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茶之器具(4)(3 / 3)

道光至清朝末年期間,宜興紫砂壺為應海內外市場的需求,曾采用鑄模式大量製作,進入商業化經營。此一時期的作品,土胎粗糙,造型千篇一律,欣賞、藝術價值並不高,除了一個“古”字外,可說毫無特色可言。當然,果若能買到一把造型獨特高雅、土胎完美、色澤樸拙的真古壺,那可真是三生有幸。

不可否認,“古壺”人人喜歡,有人喜愛它的“曆史外殼”、有人看中它的“稀有價值”、有人迷戀它的“典雅、樸拙”……不論出發點如何,購買古壺的人,無不祈求自己手上、家中的古壺是“真品”。

僅憑外觀容易上當,近年來由於古壺行情看漲,不少壺商利欲熏心,找來一些宜興藝工,將新壺外觀處理得跟古壺沒有兩樣。麵對這些“假古壺”,唯有從時代背景特色、造型、落款習慣等方麵,仔細辨別。若光憑外觀,百分之百會受騙。

不同時代的作品有不同特色的紫砂壺,從草創的明代正德年間開始到清末,時間長達400餘年,前後出現不少製壺名家。同時,隨時代的演變,每一時代有每一時代的作品特色。

例如,明代製壺隻重型製、質地,作品一概為素色。因此,隻要壺身加上色彩,即可肯定不是明代古壺。其次,陳鳴遠首開“壺蓋內用印”的先河,因此,如果是壺蓋內用印的真古壺,保證是陳鳴遠(明末清初)以後的作品。

又如清道光年間,名家朱堅首創金屬(錫)包壺,並用玉石製作壺嘴、壺把。故如果壺身上鑲有錫或包銅時,即表示此壺必然是道光以後的作品。

根據出水孔數辨別

所謂出水孔是指壺內通壺嘴的孔。出水孔數的一孔或多孔,也可作為斷定該壺是否為古壺的資料之一。

1911年以前的紫砂壺,不論大小,出水孔都是單一孔;1911年以後,小壺仍維持單一孔,大、中型壺為防止茶葉堵住出水口,影響出水,大都改采用多孔狀(俗稱蜂巢或內網)。

從壺身辨別

眾所周知,明代的紫砂壺頂多隻在壺底落款,壺身大抵保持素麵無物。到了明末,名家陳用卿才開始以草書在壺身上刻款。

現在我們常常可看到壺身上刻有詩畫的壺。其實,在壺身上刻詩畫,是清代陳曼生所創,後代名家效法延用。

根據以上兩點可得到一個結論,即壺身上刻有詩文繪畫的古壺,絕對是陳曼生時代以後所製。

從落款的甲子年辨別真偽

或許一般人都不會注意到這一點,但這卻是辨別作品真偽的一項利器。

古人相當重視甲子年表,且我國是以農立國,一提到今年是什麼年時,總是習慣使用甲子年表示。明、清時代,藝人的落款可說完全使用甲子年。例如時大彬的葵花壺底款為”萬曆丁酉春”,對照甲子年表可知,萬曆丁酉年是萬曆二十五年。

在此衷心奉勸那些一心獨鍾古壺的朋友,古壺不多,不易辨別,且膺品滿街都是。在您決定收購之前,千萬不可隻聽信壺商片麵之詞,務必對該壺的製作曆史背景、風格、特色,或作者的習慣、特點詳加了解,確定無誤後才購買。如果平日能多參考宜興茶壺的相關文獻記載,徹底摸清楚宜興壺每一階段的發展過程與特色,並對曆代每位名家的風格、特色深入分析、比較,則受騙上當的機率將可減至最低。

現代好壺

上等的茶強調的是色香味俱全,喉韻甘潤且耐泡;而一把好茶壺不僅外觀要美雅、質地要勻滑,最重要的是要實用。空有好茶,沒有好壺來泡,無法將茶的精華展現出來;空有好壺沒有好茶,總叫人有美中不足的感覺。

一把好壺究竟應具備什麼條件?是不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壺便是好壺?當然,名家因本身藝術造詣較深,其作品自有一定水準,雖非每一把都是好壺,但至少也不致於差到哪裏。而一把壺的優劣,除了依個人主觀的偏好為出發點外,大概可以兩個標準來判斷。一是壺的造型結構性,二是壺的實用性。

壺的造型結構

一把壺的完成需由多部分相組合才行。其組合是否合乎理想,合乎物理性質,是評斷這把壺好壞的基本要件,以下就茶壺三要素壺嘴、壺把、壺身三部分的組合加以敘述。

三點成一直線:壺的嘴(出水口)、壺把、鈕必須成一直線,換句話說,就是三點要對直(少數特殊造型除外)。

比例要勻稱:各部分組合比例,應力求勻稱,同時要展現出落落大方的空間感。

出水順、握感輕:壺嘴的出水務必順暢,手握壺把時,握感應力求輕盈、不費力。

一體成型感:壺嘴與壺身、壺把與壺身的連接部位,要處理得很自然,沒有任何破綻,宛如一體成型般。

茶壺的外觀

茶壺的外觀可從多方麵加以考慮。

美觀:近年來,市麵上所推出的茶壺形式琳琅滿目,或高或矮或圓或扁,或幾何形狀或瓜果形狀。然而,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審美觀點,因此,所謂的美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可言,隻要合乎您的心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