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夢見情感受挫:欲望的超脫,最佳方法是滿足欲望(5)(2 / 2)

真愛,需要決心、勇氣和真正的責任感。懂得真愛的人,要為對方負責,但同樣需要對自己負責。那些一味在戀愛中扮演“永遠不會錯”的人,其實恰恰是不懂得真愛的人。

一個女孩,談戀愛時覺得對男友沒感覺,於是一個月後提出了分手。男友很愛她,又很善於哄女孩,用盡渾身解數去哄這個女孩回心轉意。女孩知道他是在哄他,但看到他對自己這麼好,不忍心離開,於是繼續交往下去。再過一個月,仍然沒有感覺的她再次提出分手,他再次使出渾身解數去哄她,她再次不忍心,於是繼續交往下去。再過一個月,她再次提分手,他再次哄她……這樣循環了12次後,他們結婚了。

結婚後,丈夫對她一如既往地好,而她一如既往地對丈夫沒感覺。但結婚意味著承諾,而她極重承諾、極其善良,並認為這是自己的兩個優點。她不忍心破壞自己的這兩個優點,但也無法改變自己不愛丈夫這個事實……

終於,在婚後的第四年,因為丈夫賭氣說了句“那就離婚吧”,她抓住這句話與丈夫離婚了,並且一再對他說“是你想和我離婚的”。即便這個時候,她仍然不願意做“惡人”,不願意承認,是她想和丈夫分手。

她仍一如既往地善良。離婚後,想起前夫這麼多年來對自己無微不至的愛,她陷入了深深的抑鬱,甚至想到自殺。

這時,她才明白,真正的善良就是尊重自己的感受,在交往的第一個月就應該果斷分手。

100元還是400元

夢者

許先生,男,40餘歲,已婚。

夢境

和一個情人(現實中有此人但並無情人關係)在一起,我們情欲高漲,恨不得立即做愛。於是,我們迅速定了一家五星級酒店,打了一輛出租車過去。

到了酒店門口,情人先下車。要交錢時,出租車司機說,400元。

我大怒,怎麼可能400元?100元就夠了!

我們爭執起來,情緒激烈,誰也不肯讓步。爭執持續了很長時間,我忽然發現那如火焚燒的情欲正逐漸消退,看了情人一眼,發現她在酒店門口站著,落寞而無奈。

分析

許先生是我的一位來訪者。

對於這個夢,他自己有一點領悟。他說:“武老師,是不是我的生命經常陷在400元還是100元這樣的爭執中,就可以避免性帶給自己的焦慮了?”

的確。但同時,也就無法享受情欲的歡愉了。

這個夢,這份感悟,我想,或許可以解讀我們文化中許許多多的現象。

弗洛伊德說,文明就是對性的防禦與升華。

幹嗎要防禦?弗洛伊德的答案是俄狄浦斯情結,也就是男孩的戀母弑父情結與女孩的戀父仇母情結。(一般是將戀母弑父情結稱為“俄狄浦斯情結”,與之相對應的戀父仇母情結稱為“厄勒克特拉情結”。中文語境有時也將俄狄浦斯情結說成戀母弑父情結和戀父仇母情結。)

性是排他的,而性最初萌發時,3~6歲的孩子針對的是自己的異性父親或母親。這是對同性的父親或母親的背叛,於是這引發了一係列複雜的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