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無風月花柳不成造化,無情欲嗜好不成心體。隻以我轉物,不以物役我,剛嗜欲莫非天機,塵情即是理境矣。
【譯文】
大地如果沒有清風明月和花草樹木就不成大自然,人類如果沒有感情欲望和生活嗜好就不成真正人。所以我們要以仁為中心來操縱萬物,絕對不可以物為中心來奴役自己,如此一切嗜好欲望都會成為自然的天賜,而一般世俗情欲也都變為順理成章的理想境界。
【評析】
自然有風月花草,人有七情六欲,這是人類發展並繁衍不息的基礎,也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但在日常生活中,人隻有用一種道德的精神力量來主宰自己的情與欲,才不會被無盡的誘惑所吞沒,做事才會有禮節、有分寸而不致失度,使萬物合理地供給我們的合理需求,相反,放縱情欲的人跌入陷阱而不能自拔,到頭來隻能是玩火者自焚。
對於一個管理者而言,在企業管理過程中僅僅擁有智慧與技能已經遠遠不夠,還必須具有極強的自我控製能力,懂得節儉。中國人向來有“儉樸持家”的古訓,古人雲:“成由勤儉敗由奢。”管理者不加以借鑒,就不可能把企業經營好。常常有人說:“越有錢的人越摳門。”每個人的錢都來得不容易,很多富人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才擁有了更多的財富,因此,他們更懂得節省的意義。
王永慶一生簡樸,盡管坐擁億萬資產,卻從不奢靡,他對於吃的原則是“簡便”,每天早上的公司會議,王永慶會享用並不豐盛的早餐:牛奶、咖啡和雞蛋。他喝咖啡的時候有一個習慣,把奶精倒入咖啡後,一定會再倒入些許咖啡到裝奶精的小盒子,將殘留奶精涮出來再倒入咖啡中,確信沒有浪費後,才慢慢地享受。
除了商場的必要應酬外,王永慶很少去碰那些山珍海味,他最常吃的就是台灣最為普遍的家常鹵肉飯。對於穿的方麵,王永慶一直以“整潔”“經營之神”王永慶和他的“王國”是台灣企業界當之無愧的“王中王”為原則,他每天早上跑步穿的運動鞋,總是要穿上好幾年,直到磨破了,不能再穿了,才會換掉;而一條運動時用的毛巾,他居然用了近30年;他的座駕是一輛1988年產的凱迪拉克,20年來一直使用著。
每次到台塑旗下的酒店、賓館、企業視察,王永慶必然會到洗手間走一趟。看看裏麵是否有沒用完就丟到垃圾桶的小肥皂。如果有,他便會立即叫人回收起來,再重新融在一起繼續使用。
最疼愛的女兒王雪齡結婚時,王永慶陪送的嫁妝,除了一張無限期提供學習費用的憑據外,就是一把普通的剃須刀,好讓女兒自己給丈夫刮胡子。王雪齡的婚禮比普通人家的還簡單,至於她手上的新娘捧花,則是跑了許多花店比較後才選購的最便宜的一種。
王永慶幾乎每周都要給子女們寫信。為節省郵資,他通常用一種很薄的信紙,密密麻麻寫滿正反兩麵,其中就蘊含著這位飽經風霜、閱盡人世滄桑的老人對自己走過的人生之路、創業曆程的無限感慨和對子女們的殷殷期望。
有一次,公司的一位高管看到王永慶辦公室裏的地毯實在太舊了,就花了1000美元更換了新的地毯,結果王永慶看到後,十分不悅,一向待人溫和的他還差點對這位高管大發雷霆。
除了自己節省,王永慶也要求家人不要大手大腳的花錢。有一次王永慶的小舅子從香港帶了兩條領帶送給他,明明一條1200元,小舅子怕被王永慶責怪,於是少報一個零,騙王永慶說一條隻要120元。沒想到隔天一早,王永慶還是把小舅子叫進辦公室質問:“南亞做的領帶一條才40元,為什麼要從香港買一條120元的?”足足念叨了半個小時。
台塑集團所轄的企業、工廠,同樣也浸染了王永慶的勤儉風格。每一張紙都不能隨意丟棄,必須要正反兩麵用過才行。工人所戴的手套,也要多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