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個性是一生的資本(1 / 3)

每個人都有一種任何攝影師都無法捕捉,任何畫家都無法再現,任何雕刻家都無法刻畫的東西。這是一種人人都能感覺得到,然而卻無人能夠表達,能夠付諸筆端,能夠加以形容的微妙東西。這就是一個人的個性,它與一個人一生的成功息息相關。

一個具有成功個性的人其魅力是無窮的。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具有這種神奇能力的人的感染和影響。看到他,頓然間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我們從未覺察到的體內潛能一下子讓他們詮釋了出來。天地突然間變大了,我們感覺到體內有一種新生的力量在激蕩,在洶湧澎湃著。我們感覺一下子放鬆了,就像是長久壓在心頭的一塊巨石突然間消失得無影無蹤一樣,讓人輕鬆無比。

如果我們的目光足夠敏銳,觀察足夠細致的話,我們不僅能夠估量出一個人的個人感染力如何,還能更加準確地預言,我們同班的同學、我們那些年輕的朋友當中,哪一位會在將來具備這種感染別人的能力。通常我們在預言一個人將來可能發展到什麼程度,會升到什麼樣的位置時,往往隻考慮到他的實際能力如何,卻很少將個人感染力這種神奇的魅力看做是他未來成功資本的一部分。事實上,這種個人感染力同一個人的智力、所受的教育一樣,與這個人的前途息息相關。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這樣一種人,他們雖能力平平,卻相貌堂堂,舉止優雅,魅力非凡。相對於那些比他們更聰明、更博學的人,他們往往更能快速地得到提升。

愛默生說:“一個國家是否文明的標誌,不是人口數量,也不是城市的規模,更不是物產的豐富。所有這些都不是,而是這個國家人民的素養、道德與品質。”當一個人的所有性格特征和他的承諾一樣,具備莊嚴神聖的特征時,我們就會發現在這個人的一生中,擁有了比他的職位和成就更偉大的東西。這種東西比獲得財富更重要,比天才更偉大,比美名更持久。偉大人物的偉大人格,難道不是一個國家的巨大財富嗎?夏多布裏昂說,他曾經見過華盛頓,盡管隻有一次,但這照亮了他的一生。對於華盛頓,傑斐遜曾經這樣說:“整個國家的信任都集中在你一個人的身上。”至於了不起的亞伯拉罕·林肯,連他的政治對手斯蒂芬·道格拉斯也不得不承認,甚至圍繞在林肯周圍的整個氣氛都是最令人感到安全舒適的。

任何事物的背後都有個性因素的存在——布道、詩歌、圖畫、戲劇概不例外。沒有了人的個性和品格,所有的東西都一文不值。個性和品格高於所有的財富,也高於所有的頭銜。

個性和品格比任何經曆都要偉大。塞繆爾·約翰遜曾明智地認為,對一個旅行者來說,去過的那些地方和城市,甚至那些美麗的畫廊和景點,都是次要的;在他看來,遇見傑出的人物是最為重要的。“走吧,”艾塞克斯勳爵對年輕的路特蘭德伯爵說,“走上100多裏路去和一位智者談話,比走上5裏路去看一座美麗的市鎮要好得多。”。

我們另外的一個事例來自科伯恩的著作《弗朗西斯·荷納的紀念碑》,他在書中寫道:“荷納的事跡從來沒被收集起來,用於啟發那些思想健康的年輕人,但這些事跡具有巨大的價值。當他38歲時,他幾乎比任何一個人都具有更大的影響力,他受到了人們的崇拜、愛戴和信任。而當他英年早逝時,除了那些沒有良心的人之外,都為他感到深深地遺憾。”。

也許過去沒有哪一個人比帕裏蒙特贏得過人們更大的尊敬。這種尊敬是如何得到的呢?

隻是通過明理、勤奮、美好的操行,還有一顆善良的心,這些品格對於思想健全的人來說都不難獲得。正是他品格的力量提升了他,並且這種品格不是外在的東西強加給他的,而是靠自己慢慢形成的,從原先那並不突出的品質中發展出來的。在眾人之中,有許多人有更好的能力和辯才,但是在道德操守方麵,在以合乎道義的方式運用這些能力方麵,沒有一個人能夠超過他。荷納的一生仿佛擔負著一種神聖的天然使命,那就是要表明:當公共生活為競爭和嫉妒的情形所主導時,謙恭溫和的力量,與教養和善良的心靈相攜手,而不依賴於其他任何事物的幫助時,這些力量可以達到一種什麼樣的境界,獲得什麼的東西。薩克雷說:“大自然已經在某些人的臉上刻上了一個代表信用的符號,無論他在哪裏出現,這樣的人都將受到尊重。你會情不自禁地相信這樣一個人,他們的外表就給人以信任感。在他們的臉上寫著‘恪守承諾’這幾個字,給人以信賴,與另外一個人的書麵保證相比,你甚至都更傾向於相信前者。”。

