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借助技巧,注重謀略(2 / 3)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現代的消費觀念日益深入人心,大家追求高質量、高層次、高品位的生活享受。人們已經意識到,昔日一味強調物美價廉不過是人們生活水平低下的表現,追求優質優價才是新潮。

猶太商人與一般商人的經商原則大相徑庭,他們提出了自己的經商信條“絕不要廉價出售我們的商品”。他們認為,“厚利適銷”強過“薄利多銷”,這既是他們善於經商的智慧體現,也是長期經商的經驗總結。總之,堅持優質優價、厚利適銷的經商原則,是猶太人獲取巨額利潤的“殺手鐧”。

猶太智慧借鑒:

在現代的商業經營中,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是薄利多銷;另外一種是提倡優質優價,厚利適銷。精明的猶太商人堅信後者,他們認為價格過低,隻能說明對自己的商品沒有信心。

揚長避短,發揮自身優勢

一個人的成功隻有15%依靠專業技術,而85%是依靠人際交往、有效溝通等軟科學本領。

——猶太智語

猶太商人沃倫斯就是依靠發揮自身特長而取得成功的。在沃倫斯很小的時候,他最大的興趣就是經商。5歲時,沃倫斯已對做生意表現出很高的熱情,他認為世上最好玩的遊戲就是模仿做買賣。於是,他把自己的東西都標上價格,賣給鄰居家的孩子。有一次,他竟將自己的一塊奇形怪狀的石頭定價為1美元。姐姐問他為什麼要標這麼高的價錢,他回答說:“這麼漂亮的東西別人都沒有,我想賣多少錢就賣多少錢。”這個經商思維一直貫穿在沃倫斯日後的商業生涯中。

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童年的沃倫斯對經商表現出的熱情,影響他以後的職業生涯,甚至改變了他的一生。

上中學後,沃倫斯又把自己的同學和老師當做顧客。從作業本、乒乓球到自行車等,他都能出售。沃倫斯小小的身影,活躍在校園內,儼然已成了“校園小老板”。老師見他在班上經商,打算把他叫到辦公室很狠狠批評一頓,出人意料的是,小沃倫斯竟然抓住了這個機會,巧妙地把一台收音機賣給了老師。

上大學後,沃倫斯有更加充足的時間去經營自己的生意,此時,經商成了他的“主修課程”,而讀書卻成了副業。沃倫斯在校園裏擺小攤賣書、賣文具、賣郵票,為同學聯係家教。他的商業才能得到了盡情地發揮。一天,他在宿舍裏不小心把熱水瓶撞翻了,瓶膽爆碎。沃倫斯突然來了靈感:學生打碎熱水瓶的事兒太常見了,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都遭遇過多次。熱水瓶打破後,同學們隻好無奈地把好端端的外殼也一並扔掉,怎麼說也有點可惜。沃倫斯靈機一動,想到假如能弄一批瓶膽賣給打翻熱水瓶的同學,肯定是個賺錢的好方法。沃倫斯喜不自禁,馬上行動起來,去學校附近一家商店,訂購了50個熱水瓶膽,當晚就帶進了校園。白天上完課後,他在食堂門口擺攤,晚上就在宿舍裏等“客戶”上門,時間不長就把50個瓶膽賣光了。

沃倫斯獲得了一次成功,他信心倍增,為了擴大了推銷範圍,他在商店裏按期、大量訂購熱水瓶膽,然後跑遍這個地區所有的院校進行推銷,甚至在每一個學校都委任了瓶膽代銷商。沃倫斯很會做生意,他公開保證,如果兩天之內瓶膽破碎了,可以免費換一個。當然這種可能性不大,學生們絕不會故意把瓶膽打碎再去找他換新的。這項措施使買瓶膽的同學獲得一份保證,盡管這一保證是精神上的安慰。除了賣東西,沃倫斯還在校園內成立了一個家教中心,他定期貼出海報宣傳,以宿舍作為基地,自己作為中間介紹人,既幫助校外的學生家長請到了家教,又為同學們找到了工作,一舉兩得,生意自然紅紅火火。

畢業時,沃倫斯的存款已超過了1萬美元。別的同學都在為畢業後的工作煩惱時,沃倫斯認為既然自己具有商業的天賦,何不下海經商,實現自己經商致富的夢想。後來的事實證明,沃倫斯的確是塊經商的材料,他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積累了巨額財富。

沃倫斯成功的事例說明,隻有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優點,揚長避短,才能踏上成功的捷徑。

