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針對性鍛煉:這種鍛煉方式適於中年人及康複中的病人。訓練器材要因不同人的不同情況而定,例如,腹部過於肥大的,可以選擇收腹板;從事腦力工作的或者神經衰弱的患者,可選擇劃船器;腿部膝蓋、腳踝不太靈活的,就可選擇腳踏車、登高車等工具。通過這些比較有針對性的鍛煉,就可以改善身體的局部功能,以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第二節快樂健康從“腳”開始
在人們的生活質量日漸提高的今天,各種各樣的病症卻接踵而來。在這些病痛的折磨下,人們的健康問題也開始越來越被重視起來。
大家都知道運動有益於健康。現在有一句比較流行的話就是,“步行是最好的運動”。
人類用了幾百萬年才從猿進化為人。作為一個正常的人來說,其整個身體構造都是按照行走的需要來進化的。而且,步行也是一種最常見的,最容易操作的運動。可以說,這種運動不受時間和地點等條件的約束,每個人都能輕而易舉地采取這種運動方式,所以步行運動是世界上性價比最高的運動。
研究結果表明,步行運動對人體的作用是全方位的。它可以對血壓、膽固醇、體重等方麵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步行作為一種簡單易行、老幼皆可的運動,是應該得到大力提倡的。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步行運動卻存在著大量的問題。尤其是青年學生及兒童,應該對行走時,身體的外在表現重視起來。青少年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性階段,如果步行的習慣和姿態不好,那麼,將對骨骼的發育以及內髒器官的長成產生不可預知的不良影響。
大多數青少年因為平時的運動鍛煉相對較少,所以腿部力量相對來說都比較差,下肢關節柔韌性也不夠好。這樣的話,當他們行走時膝關節就不能放鬆,踝關節也蹬不直,從而造成屈著腿走路。這樣的行走姿勢,可以導致重心向後偏並且逐漸下沉,臀部也會隨之向下墜,腳步蹬地力量也會減弱,缺乏彈性,走路時,就像是坐在高凳上一樣。久而久之,他們的下頜就會前伸,含胸、駝背也就隨之而來,既影響了走路的速度,又缺失了年輕人本來的活力和精神勁兒。
對相當一部分的女孩子而言,由於她們過早地穿上了高跟鞋,使得這些女孩子在行進時,膝蓋壓力過重,使其伸不直,這樣就會導致腳前掌先著地,腳跟後落地的不良姿勢。再就是走路時不抬頭,不挺胸,容易養成勾頭、聳肩等不好的習慣。這些都會使“亭亭玉立、飄然若仙”的形象與你漸行漸遠。
一些醫學專家經過長時間的臨床調研發現,長期靠步行上下班或者外出的人,心血管疾病、神經性疾病、運動係統疾病的發病率都要明顯低於那些“有車一族”。
如果一個人能按著正確的姿勢步行的話,那麼,他全身每個部位的肌肉都將處於比較協調的運動狀態之下。肌肉會在如此有規律的收縮與放鬆中,內部細胞得到充足的“氧料”供給。同時,還可以加速這些細胞內部的新陳代謝,進而使我們的肌肉擁有良好的彈性和結實感。人體下肢肌肉收縮的有力與否,可以直接影響到靜脈血液向心髒回流的速度,速度越高,血栓性疾病的發生幾率就會越低。
全身血液循環係統的改變和體內氧氣的增加,還可以對腦部的能量進行有效的補充,這些都有助於人們消除疲勞。
步行時如果少量地出點兒汗,還可以維係汗毛孔的排放功能,提高其排除堆積在體內代謝產物的效率。正確的步行健身運動應該是挺胸昂首,大步向前,速度應該保持在每分鍾60米~80米。手臂應該隨著步子的節奏前後擺動,步行的路線當然要直,不能左右彎轉。每天最好堅持步行30分鍾至1個小時,運動強度也要視自己體質狀況而定,一般以微微出汗為準。像這樣的步行運動,隻需堅持3周就會走出效果。
經調查發現,散步對於老人來說,好處也是非常多的。
適當的運動對於中老年人的健康來講,好處多多。例如對疾病的預防、治療以及在康複過程中都可能產生積極的影響,是一種促進老年人健康長壽的重要方式。持續的鍛煉,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加中老年人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達到預防疾病,去除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