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夢見考試:接受考驗是強大自己的唯一出路(2)(2 / 3)

小學同學殺過人犯過罪,這意味著,他潛意識中覺得,自己考砸了,是一種犯罪。

自然,這是“內在的小孩”對“內在的父母”的犯罪。

不過,小學同學是“誤殺”,這是在說,他的發揮失常是“失誤”,不過是一個意外而已,而不是他的真實意圖,也不是他的真正水平的展現。

小學同學擁抱他,讓他感覺很舒服。這可以理解為,他的一個“我”和另一個“我”——也即“內在的小孩”和“內在的父母”——相互擁抱,並達成了理解,“我知道你是無意之失,我知道這不是你真正的意圖。所以,你不必太有壓力”。

在夢中,他和小學同學在一所大學的宿舍相見,這是潛意識在安慰他,告訴他會考上自己所中意的大學。

夢中的宿舍“並不狹小”,這可能是他平時太焦慮了。焦慮就類似是“在狹小空間中的憋悶”的感覺,夢將他置於“並不狹小”的空間,有類似治療他的焦慮的功能。

總之,這個夢是他的潛意識和他的意識的對話。夢告訴他,你這次模擬考試成績不理想,隻是一次“誤殺”,並不是你有意而為,所以你不必太焦慮,放下這些過分的焦慮,你還是會考上你中意的大學的。

從夢中醒來後,他還沒從意識上明白這個夢就可以感覺很舒服,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我們隻需要清晰地捕捉到潛意識,潛意識就可以對我們發揮重大的影響作用了,而從意識上解讀出來,很多時候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他夢中將考砸和“誤殺一個人”等同起來,這也意味著,他的心中充滿著憤怒,而這憤怒的指向,既可能是他的“內在的父母”,也可能是他的“內在的小孩”。從邏輯上看,後者可能性更大,即這次考砸有點自毀的傾向。但從情理上看,之所以自毀,也恰恰是為了向父母表達憤怒。

給考生的建議——調整狀態準備衝刺

接下來,我再對所有考生提一些建議。

第一,從整體的角度看高考。

那樣就會明白,現在所發生的一切都是在為高考做準備,如果你能充分地吸取經驗教訓,那麼無論成功和失敗,其實都是你的財富。

第二,認識你的焦慮。

如果是適度水平的焦慮,那麼這是很好的東西,不必因為總聽到“考試焦慮”這個詞,而擔心自己是不是也有心理問題。

但是,如果覺得自己太過焦慮,並清晰意識到這種感受是來自家人所給的巨大壓力,不妨鼓足勇氣告訴父母——請少給我壓力,你們這樣做,不是幫我,而是在害我。你還可以告訴父母——你們不必圍著我轉,不必為我做太多犧牲,該做什麼就去做什麼,那樣我會以最舒服的狀態迎接高考的挑戰。

第三,不要把考試當作敵人。

多數考生都將考試當成了敵人,把考官則當成了對手,而把自己則放到了類似被迫害的位置上。這樣一來,作為考生,你就會對考試戰戰兢兢,並對考試和考官心懷抵觸。

這種心理大可不必,你完全可以把考試當作朋友,試著想象自己就是考官,並試著站在考官的角度上做一些思考,譬如某某知識點,如果你是考官,你會怎麼出題。

有了這種意識,你就對知識點、試卷、考場和考官有了親近感,有了這種親近感,過分的焦慮就不容易產生了。

其實,之所以在考試時過分焦慮,還是因為我們將“挑剔的內在的父母”投射到了知識點、試卷、考場和考官上,於是覺得周圍的一切都是在考驗自己,就很容易焦慮了。

第四,對最後一個月做一下規劃。

這是很重要的一點。有了一個清晰的規劃,你就不會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每一天上。如果把每一天都當作最後一天過,會一直處在比較重的焦慮中,因而容易導致自己越想過好每一天,就越容易浪費每一天。

最好從最後十來天或一星期開始,將自己的日常作息調整到和高考時一樣,不早起,也不晚睡。此外,視自己的感覺逐漸調整狀態,令自己的狀態在高考到來時達到最好。

不過,在這一點上不必追求強迫症式的完美,隻要沒有大的心理負擔就可以了。譬如,我一個朋友,在托福考試前一晚徹夜失眠,她以為自己這次要考砸了,但進考場後,她對自己說,就這樣吧,豁出去了。沒想到,沒有心理負擔後,她的心態很快調整到適度興奮狀態,最後居然超水平發揮。

第五,適當思考一下考試後的事。

這一點對減少焦慮也有幫助,因為,如覺得未來不可預測,我們必定會產生焦慮。那麼,對未來做好預測,這種焦慮就會銳減。這時也要學會站在人生這個整體的角度看高考,那樣就會明白一點:高考是很重要,但高考隻是人生的一個重要瞬間,所謂勝敗也隻是這一瞬間的勝敗,它的確會帶給我們很多,但它遠不能決定我們一生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