在猶太商人中,和沃倫斯的經曆和性格有些相似的要數被稱為“漂亮後生”的傑本斯。傑本斯的家在一個小鎮上,祖傳一手編蒸籠的手藝,在傑本斯很小的時候,家裏開了一家蒸籠店,采取“前店後廠”的傳統布局。蒸籠店雖然盈利不多,但補貼家用綽綽有餘。

年幼的傑本斯在家庭環境的熏陶下,也十分喜愛編織蒸籠,他編的蒸籠和竹篩又細又密、外表光滑美觀,經久耐用,人們紛紛前來觀看並大量購買。成年後,傑本斯對編織蒸籠的興趣仍然不減,同時對經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後來傑本斯不顧父親的反對,毅然辭去了公職,專心從事商業經營。當然,創業初期,他的生意並不好做,但事在人為。在商場中摸爬滾打的傑本斯逐漸成熟起來了,他憑借自己對商業特有的天賦,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商戰中大展拳腳。最終,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如今,傑本斯已年逾花甲,他和眾多的猶太人一樣過著自在、富足、悠閑的日子。他的兒子、女兒、孫子、孫女都已僑居法國。慈眉善目的傑本斯和老伴依然經營著一家電子遊戲機店,他還在發揮自己的經商特長呢!

有人說,猶太人的經商天賦是與生俱來的,他們對自己有著清醒地認識,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長和優勢,將自己打造成為依靠經商發財的億萬富翁。

猶太智慧借鑒:

商海競爭激烈,若想在險境中求生存,就要分析利弊,克己之短,揚己之長,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雙贏策略,永立不敗之地

一個人始終要設法同他的朋友、親人、同所有的人,甚至街上的異教徒保持良好的關係。

——猶太智語

在經商過程中,猶太人會充分考慮到對方的利益。在長期的商業活動中,猶太人深刻地體會到:隻有給消費者帶來利益,交易才能順利地進行,自己才可以獲得財富。猶太人這種雙贏思想已成為經商中的一種美德,這為他們在商業領域裏贏得了極高的聲譽,因此,他們走遍了世界,好名聲也傳遍了世界。

他們充分考慮到了消費者的需求,經營的商品質量上乘,從不以次充好欺騙顧客。因為,猶太商人有重信守約的傳統,他們以“上帝的選民”自居,更為重要的是,猶太民族在商業活動中悟出了一條道理:互惠互利才是真正的經商之道。

猶太商人對奸商理論和奸商的具體做法非常反感。他們在經商中注重長遠利益,不使用欺騙的手段,從來不幹“一錘子買賣”。他們認為在經商中,不可能讓一個人永遠上你的當,也不可能讓所有的人都同時上你的當。

許多人或許會產生疑惑,像猶太民族這種不斷被人驅逐、朝不保夕的民族,經商風格應該與其身份、經曆相應,采取“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短期策略和“流寇戰術”。但事實與之相反,猶太商人信譽卓著,他們經營質量上乘的商品,而且惠及顧客和員工。

在曆史上,猶太社團的精神領袖拉比,曾一再告誡同胞,不要播種仇恨。除此以外,猶太商人積極探索商業活動的規律,兩千年的經商活動使他們悟出了什麼是真正的經商之道。他們深深體會到商業活動中“竭澤而漁”的害處,他們的經營原則是:互惠互利。上至顧客下到職工,甚至整個社會,都可以從猶太商人的經營活動中獲利。

在英國,最有名的百貨公司要屬“馬克思和斯賓塞百貨公司”。這家百貨公司是由一對姻親兄弟西蒙·馬克思和以色列·西夫創立的。

年,西蒙的父親米歇爾從俄國移居英國。最初,米歇爾在利茲市場上經營商鋪,以後逐漸發展為經營連鎖廉價商店。1964年,米歇爾去世後,西蒙和西夫將這些連鎖商店,發展成為連鎖廉價購物商場。經過幾年持續不懈的努力,購物商場的資金更加雄厚,貨物種類也更加齊全,已經具備了現代的超級市場的雛形。馬克思和斯賓塞百貨公司的商品質量很好,服務也非常周到。他們在商場內部的布置上,可以引用一些報紙上的原話:這家百貨公司所售的商品幾乎引起了一場社會革命。以前,可以從人們的衣服穿著上區分不同人的身份,但由於馬克思和斯賓塞百貨公司以低廉的價格提供製作考究的服裝,使得人們花錢不多就可以穿得像個紳士或淑女,以衣帽取人的價值觀念隨之發生了根本性的動搖。

