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序
詩評家說,對於16歲到26歲的文學的青年來說,這是他們的詩歌階段。的確如此。記得那是從高中到大學畢業和被下放勞動考察(讀者不要誤會,這個“考察”並非肩負什麼責任去做“考察”,它是一個行政處分。64年大學畢業清理思想運動中,被認為不符合大學畢業生“標準”,扣以“反動學生帽子”,下放到農場勞動改造,名為考察三年。後因文化大革命實際上勞動了四年有餘)時期,雖然幼稚,但有熱情;新詩舊詩,都有興趣。可是那時新詩好的不多(正是大躍進民歌盛行期間),郭小川一篇《望星空》還受到否定,關鋒從“哲學”角度加以批判,上綱上線,火藥味極濃,令人氣悶。棍子軍把詩壇掃成一片黃茅白葦,新詩多是標語口號;許多“民歌”也是癔病人語。我感到隻有古詩才是真正的詩,才能給人帶來激動和幻想。於是,便沉醉於李白、王維營造的詩境之中。記得一次把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寫在筆記本的扉頁上,其實那個年紀懂得什麼是“愁”什麼是“不稱意”呢?隻是覺得這些詩句可以紓解心中的煩悶,散發特殊的光彩罷了。可是,這被班主任老師看到了,還受到嚴厲的批評。應該說,老師的私下批評。還算寬容呢!那時批判成風,如果這些拿到批判會上去上綱上線,起碼要說個十天半個月,還要記載在操行評定上。
除了讀詩外,還偷偷地學做詩,自然也是學舊詩了。舊詩有個規範,自然較新詩好學。隻要五、七成句,平仄合律,大體上就像個詩了。那時說是“偷偷地”學寫,不僅因為寫出的“詩”不像樣子,怕被人笑;而且也因為寫舊詩,不免要有比興,而比興的多義性,最易招事、易於被人“上綱上線”。
“舊詩一束”大多寫於1960年至70年之間。詩句稚拙,不能從傳統舊詩中跳出來,有些類似“打油”。待到年長,多少懂得些詩之道了,才佩服魯迅所說,舊詩在唐代已經做完。寫舊詩而有所創造非有聶紺弩先生大才不可。但這裏之所以作為“舊詩一束”保存下來,並鬥膽發表,因為它多少還是留下了當年的一點影子而已。
不及紺翁有大才,舊詩新境何由開。唐人盡攫佳篇去,學步邯鄲怯怯來。
觀西洋歌劇有感
1960年至1962年期間,文藝政策較為開放,文藝舞台相應活躍,時值初讀大學,學中文,自思將來可能以文學為業,應培養對於文學藝術的感受能力,當時有著名藝術作品上演,必往一觀,包括話劇、歌劇、京劇、昆曲、音樂會、電影等。有所感觸,輒以舊詩記之。經四十年,大多散失,惟有詠西洋歌劇諸詩尚存,錄之如下:
一、詠《茶花女》
《茶花女》本法國通俗小說作家大仲馬之子小仲馬所作話劇。傳說此劇完稿後,小仲馬讀予其父聽,大仲馬為之淚流滿麵,遂在其所開辦劇院中作開場劇演出。《茶花女》於十九世紀末傳人中國,林琴南以文言首次傳譯,名為《巴黎茶花女遺事》,其文筆淒豔洗練,有人擬之以《紅樓夢》,傾動中國,時人有詩日:“可憐一曲茶花恨,斷盡支那蕩子腸。”此歌劇為威爾第改編與譜曲,威爾第擅長寫作歌劇,其名著甚夥,為餘所熟悉者尚有《阿依達》,其中《凱旋》一曲最為優美,常在音樂會上單獨演奏。
1.歌傳傾慕酒傳狂,行樂及時夜未央。狼藉杯盤人去後,朝陽如火照花窗。
2.蛾眉曼睩揄流波,靜聽香檳醉後歌。宇內摯情君與我,千金一擲又如何。
3.世事浮漚浪自翻,人生美酒在唇邊。勸君一醉黃昏後,莫放夕陽與暮蟬。
【以上三首皆詠薇奧列塔與阿爾弗萊德在宴會相互表達情愛之作。】
4.晨風穿幃入軒窗,莫報阿芒漫自傷。萬籟悄然女郎去,星沉雲海夜微茫。
