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我們從鏡子裏看到的,正是自己,或者說,是自己的鏡像自我。這個練習的哲學依據,來自一個簡單的說法:萬事萬物都是我們的鏡子,我們須從鏡子裏看到自己。我最喜愛的詩人魯米,則對這個哲學做過最美妙的表達:
每一秒鍾,他都會對著鏡子鞠躬。
如果有一秒鍾,他能從鏡子中看出裏麵有什麼,
那他將會爆炸。
我們所有的知識,我們對世界的感官認識,其實都是鏡子裏的一種幻象。當對此沒有覺知時,我們會信以為真,覺得一切都是再真實不過的東西,處處都是真理。但若能懂得,“我”與“我”所有的知識甚至萬事萬物,都不過是鏡像。那麼,如魯米所說:
他的想象,他的所有知識,乃至他自己,
都將消失。他將會新生。
特別是,關於“我是誰”這個問題,鏡像自我練習,會是一個簡單而強有力的練習。因為,在這個練習中,若你有感覺,也即你進入了練習狀態,那你會直接從鏡子裏看到你潛意識中關於你自己的信息,而這些信息,常常是你意識不到但又無比重要的。
根據這個道理,鏡子中呈現的東西,常常會嚇到我們。所以,很多朋友一進入練習狀態,就會感覺到恐怖。
但是,做這個練習,當然不是為了嚇到我們,如果隻是通過鏡子看到我們潛意識中的可怕之物,這也沒有意義,關鍵是轉化。
轉化也特別簡單,可以按照以下的指導語做:
看著鏡子裏的東西,感受它和你的關係、它和你的距離。想想如果你可以對它說話,你想對它說什麼;如果它可以對你說話,它想說什麼。
對話之後,再次感受你和它的關係,看看發生了什麼變化。
當然,在這個練習中,並不是必然會出現恐怖感或恐怖之物。如果你的潛意識和意識差距不大,準確地說,你的外顯自我與內在自我差距不大的話,你的鏡像自我和真實自我就比較接近,這意味著,你的自我比較和諧,這種情形下,鏡子中出現的東西就不會讓你有恐怖感。
但自我衝突很嚴重的人,其外顯自我和內在自我太矛盾,於是潛意識裏會藏著意識上很多自己不願意碰觸的東西,而這部分潛意識就會以比較恐怖的形象出現。但是,這份恐怖,並不意味著潛意識就是這麼恐怖,而是反映了你意識上對這部分潛意識的態度,你越是拒斥不接納它,它就越顯得恐怖。
但不管出現什麼,感受你與鏡中意象的距離——這意味著自我對它的接受程度。如距離很遠很模糊,試著和它對話,逐漸靠近它或讓它清晰,乃至擁抱它。
不過,最好順其自然,別太勉強自己,如果是目前的自己絕對不能接受之物,那麼不必太勉強自己和它靠攏與整合。
心理學家申荷永老師說得好:心靈的事,慢慢來。
這個練習中,不隻是鏡子,樓梯、房間等其他部分也有意義,如果在其他部分你有很強的感受,那麼,體會這部分的感受,試著去理解它,聆聽它要表達什麼。
有次我在廣州一個大會場講夢,一開始先引導大家做了這個練習,有三個學員做了分享。
第一個是男學員,在他的想象中,打開房門進了客廳,客廳裏很熱鬧,家人雲集,感覺很好,但進了小房間——臥室後,覺得裏麵很模糊,而鏡子裏什麼都看不到。這位學員長著典型的中國好男人的臉,他的意象或是顯示他很在意家人,努力為家人而活,但遺忘了自己,所以鏡子中看不到自己。
第二個是女學員,她說,想象中一走進樓梯,就感覺到非常悲傷;進入房子後,覺得很孤單;而進入臥室後,在鏡子裏看到的是一具骷髏。
很多心理學專業人士,如北京林業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朱建軍和廣州的資深心理谘詢師榮偉玲都發現,骷髏,是中國女性常見的一種內在意象。《西遊記》裏的白骨精是這一意象的經典表達。骷髏,意味著缺少血和肉,而情感就是血和肉,也就是說,有這一意象的女性在成長中特別是童年時期,缺乏情感的滋養。這位女學員在練習中體驗到的悲傷和孤單,也即源自此。
第三個也是女學員,則從鏡子裏看到了一個女鬼。鬼,常意味著我們意識上徹底不能接受的壞自我或壞客體,而女鬼的鏡像,則意味著這位女學員不接受自己的一些特別重要的人格部分,它們因而滑入到潛意識的黑暗中,而成為鬼。
我在新浪微博上公布這個練習後,有至少上千名網友分享了他們的練習過程,我簡單做了歸類整理。
直觀統計發現,覺得這個練習令人恐怖的占了多數,其中少數網友因為恐怖感而拒絕做這個練習。
練習中頻繁出現的意象,則有如下幾類。
1.看見自己,並且自我與鏡像相互接納。
如三位網友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