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戒除導致失敗的品質(4)(1 / 2)

如某單位局長在和下屬談話時,總是一開口就說:“本局長……”,“身為局長……”,“在局長這個位子上……”等等。結果這樣的話一出口,很多下屬聽後心裏卻不以為然,甚至有的還會想:“成天把局長二字掛在嘴邊,好像怕別人不知道你是局長似的,局長有什麼了不起的!”當下屬心裏有諸如此類的想法時,不管局長的話如何重要,他都有可能聽不進去,即使表麵在認真地聽,心裏想的卻是另外一件事情。這樣,局長的工作指令就有可能不被下屬執行。

可見,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想自己的講話更具親和力,能被聽者接受。首先態度要和藹,不能對別人流露出輕蔑、傲慢的態度。其次,說話的語氣要溫和。如果語氣冰冷,不帶任何感情色彩,聽者也很難以接受。

別耍小聰明,認真才是正道

耍小聰明換來的暫時成功是靠不住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踏踏實實地工作才能成就你的事業。

喜歡耍小聰明,是人性的弱點,這種人無論做什麼,都會耍些心計來表現自己,但最終大多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因為他們不明白,做什麼事都必須踏踏實實地努力才能有所成就。隻有放棄投機取巧的心態,腳踏實地地努力奮鬥,一步一個腳印地工作,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才會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我們知道,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發展規律,隻有遵循大體,按其規律,才能一步步到達成功。抄近路,耍小聰明,雖然也能成就一時,但從整個事物發展的規律來看,這種成就隻是一時的,並不是真正的成功。

小黃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級職員,平時工作積極主動,表現很好,待人也熱情大方。但有一天,一個小小的動作卻使他的形象在同事眼中一落千丈。那一次是在會議室裏,當時好多人都等著開會,其中一位同事發現地板有些髒,便主動拖起地來。而小黃身體似乎有些不舒服,一直站在窗台邊往樓下看。突然,他走過來,一定要拿過那位同事手中的拖把。本來差不多已拖完了,不再需要他的幫忙。可小黃卻執意要求,那位同事隻好把拖把給了他。剛過半分鍾,總經理推門而入。小黃正拿著拖把勤勤懇懇、一絲不苟地拖著地。這一切似乎不言而喻了。從此,大家再看小黃時,就覺他很虛偽,以前的良好形象被這一個小動作一掃而光。說來也巧,在參加會議的眾多職員中,有一個剛好是總經理的親戚。結果不用說了,小黃以後再也沒被重用過。

小黃因為耍“小聰明”而被上司“冷凍”了起來,他為他的“聰明”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小黃式的人,他們養成了在工作中投機取巧的心態,認為隻要上司在身邊的時候表現出色就可以了,上司不在,又何必認真工作呢?像這種“聰明人”隻能一時得利,他們的“聰明”遲早會害了他們自己。

小童在學校裏是一個很活躍的人,一直被同學們十分看好。可是讓同學們吃驚的是,畢業好幾年了,小童還是經常跑人才市場。而讓同學們不解的是上學時默默無聞的小銘,此時已經成為一家大公司的部門經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從他們這幾年的工作經曆中我們就能夠找到答案。

離開學校後,小童應聘做了一家賓館的大堂經理。由於愛耍些“小聰明”,所以剛開始挺受重用。可過不多久,他的那些“西洋鏡”就被一一拆穿,老板馬上就辭掉了他。

之後,小童又進了一家中德合資企業。德國人嚴謹實幹的作風當然又是小童不能“忍受”的。

小童後來又在新加坡人、日本人、美國人……的公司工作過。這幾年,小童的老板都可以組成一個“地球村”了,可小童卻還是在職場遊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