在英國,馬克思和斯賓塞百貨公司的商標“聖米歇爾”,成了一種優質商品的標記,英國人一致認為一件“聖米歇爾”牌襯衫是最優質的商品。在為顧客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同時,馬克思和斯賓塞百貨公司更注重服務質量,使每一位進入百貨公司的顧客都能得到良好的服務。英國人素以彬彬有禮的紳士風度聞名於世,該公司售貨員禮貌周到的服務,讓顧客體會到“顧客就是上帝”的真正含義。西蒙和西夫挑選職員時非常認真嚴格、一絲不苟,使公司真正成了“購物者的天堂”。

讓顧客滿意的同時,西蒙和西夫同樣讓職工感到滿意。他們雖然對職工要求極高,但為職工提供的工作環境和福利待遇在全行業中也數一數二:職工的工資在全行業中最高,還專門為職工設立保健診所和牙病防治所。由於這些優越的條件,有人稱馬克思和斯賓塞百貨公司為“一個私立的福利國家”。西蒙和西夫顧及顧客和職工的切身利益,在社會上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人們將馬克思和斯賓塞百貨公司看作國內同行業中最有前途的企業,大量的投資者紛紛慕名而來,公司的經營情況蒸蒸日上。

在美國,與馬克思和斯賓塞百貨公司具有同等影響力的是希爾斯·羅巴克百貨公司。同為百貨零售企業,希爾斯·羅巴克百貨公司也采取了同樣的經營宗旨,不僅為顧客和職工提供了各種優惠政策和福利政策,還將這種恩澤施向整個社會,實現了與社會共同發展的目標。

希爾斯·羅巴克公司總裁是葉斯·羅森沃爾德。葉斯·羅森沃爾德是德國移民的兒子。後來,在希爾斯·羅巴克公司融資時,他以37500美元的投資(約占融資總額1/4)進入了公司董事會。1910年,公司總裁理查德·希爾斯退休,羅森沃爾德接替了他的職位。1932年,希爾斯·羅巴克百貨公司成為美國最大的企業之一,每年有5億美元的收益。

在經營百貨商店方麵,羅森沃爾德同樣將物美價廉奉為經營宗旨。公司銷售的商品有許多都是企業集團自行生產的,因此可以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更令人叫絕的是,羅森沃爾德製定了一條規定:不滿意,就退貨。這是商業道德的最高體現,直到現在許多商店仍然在實行這一商業規則,但在當時這是聞所未聞的。

憑借著對市場的精確預測,再加上商品的優質低價和良好的社會信譽,希爾斯·羅巴克百貨公司一直深受消費者的好評。公司的商品目錄在羅森沃爾德逝世前已發行了4000萬冊,幾乎遍布了每一個美國家庭。

在職工福利方麵,羅森沃爾德也同樣富有開拓精神。希爾斯·羅巴克百貨公司為職工提供的福利待遇多種多樣,比如設立保健診所和牙病診所,設立疾病和死亡救濟撫恤金,建立職工的療養中心。在美國商業界,羅森沃爾德的公司走到了其他企業的前列,同時,也獲得了員工的忠誠和敬重。

因此,希爾斯·羅巴克百貨公司效益日益攀升,公司資產達到了1.5億美元。在雄厚的財力支持下,羅森沃爾德開始從事社會慈善事業:他曾為28個城市的“基督教青年聯合會”和英國南方的一些貧困地區捐資、建立鄉村學校;為解決芝加哥黑人住房問題出資270萬美元;為芝加哥大學和芝加哥科學工業博物館捐贈500萬美元。1917年,他設立了“朱利葉斯·羅森沃爾德基金會”,該基金會擁有3000萬美元基金。同當時大多數著名猶太實業家一樣,羅森沃爾德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他曾為巴勒斯坦的猶太移民提供大量的經濟援助,並拿出600萬美元資助前蘇聯猶太農莊。

猶太商人篤信這樣一則信條:猶太人生活在哪裏,就應該在哪裏生根,他們不但誠信經商,而且還可以與其他各族人民和諧相處,甚至用自己的財富去幫助和庇護猶太同胞或非猶太人。猶太人相信,隻有顧及對方的利益,才能取信於人,才會擁有更多的朋友與財富。

猶太智慧借鑒:

