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茶之用水(1)(2 / 3)

乾隆皇帝一生愛茶,有品名泉之嗜好。為了品評天下名泉水質,特地命人精製了一隻銀鬥,並用銀鬥計量各種泉水,按水的密度從輕到重,評定優劣。結果是北京玉泉之水最輕,於是欽定為“天下第一泉”,並親撰《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記》。

乾隆皇帝靠這種方法評出欽定的“天下第一泉”,為爭論了上千年的孰為“天下第一泉”畫上了一個句號,皇帝金口玉言,誰還敢再說三道四!自此不再為水的等次費唇饒舌。

2.現代泡茶用水

水對於茶如此重要,古人對水又是那麼的癡情,那麼現代人究竟用什麼水才能泡出一杯好茶來呢?

經過現代科學分類,我們使用的水質可分為硬水和軟水,泡茶用水以軟水為宜。井水、河水多屬於硬水,但經煮沸後則成為軟水。所以,泡茶用水的選擇還是相當豐富的。

(1)山泉水

一般說來,在天然水中,泉水是比較清爽的,雜質少,透明度高,汙染少,水質最好。但是,由於水源和流經途徑不同,其溶解物、含鹽量與硬度等均有差異,因此並不是所有泉水都是優質的。有些泉水已失去飲用價值。

盡管山泉水泡茶最宜,但身居城市之中,能偶得甘泉配佳茗,固是享受,但也不必太強求。

(2)江河水、井水

因現代工業的汙染,江河水直接用來飲用已不可能。而井水屬地下水,但是否適宜泡茶,也不可一概而論,有些井水,水質甘美,是泡茶好水。一般來說,深層地下水有耐水層的保護,汙染少,水質潔淨;而淺層地下水易被汙染,水質較差。

因保護地下水資源的需要,在大、中城市,開采地下水是不提倡甚至是不允許的,當然愛茶人就難有口福了。

(3)雨水、雪水

古人稱雨水、雪水為“天泉”。但現在空氣汙染嚴重,雨、雪水均不適宜飲用。

(4)自來水

對於現代都市人來說,使用最方便的莫過於自來水了。自來水,一般都經過人工淨化,不論是江、河水或湖水,隻要消毒處理過,都適用於泡茶。但自來水中用過氯化物消毒,氣味較重,用自來水泡茶,影響品質,破壞茶味。因此在使用自來水時,需經過適當淨化處理。簡單方法就是,將自來水貯存在缸中,靜置一晝夜,待氯氣自然逸失,再用來煮沸泡茶。最好的方法是買一淨水器安裝在水龍頭上,經過過濾的自來水,泡茶效果大不一樣。

(5)礦泉水

一般來說,現在市麵上出售的筒裝礦泉水不一定適合泡茶,因為水中礦物質的增加,影響水質本身的口感,若以此泡茶,未必能泡出茶之真味。若選用筒裝礦泉水,要注意水的pH值應在7.2以下,水質較為甘滑,宜於茶性發揮。若pH值較高,不僅水的口感不佳,而且易使茶湯顏色變重。

(6)純淨水、蒸餾水

目前,城市中許多家庭飲用筒裝純淨水、蒸餾水,水質絕對純正。但水中一些對茶有益的礦物質也失去了,含氧量少,缺乏活性。純淨水泡茶,對茶湯表現毫無增減作用。

二、天下名泉

北京玉泉山玉泉

——天下第一泉波聲回太液

雲氣引甘泉

——胡應麟①

玉泉,在北京西郊玉泉山東麓,當人們步入風景秀麗的頤和園昆明湖畔之時,那玉泉山上的高峻塔影和波光山色,立刻會映入你的眼簾。

明代蔣一葵②在《長安客話》中,對玉泉山水作了生動的描繪:“出萬壽寺,渡溪更西十五裏為玉泉山,山以泉名。泉出石罅間,渚而為池,廣三丈許,名玉泉池,池內如明珠萬鬥,擁起不絕,知為源也。水色清而碧,細石流沙,綠藻翠荇,一一可辨。池東跨小橋,水經橋下流入西湖③,為京師八景之一,曰:‘玉泉垂虹’。”

玉泉山有金行宮遺址,相傳,章宗嚐避暑於此,胡應麟遊玉泉詩:

飛流望不及,縹緲掛長川。

天際銀河落,峰頭玉井連。

波聲回太液④,雲氣引甘泉。

更上遺宮頂,千林起夕煙。

王英⑤詠玉泉詩:

山下泉流似玉虹,清泠不與眾泉同。

地連瓊島⑥瀛洲近,源與蓬菜⑦翠水通。

出潤曉光斜映月,入潮春浪細含風。

迢迢終見歸滄海,萬物皆資潤澤功。

玉泉,這一泓天下名泉,它的名字也同天下諸多名泉佳水一樣,往往同古代帝君品茗鑒泉緊密聯係在一起。清康熙年間,在玉泉山之陽建澄心園,後更名曰靜明園。玉泉即在該園中,自清初,即為宮廷帝後茗飲禦用泉水。

清乾隆皇帝是一位嗜茶者,更是一位品泉名家。在古代帝君之中,嚐遍天下名茶者,不乏其人,但實地品鑒天下名泉的,可能除乾隆無人莫屬了。他對天下諸名泉佳水,曾作過深入的研究和品評,並有他獨到的品鑒方法。除對水質的清、甘、潔作出比較之外,還以特製的銀鬥比較衡量,以輕者為上。他經過多次對名泉佳水品鑒之後,亦將天下名泉列為七品:

京師玉泉第一;

塞上伊遜之水第二;

濟南珍珠泉第三;

揚子江金山泉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