這種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的品質,常常也是民主製度的一種基礎和保證。如果說在專製的俄國,亞曆山大一世本人的個性就代表了憲法,那麼,在一片自由的土地上,我們的製度應該根植於國民基本道德的完善。

“給我們一個值得信賴的人,無論他是年輕的還是年老的,無論是高的還是矮的,”斯坦利牧師說,“我們知道,我們可以完全地依賴他,在別人倒下時他依然堅定地站立著。他是一個忠誠可信的朋友,一個誠實無畏的勸諫者,一個兩肋插刀的俠客——在這樣一個人身上,有一種亙古不變、萬世流芳的高貴品格。”。

這便是成功人士完美個性的力量與魅力。雖然人的個性具有與生俱來的因子,但後天的完善與培養也是十分重要的。

擁有完美的個性,你就擁有了成功的資本。

第一節 自信是成功之本

一個人的成就,決不會超出他自信所能達到的高度。如果拿破侖在率領軍隊越過阿爾卑斯山的時候,隻是坐著說:“這件事太困難了。”無疑拿破侖的軍隊永遠不會越過那座高山。所以,無論做什麼事,堅定不移的自信力,都是達到成功所必需的和最重要的因素。

如果有堅強的自信,往往能使平凡的男男女女幹出驚人的事業來。膽怯和意誌不堅定的人即使有出眾的才幹、優良的天賦、高尚的性格,也終難成就偉大的事業。

堅強的自信,便是偉大成功的源泉。不論才幹大小,天資高低,成功都取決於堅定的自信力。相信能做成的事,一定能夠成功。

有許多人這樣想:世界上最好的東西,不是他們這一輩子所應享有的。他們認為,生活上的一切快樂,都是留給一些命運的寵兒來享受的。有了這種卑賤的心理後,當然就不會有出人頭地的觀念。許多青年男女,本來可以做大事、立大業,但實際上竟做著小事,過著平庸的生活,原因就在於他們自暴自棄,他們胸無大誌,缺乏自信。

曾有人對一家著名保險公司的雇員進行過調查和統計,結果發現:老雇員中自信樂觀的人出售的保險額比起那些缺乏自信的人要多出37%;新雇員中自信樂觀的人出售的保險額,也要比那些缺乏自信的新雇員多20%。後來,美國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根據這一情況,在招聘保險員時,有意雇傭那些業務能力測試未必非常出色,但在樂觀自信測試中成績較好的人。他們的這種做法後來真的收到了極好的效果,公司的業績因此而提高了10%以上。

著名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曾經在演講中這樣說道:信心是生命和力量;信心是奇跡。

信心是創立事業之本。

隻要有信心,你就能移動一座山。

隻要你相信會成功,你一定能贏得成功。

他認為,這是因為:信心是心靈的第一號化學家。當信心融合在思想裏,潛意識會立即感受到這種震撼,把它變為等量的精神力量,再轉送到無限的智慧的領域之中促成成功思想的物質化。

與金錢、勢力、出身、親友相比,自信是更有力量的東西,是人們從事任何事業最可靠的資本。自信能排除各種障礙、克服種種困難,能使事業獲得完滿的成功。

一、成功源於自信

與許多在各種職業中失敗過的人談話後,你能了解無數失敗的理由和借口。比如他們會無意中說:“我原來就不認為它會行得通。”或:“我在開始前就感到不安了。”或“事實上,我對這件事情的失敗並不覺得太驚奇。”他們大多都采取“我暫且試試看,但我想不會有什麼結果”的態度,結果最後導致了失敗。

“不相信”是消極的力量。當你心裏不以為然或懷疑時,就會想出各種理由來支持你的不相信。懷疑、不相信、潛意識要失敗的傾向,以及不是很想成功等等因素,都是失敗的主要原因。

而那些相信他們能“移山”的人定會成功,這是信心激發了成功的原動力。

事實上,在當今時代,信心所能成就的事要比“移山”大得多。在太空探險中,如果沒有“我們必能征服太空”的偉大信念,那些科學家就不會有那麼大的勇氣、興趣與熱忱繼續不斷地研究下去。

