普遍了。

在出土的元馮道真墓壁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圖中沒有茶碾,再從采用的茶具與放置順序,以及畫中人的動作中,都可以看到人們是在直接用沸水衝茶泡飲。

元代景德鎮陶瓷與茶具

直到元代中後期,青花瓷茶具才開始成批生產,景德鎮成了我國青花瓷茶具的主要生產地,因燒製青花瓷而聞名於世。青花瓷茶具,幽靚典雅,不僅為國內所共珍,而且還遠銷國外。

由於青花瓷茶具的繪畫工藝水平高,特別是將中國傳統繪畫技法運用在瓷器上,因此這也可以說是元代繪畫的一大成就。

明清茶具的發展

唐、宋時人們以飲餅茶為主,采用的是煎茶法或是點茶法,所以使用的茶具也是與此相對應的。從元代開始,條形散茶在民間普及,到了明朝,基本上都是飲用條形散茶了。因此,以前用於煎茶、點茶法的茶具,如炙茶、碾茶、羅茶、煮茶的器具就成了多餘之物。而一些新的茶具應運而生。

從茶具種類來看,清代茶具大都沿用明代茶具,惟有品種門類更加全麵,出現了福州脫胎漆茶具、四川竹編茶具,又從國外引進了銅茶具。清茶具基本繼承了明朝的自然樸素,清麗淡雅的風格,但色彩更絢麗、品種更全麵、工藝更精良。

可以說,從明代至今,人們所使用的茶具品種基本上沒有多大的變化,僅僅是式樣或質地上有所變化而已。

明代茶具比較簡便,但同樣講究製法、規格,注重質地,以及茶具製作工藝的改進,特別是在飲茶器具上,比唐宋都有較大的發展。

明代茶具上的創新最突出的特點:一是出現了小茶壺,二是茶盞的形和色有了大的變化。

小茶壺是改進了的茶盞,它們都由陶或瓷燒製而成。在這一時期,江西景德鎮的白瓷茶具和青花瓷茶具、江蘇宜興的紫砂茶具獲得了極大的發展。

紫砂茶具

在明代茶具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江蘇宜興紫砂茶具,其中又以紫砂茶壺最著名。

1、曆史悠久

從宜興市鼎蜀鎮羊角山古龍窯遺址發掘出的紫砂殘片表明,紫砂茶具興於北宋。

明代周高起的《陽羨茗壺係》中記載:“僧閑靜有致,習與陶缸甕者處,摶其細土,加以澄練,捏築為胎;規而圓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蓋的,附陶穴燒成,人遂傳用。”這裏說的是宜興金沙寺中一和尚常到陶工們做活的地方去,他利用陶工們丟棄的陶土,挑揀出細的加以淘洗,捏成胎,製成壺狀燒製。人們遂相傳用,紫砂壺就流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