【由中央歌劇院出演。劇中女主角薇奧列塔扮演者為著名女高音張權,後張權被劃為右派,下放到黑龍江北大荒勞動改造,遂換為李晉瑋等扮演。男主角阿爾弗萊德·阿芒為著名男高音婁乾貴、李光羲輪流扮演,阿爾弗萊德之父喬治·阿芒為男中音歌唱家李維勃扮演。當時中國歌劇院是中國惟一能演西洋歌劇的劇院。五六十年代我一共看過三次《茶花女》。第一次是1957年下半年,當時張權雖在報上被點名批判(說她像美國女人,下台了還穿演出的衣服裙子),但尚能參加演出(後來被發配到北大荒勞動,摘帽子後,調到哈爾濱歌劇院工作,聽說在那裏還演過《茶花女》。據說有某將軍幫助,1962年初在北京搞過一場獨唱音樂會,可惜我沒有買到票)。這一場因為是快開演時才去,買的是退票。六毛錢一張。演出地點是天橋劇場,位置是三樓最後一排。由於劇場音響效果好,聽得非常清晰,但因沒有帶望遠鏡,人的麵目是看不清楚的。那時中央歌劇院最貴的票是一元二角。我在看《貨郎與小姐》時,因為提前買票,競買到一排二號。這個劇中有一個情節是男主人公阿斯克爾走街串巷去賣布,邊走邊唱,一直走到台下,在一排前唱。由於與觀眾距離不到一米,那場觀眾又不多,一排空位很多,頗感有衝擊力,但看到演員李光羲麵上塗的油彩,鮮色淋漓,又氣息相聞,覺得非常別扭。】
二、詠《葉南格尼·奧涅金》
《葉甫格。奧涅金》本俄國偉大詩人普希金之詩體小說,四十年代查良錚譯為《歐仁·奧涅金》,乃據英文翻譯。五十年代呂熒據俄文譯為《葉甫格尼。奧涅金》。曾被別林斯基譽為俄羅斯生活的“百科全書”。書中對俄羅斯鄉間地主生活的描寫、對人生世相涼薄的揭舉,皆能人木三分,足以警動人心。相傳書中女主人公達姬亞娜給男主人公奧涅金寫的信,曾在俄羅斯廣泛流傳,為讀者激賞。其中“上帝本沒有賜給人幸福,習慣就是他的禮物”最為精警。達姬亞娜婚後再遇奧涅金時,一段關於厭惡浮華喧囂生活的傾訴,更顯達姬亞娜的為人及其氣質。歌劇為俄羅斯偉大音樂家柴科夫斯基所作,柴氏尚有《天鵝湖》、《胡桃夾子》等名劇在中國流行。
1.過眼年華旦暮身,詩人何必唱青春。一眠冰雪須長夜,莫羨人間又及晨。【詩人連斯基與奧涅金決鬥,在冰雪之晨被奧涅金打死。決鬥之前連斯基有詠歎調一曲——《青春,青春……》頗動人】
2.孤燭迷茫照摯情,女郎輾轉淚如傾。勸君莫遺相思字,世事翻雲未可憑。【達姬亞娜給奧涅金寫信事】
3.十字墓頭古木蔭,花前猶記初逢君。紗龍笑語春闌夜,人海誰知寂寞心。【達姬亞娜結婚後又與奧涅金不期而遇,奧涅金向達姬亞娜求愛,達姬拒絕。】
三、碌《蝴蝶夫人》
此劇為意大利歌劇作家普契尼譜曲,文學劇本不知為何人所作。劇本寫十九世紀末有美國海軍軍艦駐日本某港,有軍官平克爾頓與日本下女巧巧桑(即蝴蝶夫人)相戀,後軍艦返國,平克爾頓情變,巧巧桑生一子,苦待平歸來。一日平克爾頓攜其新歡至,蝴蝶夫人見狀痛苦萬分,憤而自殺。中國歌劇舞劇院演出本至此結束。原劇尚有平克爾頓懺悔一段,著名詠歎調——《當我離開了家》即其懺悔詞,曾在同學家聽過此曲唱片。其低回往複,令人泣下。因近人性論而刪之。《蝴蝶夫人》並非是普契尼的最佳作品,六十年代初演出此劇是為配合當時反美鬥爭:
1.闃寂無人大海便,西洋彼岸嫋孤煙。扶桑難係龍車住,萬頃波濤浪拍天。【巧巧桑思念和等待平克爾頓,在海邊遙望長天,高歌《當晴朗的一天》】
2.莫怨西方薄幸君,長帆一去渺難因。人生萬事欺瞞裏,蝴蝶何須殉夢魂。【李晉瑋演的巧巧桑頗具東方女人氣質,十分成功,似優於她演的薇奧列塔。】
四、詠《貨郎與小姐》
《貨郎與小姐》係蘇聯阿塞拜疆(現該國已經脫離蘇聯獨立)作曲家據民間故事編寫。青年阿斯克爾,青春苦悶,追求愛情,喬裝貨郎,賣布求偶,巧遇美女古裏喬赫拉,一見鍾情,友人協助,終成眷屬。情節庸俗(這是當時的看法,現在看來就是個搞笑劇),因有異國情調而大受歡迎。是時在城內到處可以聽到《貨郎與小姐》的曲調。