追求財富決不可以隻顧眼前小利,將目光放遠,采取“雙贏”策略才會擁有更為廣闊的市場,才可以贏得更多的利潤。

審時度勢,囤積居奇發大財

金錢雖非盡善盡美,但也不致使事物腐敗。

——猶太智語

猶太商人精明果斷、大膽行動的商業魄力舉世皆知,他們善於從大局出發,從長遠著眼,全麵分析當前的情況,審時度勢,抓住時機,大膽出手,低價購進,高價賣出,因此一大批猶太商人采用囤積居奇的方式發家致富,世界知名的美國摩根財團的創始人摩根就是典型的代表。與眾多白手起家的大財閥一樣,摩根財產的聚斂首先也是從囤積居奇開始的。

從少年時代開始,胸懷大誌的摩根,就開始遊曆北美西北部和歐洲,並在德國哥西根大學求學。長時間的遊曆增加了摩根的見聞,開闊了他的胸襟,也豐富了他的社會知識;德國哥西根大學的學習生活,增長了摩根的專業知識。這一切都為他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摩根於哥西根大學畢業以後,在鄧肯商行任職。憑著豐富的生活經曆和特有的素質,他在鄧肯商行表現得相當出色,獲得上司鄧肯和同事們的一致好評。他過人的膽識與冒險精神甚至對總裁鄧肯施加了一種無形的壓力。久而久之,不甘屈居人下的摩根,也有了獨立創業的想法。

機遇來臨了,一次,在摩根從巴黎到紐約的旅行途中,一個陌生人聽說摩根在鄧肯商行任職,便去他的坐艙中找他。

“尊敬的先生,很抱歉冒昧地打擾你。聽說您從事商品批發,是嗎?”

“是的,先生。我可以幫助你嗎?”摩根覺察到對方有急事。

“啊!先生,我有事求您。有一位咖啡運輸商,現在他已經宣告破產,由於無法償付我的運費,他把這船咖啡抵押給了我,這船咖啡急待處理。由於我不懂咖啡方麵的業務,我很無奈,也很著急。請問,您是否可以買下這船咖啡。價格很便宜的,隻是別人價格的一半。”

“這件事很著急嗎?”摩根盯住來人。“咖啡存放在我那裏,對我來說沒有任何益處,我也不想免費保管咖啡,不然我是不會這麼便宜出售的。”陌生人一邊說著,一邊拿出咖啡的樣品。

“我買下了。”摩根用手指仔細地撚著咖啡樣品,慢悠悠地答道。

“摩根先生,您謹慎一些,您怎麼能保證這一船咖啡的質量都與樣品一樣呢?”他的同伴見摩根如此輕率地買下整整一船還沒親眼見過的咖啡,不禁在一旁提醒道。

這位同伴提醒的並非全無道理,當時市場經濟十分混亂,坑蒙拐騙之事更是屢見不鮮。僅僅在買賣咖啡方麵,鄧肯公司就遭受過數次暗算,經濟上蒙受了重大的損失。

“我知道了,這次是不會上當的,我們應該馬上簽約,避免這批咖啡被他人搶先購走,到那時後悔也來不及了。”摩根似乎胸有成竹,不容置疑地說。摩根向來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眼力。

當公司的老總鄧肯聽到這個消息,鑒於以前的幾次教訓,不禁嚇出一身冷汗,他連聲罵道:“這混蛋太輕率了,太魯莽了,簡直是在拿鄧肯公司的經濟利益開玩笑,簡直讓人無法容忍。這個該死的混蛋!”

鄧肯見到摩根時,他嚴厲地指責摩根:“抓緊時間去把交易立即取消,即使違法也要給我取消,如果不成功,一切損失由你賠償!”鄧肯吼道。

信心十足的摩根猶如被當頭潑了一盆冷水,他早有自己創業的想法,他決定借這次機會與鄧肯正式決裂。下定決心後,他立即致信給父親,請求父親助他一臂之力,借一大筆現金給他。摩根的父親十分讚許兒子的決定。在父親的大力支持下,摩根將全部咖啡款歸還了鄧肯公司,結果他成功了。

摩根買下這批咖啡不久,世界咖啡的主產地巴西遭到霜災,咖啡大幅度減產,咖啡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咖啡價格一路攀升,竟上漲到原來價格的二三倍,摩根足足地賺了一大筆錢。嚐到囤積居奇的甜頭後,摩根的信心大增,他更加堅信獨立創業的正確性。

不久,摩根在華爾街獨自開辦了一家商行。這一年是1862年,美國南北戰爭已經爆發,南北雙方打得難分難解,林肯總統頒布了“第一號命令”,實行了全軍總動員,並下令北方的陸海軍向南方軍隊全麵展開進擊。

摩根憑借華爾街可靠的信息來源,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計劃。這天,他的重要合作夥伴,一位華爾街投資經紀人的兒子克查姆來訪,克查姆對他說:

“我父親在華盛頓打聽到,最近一段時期北方軍隊的傷亡慘重!”

