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班回家已經很晚了,吃著飯的魏小娥仍然在想著怎樣解決“毛邊”的問題。突然,她眼睛一亮:女兒正在用卷筆刀削鉛筆,鉛筆的粉末都落在一個小盒內,魏小娥豁然開朗,顧不上吃飯,在燈下畫起了圖紙。第二天,一個專門收集毛邊的“廢料盒”誕生了,壓出板材後清理下來的毛邊直接落入盒內,避免了落在工作現場或原料上,也就有效地解決了板材的黑點問題。
但魏小娥緊繃的質量之弦並未因此而放鬆。試模前的一天,魏小娥在原料中發現了一根頭發。這無疑是操作工在工作時無意間落入的。一根頭發絲就是廢品的定時炸彈,萬一混進原料中就會出現廢品。魏小娥馬上給操作工統一製作了白衣、白帽,並要求大家統一剪短發。又一個可能出現2%廢品的原因被消滅在萌芽之中。
2%的責任得到了100%的落實,2%的可能被——杜絕。終於,100%,這個被日本人認為是“不可能”的產品合格率,魏小娥做到了,不管是在試模期間,還是設備調試正常後。
追求質量是一種管理的藝術,如果企業能建立正確的觀念並且執行有效的質量管理計劃,就能預防不良產品的出現,使工作充滿樂趣,生產力高度發揮效益,不會為整天層出不窮的質量問題而頭痛不已。
在眾多企業中,真正樹立了質量意識的企業才能把質量放在至關重要的地位,也才能真正樹立自己的品牌。所以,要生產優質產品,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質量價值觀。
正是這種質量意識,青島電冰箱總廠(海爾的前身)完成了質的飛躍。1987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銀行第三屆電冰箱招標,“琴島一利勃海爾”力克世界上15個參賽選手,一舉奪標,成為我國首次在國際上中標的家電企業。1988年,“琴島一利勃海爾”捧走了全國定點電冰箱產品聯展“最佳信譽杯”和全國電冰箱行業惟一的“質量管理獎”,摘取了“輕工業優秀出口產品獎”金牌,出口創彙先進企業“金龍騰飛獎”金杯,在輕工部質量管理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質協用戶委員會主辦的國產雙門電冰箱全國聯合質量跟蹤評定中,又榮登榜首。同年12月,電冰箱國優評比,總分第一,又獲金牌。1990年9月,青島電冰箱總廠又獲得了“國家質量管理獎”。獲此殊榮,按青島電冰箱廠總廠員工的話說:“我們琴島一利勃海爾的金牌是砸出來的。”
做什麼事都要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去麵對,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並對自己的選擇負責,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有使命感的管理者會比別人更加努力地學習和工作,才能做成大事業,獲得大成就。
亞裏士多德說,優秀是一種習慣;我們說,精益求精是一種優秀的習慣。從海爾的張瑞敏砸冰箱,麥當勞怎樣炸薯條,到可口可樂怎樣把化學水變成可口可樂,這些國內外著名品牌的管理者都有將每一件事做到精益求精的習慣。這些事例告訴我們,任何簡單的東西隻要做成精品都具有世界級的競爭優勢,追求完美永遠沒有止境。要想做到精益求精,就要善於將每一件容易的事做好,並習慣於從成功中發現不足,從不足中創造成功;善於學習並樂於學習,對於別人的成功,要汲取別人的經驗,全方位地去想、去看、去研究,以此來達到不斷進步、精益求精的目的。
“新人”的一頓晚餐,是團隊建設的開始,也就是說一個新成員加入一個團隊的那一刻起,就要開始對他(她)進行團隊精神的熏陶。新成員來到後,讓其盡快加入整個集體,開展工作,是每個主管都會重視的工作,但是更重要的是讓其融入這個集體中去,融入這個集體的文化中去。“新人”上班的第一天,主管應該向他介紹部門情況、工作內容,但是不能忘了介紹他的同事,並把他介紹給大家。下班後,團隊的成員一起搞一個小小的聚餐,可能是一頓大排檔,花錢不多,但一定能收到奇效。這樣可以讓“新人”與“老人”很快地熟悉起來,進而融洽起來,為未來的團隊工作打一個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