1.乍醒青春幽怨多,情思愁緒兩相磨。一從賣布登台後,滿城聽唱貨郎歌。【《貨郎與小姐》在北京流行近一年,男主角阿斯克爾——李光羲飾——《賣布歌》傳唱於北京各大學校園中。北京師範學院每到傍晚,學生宿舍燈火通明之時,常常會飄出“賣布,賣布啦……”高亢、優美的歌聲。當時正在困難時期,學校明令學生少念書,以保持熱量,因此也不以學生唱歌唱戲為不正當行為,但到了1963年學習“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之時,則1960年代初的學生的唱歌唱戲都成為資產階級思想占領學生宿舍陣地的行為,而受到清算和批判。有些同學還作了檢查。記得當時有的宿舍署名“開心齋”都受到批判。隨便“開心”還行?待改為“赤心齋”而後止。待到1964年大學畢業“清理思想運動”中,再次清算這些行為時,又把這種錯誤的反動性提了一級,稱為“帝修反”和資產階級向無產階級進攻,在與無產階級爭奪青年。】
2.歌聲流麗胡舞旋,秋怨春愁散若煙。卻笑詩人渾多事,有情哪盡大團圓?
聽貝多芬《第九交響樂》
60年代中央樂團每一星期舉行一次音樂會,名為“星期音樂會”,有編號,由1號直至百號(記不太清楚了,是否到百號,但九十七八號總是有的)。每號內容不同,但以外國音樂為主。聲樂、器樂皆有。中央樂團著名歌唱家,如女高音劉淑芳、張麗娟(保加利亞音樂學院留學生,畢業歸國,在北京音樂廳搞畢業彙報演出)、梁美珍、女中音羅天嬋、男高音魏鳴泉、男中音魏啟賢都曾在“星期音樂會”演出。有一期音樂會,前麵是聲樂和器樂曲,最後演奏貝多芬《第九交響樂》最後一章,即合唱部分。此曲氣勢磅礴,如天風海雨逼人。這是我第一次聽這部作品。第二次是1978年初在監獄之中。監獄當局退還查抄的某犯人(70年代的“北京共產主義小組案”成員之一,後平反)用品,中有一台破留聲機,還有許多唱片,如貝多芬的作品——多是外國錄製的,施特勞斯的輕音樂,如圓舞曲《藍色多瑙河》之類。當時塑料原料短缺,監獄塑料鞋廠停工,有些同好,聽這些退回的老唱片?但由於留聲機老舊,得不停地搖動搖把,令其旋轉,稍一停手,轉速降低,唱片就發出牛吼一樣的聲音。我們五六個犯人圍著這台破唱機,一個緊搖,其餘的托著腮幫靜靜欣賞從破唱片上流出的優美的樂曲。這是永遠難忘的體驗。
一束陽光入殿堂,女神降兮傳馨香。何由四海同歸日,共把鮮花薦玉漿。
【聽第九交響樂合唱部分,給人一種幻覺,很像大教堂中,十字架高聳,陽光從五色玻璃上穿窗而下。那種實現了人類大愛之後,滿堂歡躍的情景也很像《九歌》中的“疏緩節兮安歌,陳竽瑟兮浩倡。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五音紛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這些詩句所創造的氣氛熱烈,一片歡騰氛圍與合唱部分的《歡樂頌》十分接近。自此演出之後不久,因為強調意識形態的階級鬥爭,演出西洋音樂受到批判。《歡樂頌》這樣的歌被批為典型的“階級鬥爭熄滅論”。蘇聯在1936年通過新憲法時也演奏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所以批判者說,斯大林之所以犯錯誤就是因為他認為階級鬥爭沒有了,所以才有赫魯曉夫之類的人物出現。1962年倡導階級鬥爭後,這些音樂作品被禁。記得我最後一次聽中央樂團編號的“星期音樂會”是1963年7月31日(此後北京一連下了13天大雨,8月14日方停)。那場音樂會已經很革命了,在音樂會上不僅演唱中國革命題材的《信天遊》,而且關注世界革命,演唱了《我是一個黑姑娘,我的家在黑非洲》,最後是由梁美珍領唱的大合唱《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與呼口號差不多。但這在65年落實毛主席關於文藝界問題的兩個批示時,還是受到批判。】