相信會成功,是所有偉大科學新發現背後的動力。相信會成功,是那些已經成功的人所擁有的一項基本而絕對必備的要素。相信會成功,實實在在地相信,就會使你有能力獲得成功。

心存疑惑,就會失敗。相信勝利,必定成功。

人類是自己思想的產物。所以我們應當有高標準,提高自信心,並且執著、認真地相信必能成功。高標準會使你往高處走。

在普通人看來不可能的事,如果當事人能從潛意識去認為“可能”,事情就會按照那個人信念的強度如何,而從潛能中流出極大的力量來。這時,即使表麵看來不可能的事,也可以完成。

為什麼能夠產生這種奇跡般的力量?主要有兩種原因。第一,擁有絕對可能的信念,就會在心底播下好種子,而從心底產生良好的作用。第二,那個絕對可能的信念到達潛能後,會從潛能那裏流出無限量的能力來。

正因如此,許多不可能的事往往會變成可能,而且並不需要長時期的等待,有時在短時間內就會發生效果。

所以,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不要受周圍聲音的左右。能如此毅然地前進,成功之路就會為你打開。

關於信心的威力,並沒有什麼神奇或神秘可言。信心起作用的過程是這樣的:相信“我確實能做到”的態度,產生了能力、技巧與精力這些必備條件,每當你相信“我能做到”時,自然就會想出“如何去做”的方法。

有時候,你可能會聽到這樣的話:“光是像阿裏巴巴那樣喊‘芝麻,開門’,就想使山真的移開,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說這話的人把“信心”和“想像”等同起來了。不錯,你無法用“想像”來移動一座山,也無法靠“想像”實現你的目標。但是隻要有信心,你就能移動一座山。隻要相信你能成功,你就會贏得成功。

每天都有不少年輕人開始新的工作,他們都“希望”能登上最高階層,享受成功果實。但是他們絕大多數都不具備必要的信心與決心,因此他們無法達到頂點。也因為他們相信自己達不到,以致找不到登上巔峰的途徑,他們的作為便一直停留在一般人的水準。

但是還是有少部分人真的相信他們總有一天會成功。他們抱著“我就要登上巔峰”的積極態度來進行各項工作。這批年輕人仔細研究高級經理人員的各種作為,學習那些成功者分析問題和作出決定的方式,並且留意他們如何應對進退。最後,他們終於憑著堅強的信心達到了目標。

當然,自信不是與生俱來的,每個人都可以逐步地培養自己的信心。

自信是建築在成功的經驗上的。我們開始從事一件事情時,很可能沒有信心,因為我們沒有足以證明我們能夠成功的經驗。學習騎自行車,學習公開演講等都是這樣。可以這麼說:成功帶來成功,一次小的成功能夠作為另一次大的成功的基石。乒乓球隊的教練會認真地適當地為他們選擇對手,以使他們有一連串的成功經驗。我們也可以試試這個方法,慢慢地體驗小規模的成功。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養成習慣記住過去的成功而忘掉失敗。練習之所以能夠增進打籃球、高爾夫球、推銷貨物的技術和成功機會,並不是因為反複做動作本身有任何價值,而因為記住了成功、忘掉了失敗。因為一個初學者,出現錯誤的次數一定多於正確的次數。

然而即使開始時他的正確率隻有十分之一,他也會通過不斷練習使不正確的次數逐漸減少,而正確的次數越來越多,這完全是由於他的頭腦裏記取並加強了他成功的經驗而忘掉自己的失誤。

二、充滿信心,勢在必得

在一些重大的國際性比賽中,常出現一種被稱之為“克拉克”的現象:那些平時成績優秀的選手賽不出好成績,甚至創世界紀錄,拿世界冠軍的選手拿不到奧運金牌。這種現象的出現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但運動員在賽前和比賽的過程中,在某種程度上失去了對自己的信心,衰減了取勝的勇氣卻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可見,信心和勇氣對一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這個人才輩出,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更多的是靠個人的本事在競爭中取得好成績。當然,這樣的環境給每個人帶來了更多的選擇機會,給每個人帶來了施展才能的舞台。然而若想捕捉到每一個有利於自己的機會,要能充分認識適合自己的舞台,一方麵要有真才實學,一方麵也要憑著個人的勇氣和信心。如果隻有前者而無後者,就難免錯失良機。反之,一個人對自己充滿信心,勇氣十足,他就會為自己捕捉到許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