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利潤共享製1984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馬丁·L·魏茨曼發表了《共享經濟》一書,提出了共享經濟新理論。
魏茨曼認為,傳統的資本主義經濟是一種工資經濟,在這種經濟體係中,員工得到的報酬與廠商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經營目標沒有聯係,這樣會導致工資的固定化,而且,當整個經濟處於不健康狀況、如總需求下降時,公司或商號為維持既定的產品價格而縮減生產規模時,勢必會造成大量失業,而政府采取的防止經濟衰退的措施又會導致通貨膨脹,結果導致失業和通貨膨脹並存。魏茨曼建議實行共享經濟製度,使工人的勞動收入由固定的基本工資和利潤共享部分組成,這樣對公司或商號來說,隻要增加的收益大於勞動邊際成本,它們就對勞動力有需求,繼續招聘員工。當總需求受到衝擊時,公司或商號可以通過調整利潤共享數額或比例來降低價格,擴大產量和就業。在魏茨曼看來,共享經濟具有兼顧保證充分就業和抑製通貨膨脹的雙重作用。共享經濟論提出後,引起西方國家政界和經濟學界的廣泛注意。1986年,英國首先實行了共享經濟製——以利潤共享製取代固定工資製。具體內容是:工商企業的雇主不再把雇員的原固定工資全部支付給雇員,而是將其中的2/3確定為固定工資,餘下的1/3則同該企業的利潤掛起鉤來,由企業利潤的多少來確定。
長期以來,美國企業界功利主義十分突出。這是講求實際、重視效率,個人主義價值觀在經營管理上的反映。主要表現為:企業隻以財務為導向目標,忽視精神因素:許多人隻講權利,不盡義務,隻要享受,不作貢獻;隻顧賺錢謀利,不重視社會效益,人際關係淡漠,人與人之間是純粹的金錢關係,很少合作和相互支持。
②員工持股員工股份製出現以後,美國政府和國會很快就給予了大力支持,並為此製定了專門的法律來加以鼓勵和推廣,促進了職工持股計劃的發展,使得一些資本家主動把企業轉換為員工股份製企業,截至1987年底,全國已有9000多家公司的100多萬職工向企業持股,其中絕大部分企業的經濟效益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股份製是美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美國在發展股份公司時不墨守陳規、因循守舊,而是富有創造性和進取性,員工持股就是美國人對股份公司的再發明,員工持股的股份公司的出現,具有深刻的背景。
所謂員工持股,其形式多種多樣。其中一種就是本單位的全體員工買下本公司的全部股票,擁有單位全體股權,共同成為企業的所有者來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和利潤分配的一種股份製,從它的基本特征來看,它帶有典型的合作經濟之性質,因而有人將它稱為“資本主義集體所有製”。
路易斯·凱爾索受《共產黨宣言》的啟發、在本世紀初提出的“小額股票”,“大眾持股”的基礎上,提出了所謂“二元經濟學”理論,其基本思想是:人們可以通過付出勞動和付出資本兩個方麵來獲得收入。這是人的兩種基本權利。但是,原有的舊製度將資本的收入歸結在少數人手中極不公平,因此必須改革舊製度,新製度要保障勞動力資源的廣泛利用和資本資源的廣泛占有,從而創造公平的機會。新製度的核心就是使那些沒錢購買生產性資產的勞動者通過持股來完成資本信貸的手段。具體作法是:首先,公司直接將股票交給員工持股計劃委員會,委員會為每個職工建立帳戶,職工由此分得的紅利逐年償還股票價值,全部償還以後,股票就屬於職工個人了。其次,成立員工持股計劃信托基金組織,該組織向銀行貸款購買企業股票,購買的股票由該組織保管,隨著貸款的償還,再按事先約定的比例逐步將股票轉入職工帳戶,貸款全部償清後,員工則可以得到紅利。
50年代中期,凱爾索將其計劃付諸運作,首次成功地將一家股份公司72%的股權,在8年時間內完成了向職工的轉移。這一成功的舉措、贏得了美國各界廣泛的讚揚和支持。1975年,美國的民意測驗專家哈特經過調查發現,美國人有66%讚成“員工擁有公司大部分的股份”。1978年,哈裏斯的民意測驗也表明,美國的職員中有64%的人覺得如果讓“所有員工平均分享公司的利潤”,那麼他們的勞動生產率會更高。截止到1991年,美國的員工持股公司已發展到15000個,參與員工持股工程的員工達1200萬,占美國勞動者的10%,員工持股擁有的資產約為1000億美元。員工股份製之所以在美國如此受寵,主要是員工股份製依據的理論假設:當人們為自己勞動時,他們就會更好地工作;而員工為自己勞動的關鍵是在法律和經濟兩重意義上擁有所在企業的財產。因此,企業財產關係內部化,全體員工擁有企業的產權會產生更高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