讀南宋詞集
大學三年級(1963年)時,讀毛晉《宋六十名家詞》,覺得婉約詞中,名篇佳句也不少,而當時的宋詞選本卻很少涉及,頗感不公。特別是南宋婉約詞人,在謀篇造句、鋪敘勾勒上具有獨特的成就,可惜到了五六十年代就已經不為青年喜歡詞者所知了。想搞一部以選婉約詞人為主的南宋詞選本。弄了幾個月,環境產生變化,沒有搞成。但在讀南宋詞過程中,有所感觸,便記之以詩,得若幹首,錄之如下。
1.為宜檀板侍金尊,詞曲哪得氣象新。最是風流雲散後,翻成變徵最高音。【總論南宋。清代詞論家周濟有言,北宋有無謂之詞以應歌,南宋有無謂之詞以應社。所謂“應歌”就是為了在宴會上演唱而作。】
2.鐵板銅琶醉後歌,秋風滿目對關河。無人肯奏從軍樂,且唱《離騷》逐逝波。【辛棄疾起義於北方山東,曆千辛萬苦,投到南宋。到南方後,很多時候被投閑置散,使辛棄疾無所用其長才。辛極苦悶,常以屈原被疏遠自喻。】
3.簷前鐵馬帶邊聲,萬竅呼號亦關情。眼底江山分明在,總向詩人訴不平。【辛棄疾家在北方,當時被金人占領。】
4.秋怨春愁細若絲,風流本色女兒詩。“學詩漫有驚人句”,不把壯懷入小詞。【李清照詞特別能夠體現詞這一文體的特征,風流蜿媚,精致優美。而其詩有“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樣氣盛語壯的詩句,但她從不把這種風格的句子寫入詞中,認為“詞別是一體”。】
5.清苦山峰蕭瑟心,簫聲竹影伴沉吟。詞中若有江西派,君是開總第一人。【薑夔白石審美情趣略近於江西渚君子,這種審美情趣也表現在他的詞創作中。】
6.烽煙夜夜照邊城,歌舞春風是帝京。落拓才人蓮幕客,不妨詞史留姓名。【吳文英字夢窗。一生落拓不偶,以遊幕為生。這類以謀食遊幕的文士很少關心現實。吳詞重鋪敘,工於結構與造句。】
7.描風描月類雕蟲,傷別傷春兒女情。人間千載情何似,隻有靈犀一點通。【吳文英詞多寫兒女之情。但所謂“兒女”並非是吳文英與其夫人,而是他與蘇杭等地的歌姬舞妓。對於古代文人士大夫來說,妻子不是玩賞對象,婢妾姬伎才是。但是人們屢屢用當今的“愛情”解讀這些情感,古今中外,情感大體相類,因而也不算什麼大錯。】
8.落葉西風醉夢間,寒蟬秋後更可憐。嚴霜凜冽君知否?隻有微詞人簡篇。【王沂孫詞多寫於宋亡之後。他往往借詠“落葉”“蟬”“白蓮”“龍涎香”等隱約而沉痛地表達自己的故國之思。】
9.夕陽芳草最銷魂,春水扁舟浪無痕一莫道田荒玉將老,清空可化為清新。【張炎論詞崇尚“清空”,其詞風格也近於此《人間詞話》作者王國維品張炎詞,用張詞句“玉老田荒”概括。有些不公。】
10.千古高風《正氣歌》,洛陽荊棘陷銅駝、狂飆最識蒼鬆勁,獨立奇峰閱山河。【文天祥詞詩,早年都未能擺脫江湖派的影響。後奔走國事,眼界開闊,思慮愈深。詩詞境界為之大變、】
無題【1964年】
畸行未肯任天真,秋影蒹葭過似雲。初去蘭香覺寂寞,偶來環佩感溫馨。
夢回蒼梧思湘客,舟到中流慚越人今夕何須屢惆悵,人海洪波容易沉。
有感
超邈道心豈可求,天涯海角係浮鷗劉郎偶題傷春賦,楚客長吟去國愁。
莫道三生如一夢,誰知萬死即千秋。扁舟落葉中流去,不覺風飆浪打頭。
