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前文說過,考試即考驗。夢到考試,多半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了考驗,或是升職等功利方麵的考驗,或是道德上的考驗。
並且,考試夢一般隱含著這樣的道理:你過慮了。因為,我們所夢見的考試科目盡管在夢中考了低分,但在現實中,這一科目卻往往是我們的優勢科目,或起碼也是那種經過艱苦努力後所通過的考試。
譬如,你高中時數學成績不好,但經過努力,最後成績上去了,但現在你常常做夢,夢到數學考了不及格甚至0分。考試夢的焦慮滋味很不好受,但你醒來後忍不住會說,這個夢真沒道理,我數學考試可是通過了的。當你這樣說的時候,你對現實生活中遇到的考驗的焦慮程度也會隨之降低。
至於那種你一直沒學好的科目,倒不會出現在夢中。
我這個夢也不例外。初中的時候,我最喜歡地理,向來是把地理書當故事書來一遍遍地讀的,課本上所有知識點,我自然而然幾乎全記住了。所以,基本上地理都會考班裏最高分,滿分也不稀罕。
不過,我所了解的考試夢,做夢人在夢中很擔心自己通不過考試,而且最後也都是考不及格甚至0分的。像我這樣在夢中就理直氣壯地斥責考試沒道理,我自己還沒有聽說過。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我自己很清楚答案,知道這個夢和我在天涯論壇上發的一個帖子有關。
這個帖子的題目是《謊言中的No.1: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引起了很多網友共鳴,有很多回複都非常精彩。
做這個夢的那天晚上,我打開這個帖子,看到了網友“繁華成落葉”的精彩回複,她在反思一個看似偉大的句子——“一切都是為了兒女”。她寫道:
我也一直在想這類事。那麼多人,好古怪,他們為啥不好好活,硬要把自己的生命價值附著在別人身上?
別人榮,他們便榮;別人失敗,他們便失敗,仔細一想簡直是變態。每個人的光榮或恥辱,為什麼不由自己來定,為什麼要放棄?
很多人愛說“一切都是為了兒女”,那兒女又為誰呢?如果兒女也繼承相同的想法(往往如此),再又“一切都是為了兒女”,那不就是“老鼠會”、不就是傳銷、不就是謊言一堆嘛!
一環扣一環,生命的價值在一堆看似高尚的選擇中指向終極的虛空。
她繼續反思說:
幾年前回家鄉,和一個女同學見麵,她的話讓我很吃驚。她很滿足地看著自己7歲的兒子說,我孩子很聰明,我要好好培養他,我的希望全寄托在他身上了。
我有時和人聊天說,中國為何發展不起來,你看看,父母一心培養個上大學的、學問好的,而大學畢業沒幾年,父母催著結婚嫁人,然後生孩子,然後這個被父母培養的人又開始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開始培養,哪有心思和精力去做自己該做的事,因為精力和心思都放在下一代的培養上了。
有次我開玩笑地跟一個好友說,你幹嗎這麼費心費勁去培養你的女兒,什麼鋼琴什麼畫畫什麼舞蹈,到了她二十多歲,她又開始培養她的下一代,你培養她沒起到太大的作用,還不如把培養她的錢培養自己哪。
這兩段話給了我很大的震撼。雖然我一直在想類似的問題,但從來沒有分析得這麼清楚。
不過,關於這個主題,我心中已攢了千言萬語,而“繁華成落葉”的這些文字,宛如一石激起千層浪,把我這千言萬語都激活了。並且,它們就好像在一瞬間發生了巨大的化學反應,融為一個整體,而以前腦子裏還殘餘的一些僵化的想法,也在這一瞬間再一次坍塌。
這就是我這個夢的含義。這個夢將我驚醒,而醒來那一刹那,我就明白,夢表達的正是我當天晚上的反思。
什麼反思呢?就是利他與利己,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
長久以來,我們將利他和集體主義捧上神壇,而一直將利己和個人主義視為邪惡。我們認為,利己和個人主義意味著自私自利與自我中心,而利他和集體主義則意味著自我犧牲與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