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雙贏是現代人的發展智慧(1)(3 / 3)

當我們看到自然界中樹木蔥蔥,鳥兒飛翔;山間流水潺潺,魚翔淺底;草原牛羊遍地,田野禾苗肥壯時。我們會感覺到祥和寧靜的生活景象。這就是人類與自然的共存共容。這種共存共容,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根本條件。

二、雙贏的文化基因密碼

眾所周知,隻有生物才具有基因密碼,而“雙贏”隻不過是一種生存理念,怎麼會有基因密碼呢?其實,我們這裏所講的基因密碼,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生命基因,而是從文學的角度來講的一種文化“基因”,亦即是人們常說的“內在因素”。換句話說就是,要實現雙贏人生,就必須具備一定的“內在因素”,誠實、忍讓、守信、寬容、給予、知足等六大文化基因密碼。

1.誠實

誠實是人立身之本。俗話說,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說的就是做人要誠實無欺,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蘇軾也說:“天不容偽”。可見,誠實是人賴以生存的靈魂。也許你能欺騙一個人,但你不能欺騙所有的人,即使你詭計多端,欺騙了所有的人,但也有一個人你不能欺騙,那就是你自己。人隻有做到了誠實,才能取悅於人,贏得別人的信任,最終受惠於己,實現人我雙贏。

不過,要做到完全誠實是很困難的。不信,請我我看是否有一個完全誠實的人?那將是很有趣的事。通常,我們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會感到惶惑與不安。可能會問:“你所說的誠實是什麼意思?”“什麼才叫誠實?”“在什麼情況之下?”“對象是什麼人?”“對於關係重大的事必須要求誠實,是嗎?”這些問題表明我們一般都知道誠實有各種各樣的,而且程度也有不同。

然而,誠實是早已有既定含義的。事實上,人際關係失敗的主要因素正是因為不誠實。不誠實還能使家庭破裂,戀人互相傷害,甚至拔刀相見,不誠實還能使事業衰敗,政府垮台,國與國之間戰爭不斷。如果凡事都以真誠態度處理,雖然也可能出現小小的危機,但須知說謊卻是要冒更大的風險的。遺憾的是我們常常聊以自慰:“隻要不危害別人,撒撒謊有什麼要緊?”

我們一般都知道欺騙造成的痛苦,尤其當我們近旁的人欺騙我們的時候。我們個人的安全建立在我們所愛的人提供的消息都是確實的基礎之上,若是這個基礎是不可靠的,或從根本上動搖,那麼,我們的生活必然暫時(或永久的)被粉碎了。但如果我們的友情是堅定的,盡管如此,我們依然相信那不是惡意的背叛,不是故意要製造痛苦,我們采取了寬恕與容忍的態度。我們承認人性是複雜的。

人與人的良好關係是天長地久相互忠誠所建立起來的,所以我們不能冒險用此去換取一個建立在謊言基礎上的虛偽的關係。因為如果那樣做,欺騙的可能性就無處不在,成為影響相互間未來關係的因素。到那時,你一直要違心地與人相處,結果很可能使你落入一連串謊話的陷進。人際關係的安全感完全喪失了。

選擇真實,還可能更深刻地了解未來你所麵對的現實,可惜人們常常忽略了應該選擇真實。在這種情況下,猜疑之心滋長,還將影響相互的愛和信任。即使有朝一日說謊者承擔了謊言的責任,但由此引起的信心喪失,信任受到威脅,總會長久地留下難以磨滅的創傷,使自己的未來留下易於受人攻擊的弱點。

隻有真實才能幫助我們感到安全,隻有真實才能帶給我們維持良好關係所必需的信任。隻有真實才能造成一個團結友愛的安全環境,即使有時候真實也許會帶來某種痛苦。

當然,做到絕對的誠實是困難的。可是,誠實畢竟是互相友愛的人際關係的核心。失去了誠實,也就失去了信任。失去了信任也就失去了愛。

曾經有這樣一對年輕的美滿夫妻,妻子向來不善烹任,婚前嶽母特地教給女兒做紅燒肉的要訣,新婚第一周,妻子總做這個菜,她問丈夫喜不喜歡吃,丈夫看到妻子費了不少心思做這個菜,不忍掃她的興。就說:“哦,好吃!”其實他一點也不喜歡,而妻子信以為真,一個星期之內,紅燒肉反複出現在餐桌上,直到這位丈夫再也忍不住而說出討厭吃這個菜、再也不想看到紅燒肉了,妻子則驚駭萬狀,才知他過去在欺騙她,她受到了傷害,含著淚對他說:“我再也不相信你了!”

你看,就這麼一件小事,卻釀成了夫妻不和的不祥種子。這種不幸,往往是從一些小事開始的,小事逐漸變成了大事,最後形成了說不清道不明的互相不信任的局麵,最後搞得一團糟。如果事情是可以相信的,而且統計數字也證實了事實如此,那麼我們在決定是否說謊之前,可能要另辟蹊徑。

似乎並沒有理由可以證明:說真話一定要傷害別人。其實,隻要真話說得恰到好處,還可以為澄清疑竇提供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