1964年,時年21歲,也是當今孩子們讀大學的時期,看到他們無憂無慮的生活,真是想再從頭活一回。我們那時大學畢業前階級鬥爭已經很緊張了,政治輔導員與黨團員學生日日夜夜研究階級鬥爭對象,把學生分類排隊,打擊誰,鬥爭誰,團結誰,倚靠誰,逐漸壁壘分明,隻是秘而不宣,但又要製造出一種達摩克利斯劍已經高高懸在上方的氛圍一於是那些自認為有可能被鎖定為打擊或鬥爭對象者則是惶惶不町終日,四處奔走,探聽各種消息,又感覺到處有眼睛在盯著你。用毛主席的話說這些反動分子已經落人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畢業考試完畢,清理思想運動開始。要人人過關的,每人都要作個人檢查,群眾評議,清理思想領導小組最後審定、我所在的班是個一百多人的大班,平常分七個小組活動,每組十餘人,每組內還派一位政治輔導員或青年教師擔任指導,每個同學都在小組內作思想清理,問題少的依靠對象、團結對象放在前麵,先過關。
這些同學大約每人講上二十分鍾、半個小時,同學評議半個小時也就完了。我所在的組內華僑同學多,他們大多比較簡單,很快通過。在這中間又穿插有全係大會,這些大會多是示範報告,有的同學“清理”得好,分析透徹,便拿到係裏,到全係大會上講。某班有位女同學,講了四個小時,檢討自己所受的資產階級影響,她愛唱《外國民歌二百首》,經常從第一首(其實第一首是《國際歌》,這又有什麼錯呢?)唱到最末一首,可見受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影響之深。又說自已羨慕資產階級生活。在外國畫報和外國電影廣告上看到外國婦女的時裝都要剪下收藏起來,並用各種顏色的紙張剪裁仿做,一天沉迷於資產階級的腐朽生活,忘了革命。忘了培養無產階級革命接班人的五項標準。她一邊講,一邊哭,當時聽起來很感人(現在隻能為青年們所笑),受到係黨總支書記的表揚,樹為樣板,要大家向她學習。我在組內排在最後,當輪到我清理時,我也想學那位女同學,照方抓藥。隻是她受資產階級影響,我改成封建思想影響就成了。於是,我也講了四個小時,從讀《莊子·齊物論》說起,一直說到受陶淵明、李白詩歌中消沉沒落思想的影響,缺少青年人的朝氣等等。我講完以後,有的同學認為還不錯,但組長不表態,下組的政治輔導員,對於我的檢查,簡直是不屑一顧。一句話沒說,自然不會通過,把我掛了起來。這正是清理思想運動鬧得熱火朝天之時,政治輔導員、領導找同學,談心、批評、斥責,因人而異;同學找班上黨團幹部、找政治輔導員、找領導,征求意見,探聽口風,要求指條明路。有的人過了關,到飯館請客,聚會,回到宿舍,又拉又唱,興奮不已。不能過關的,有的痛哭流涕,請求諒解;有的頓足捶胸,表示懺悔。總之是熱熱鬧鬧,大多人都參與了表演。惟有我,特別冷清,沒有人找,我也沒有找別人,總之是被晾了起來。我也感覺有點不正常,仿佛是龍卷風的中心,紋絲不動,夜晚睡覺,時常驚悸。
有一天,去食堂吃飯,突然有位同學,跑來對著我大哭:王學泰,你到底有什麼問題啊?趕緊去交代吧!晚了就來不及了。我大吃一驚,仿佛馬上就有性命之虞。回答說,我沒想到我有什麼問題呀!下午上廁所,一位與我同宿舍比我年長的同學追到廁所悄悄對我說,總支書記陳某某要把你打成“反動學生”(這位同學因為我受到“留團查看”的處分,每憶此事,便感歉疚),要我趕緊想對策。我大腦一片空白。此時我隻想證明我並不“反動”,於是把上大學以來的日記、筆記都交了上去,無濟於事。第三天下午兩點,烏雲密布,各組集合,到禮堂聽傳達文件。但去得同學很少,隻有我們中文係二班一百多人去了(後來知道有反動學生的班才去)。禮堂顯得空蕩蕩的,外麵雷雨大作。中文係總支書記宣讀中央處理反動學生的規定。禮堂靜得出奇,每個人都是心懷惴惴,不知道是否會有什麼倒黴的事降臨到自己的身上?我更是自知難免。總支書記拖著他那河南腔,宣布清理反動學生運動開始,並說清理思想運動是解決人民內部矛盾,清理反動學生是解決敵我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