這句話觸及了摩根敏感的商業神經,他把自己早就想好的計劃和盤托出:“假如有人在這裏大量買進黃金,然後彙到倫敦去,肯定會使黃金價格狂漲,我們會足足賺上一大筆的!”

克查姆聽了這話十分高興,因為摩根的想法與自己的完全一樣。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克查姆不由地慶幸自己交了摩根這樣一個誌同道合的好朋友。於是兩人精心策劃起來。

“讓倫敦匹保提和自己的商行以共同付款的方式先秘密買下500萬美元的黃金。一半留下來,另一半先彙往倫敦,然後隻要把彙款消息稍微向外界泄露一下……到那時,這裏的黃金價格肯定會猛漲,我們就把留下來的那一半拋出去!”摩根抑製不住內心的喜悅。

“好辦法,你這個主意跟我不謀而合,現在還有一個良機,那就是我們軍隊準備進攻查理斯敦港。如果現在黃金價格上漲,那麼這場軍事行動就會受到影響,黃金價格反而會猛漲。”熟知戰爭情況的克查姆自信地分析道。

“這回我們可要大賺一筆了!”摩根同樣自信地說。

摩根和克查姆立即按照計劃行動起來,一切如他們所料,摩根與克查姆向倫敦彙款的消息,在華爾街上引起了一片恐慌。與此同時,許多人都得知了北方軍戰敗的最新消息,金價大幅度上漲。此時,摩根和克查姆又把手裏的一半黃金以高價拋出去。美國的黃金價格不斷上漲,而且連倫敦的黃金價也被帶動得節節上揚。摩根與克查姆又足足賺了一大筆錢。

剛剛贏得成功的摩根並不就此滿足,對金錢的強烈欲望使他躊躇滿誌地盤算著再一次的機遇。

美國內戰依然在激烈地進行著,北方軍隊由於準備不足,處於十分不利的地位,前線的槍支彈藥也十分缺乏。這一切在摩根的眼中又是賺錢的絕佳機會,他想到了為前線軍隊提供武器彈藥牟取高額利潤。

摩根在寬大的辦公室裏邊踱步邊想:“到哪兒才能弄到武器呢?”

他的好友克查姆走了進來,克查姆又為摩根提供了發財的消息,克查姆說:“你知道嗎?摩根,聽說在華盛頓陸軍部的槍械庫內,一批老式霍爾步槍報廢很長時間了,大約5000支。如果將其買下來再轉手賣出去,正值戰爭期間價格一定低不了,買不買?”

“當然買!”摩根欣喜若狂,應聲答道。

真是天賜良機,5000支步槍!這消息對北方軍隊來說極具誘惑力,當然,巨大的利潤也使摩根垂涎三尺。槍很快被山區義勇軍司令弗萊蒙特少將買走了,與此同時,56050美元的巨款也彙到了摩根的賬下。

然而,這畢竟是一批報廢的槍支,“這是比南軍更可怕的武器。”由於錯買了槍支而以瀆職罪被免去司令職務的弗萊蒙特少將發出了這樣的感歎。

為了穩定開始惡化的經濟和進一步加強軍隊力量,美國北方聯邦政府決定發行4億美元的國債。在當時的條件下,數額如此巨大的國債,一般隻有在倫敦金融市場上才能銷售出去。但是在南北戰爭中,英國支持南方的政府軍隊,這樣,這4億元國債便不可能在倫敦上市了。但是如果不發行這4億元國債,美國經濟就會進一步惡化甚至麵臨崩潰的危險,對南方的軍事行動更加不利。

政府的代表想到了華爾街神通廣大的摩根,當問及摩根是否有辦法解決時,摩更自信地回答:“我會想盡辦法解決的。”摩根巧妙地與新聞界合作,積極宣傳美國經濟情況和戰爭的未來趨勢,摩根親自到各州演講,鼓勵人民起來支持政府的政策,向人們反複灌輸購買國債是愛國的表現。在摩根的不懈努力下,廣大的美國人不惜拿出大筆資金購買愛國國債。就這樣,4億美元債券奇跡般地銷售一空。當國債銷售一空時,美國政府官員用驚訝而敬佩的眼光注視著摩根,似乎他是一位愛國的大英雄。摩根現在以全勝者姿態出現了,他不僅名正言順地從政府手中拿到了一大筆酬金,而且令摩根不敢相信的是,輿論界開始大肆吹捧摩根是美國的英雄,白宮也開始向他敞開了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