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人之初,性本虛(3 / 3)

張先生是某大學教授。隨著臉上皺紋增多,本來就瘦的他顯得比同齡人更老。聽說現在可以通過高科技將人變年輕,在家人的支持下,張先生終於決定到醫院做手術。

醫生先給他做了雙上瞼重瞼成形手術,然後從他腹部抽出10毫升脂肪組織,分成兩份分別填充到他麵頰凹陷部位。手術後,看著鏡子中年輕至少10歲的自己,張先生樂開了懷。

從這件事亦能說明,人都是有愛美之心的,不分年齡,也不分性別,誰都可以愛美,都可以通過“美”讓自己更有麵子。

心理學家認為,每個人都需要並渴望社會及他人的認可和接受,就算自己長的並不漂亮,也渴望得到讚美,這是人的共性。當人們得到別人,尤其是長者、領導的表揚、讚美時,就會自然而然地獲得積極的心理體驗,從而變的自信,使其內在的潛力得到最有效的釋放。

人類行為學家約翰·杜威也說:“人類本質裏最深遠的驅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讚美。”

生活中,人人需要讚美,需要一種來自別人的肯定。但讚美也要真誠,因為充滿真誠的讚美能使人獲得很大的麵子以及成就感。

一次,包拯要選一名師爺,經過筆試,包拯挑選了十個很有文才的人。第二個程序是麵試,包拯把他們一個接一個叫進去。他們一一進去後,包拯指著自己的臉對他們說:“你看我長得怎麼樣?”前麵九個人為了討他喜歡,麵試者一個個恭維他眼如明星,眉似彎月,麵色白裏透紅,純粹是清官相貌,氣得包拯將他們一個個趕走。第十個應試者進來了,包拯也問相同的問題,那人做了如實回答。包拯故意假裝生氣,那人又說:“小人深信隻有誠實的人才可靠,老爺雖相貌醜陋,但心如明鏡,忠君愛國,天下人皆知包青天的美名。”這一席話給了包拯極大的麵子,說得包拯心中大喜,這個應聘者之所以成為幸運者,就是因為他的讚美有遠見,足見其洞察力不一般,通過對他人真誠的讚美,由缺點到優點,最終得到他人的信任,成為讚美他人的受益者。

得到別人的讚美,每個人可能都會非常高興,因為這樣給自己臉上貼光,給了自己麵子,同時也滿足了人的虛榮心。有時候,就憑一句讚美的話,就能輕易地滿足一個人的榮譽感和成就感。

傑克是紐約一家印刷公司的經理人,他想要不引起反感而改變一位技術師的工作態度。

這位技術師負責管理幾台打字機。他總抱怨說,自己的工作時間太長,身體疲憊,需要再增加一位助手。傑克先生沒有減少他的工作時間,也沒有為他再找一個助手,卻能使這位技術師高興起來。究竟怎麼回事?傑克的主意很簡單:他給那位技術師單獨一間辦公室,辦公室門口掛著一塊牌子,上麵寫著他的名銜:服務部主任。

如此一來,他已經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隨隨便便使喚的修理匠了。他現在可是一個單位的主管,這給了他自尊、自重的感覺。於是,這位服務部主任很高興,再也不抱怨他的工作了被人肯定、認可、欣賞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因為這樣滿足了他被尊重的需求,就像枯萎的莊稼見到了陽光,能迅速引爆了人的潛能,同時也會在被欣賞的同時為自己贏得麵子。

同在一家公司的張女士和王女士素來不和。

有一天,張女士忍無可忍地對另一個同事李先生說:“你去告訴王女士,我真受不了她,請她改改她的壞脾氣,否則沒有人會願意理她的!”

李先生說:“好!我會處理這件事。”

以後,張女士遇到王女士時,王女士果然是既和氣又有禮,與從前相比,簡直判若兩人。

張女士向李先生表示謝意,並且好奇地問:

“你是怎麼說的?竟有如此神效!”

李先生笑著說:“我跟王女士說,有好多人稱讚你,尤其是張女士,說你是又溫柔又善良,脾氣好,人緣更好!如此而已。”

一個人是離不開別人的讚美與鼓勵的。隻有受到讚美後,人才會有保住麵子的感覺,從而才會做出一些更符合事實的事情來,就如王女士那樣。很難想象一個永沒有人賞識的人,還能堅信地無返顧地做原始為的事。

不可否認地說,讚美是催人向上的最好動力,因為每個人都有強烈的愛“美”之心,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讚許,以此為自己贏得麵子。

5.表麵功夫總是做得那麼好

俗話說:“人心隔肚皮。”有些人人心叵測,當麵一套,背後一套,對於這樣的人應慎而又慎,更談不上成為朋友了。

如今,有太多做表麵功夫的人,他們往往是心口不一、兩麵三刀,虛偽的人最拿手的一招,就是善於給自己製造一種可親可敬的假象。

由於他嘴上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了解他的人,都覺得他是個鬼鬼詐詐、難以捉摸的人。有人把這種人比做一隻臭鴨蛋,外表看上去光滑圓溜,和別的鴨蛋沒什麼兩樣,隻有剝開殼才會聞到臭味,若是嗅覺不靈的人,要到吃了一口之後,才會發覺這蛋是壞的。

《紅樓夢》裏的王熙鳳,被人稱為“明裏一盆火,暗裏一把刀”,或者說是“春風滿麵,笑裏藏刀”,善於阿諛奉承、逢場作戲,又貪婪虛偽,說她是美豔的外表下包藏著一顆醜惡的靈魂,是一個奸詐、冷酷和陰毒的女人。世人幾乎把所有的惡毒語言和詞句都用到了王熙鳳這個壞女人的身上。事實也的確如此,她表麵上對尤二姐客套親切,背地裏卻把她置於死地。與這樣的人交往時,應多注意他周圍的人對他的反映,與這樣的人在短期交往中很難發現這種性格特征,但接觸時間長了便會清楚明白了。這種“牆頭草”是千萬不能結交為朋友的,不然這種人會令你大吃苦頭。

王安石就曾為我們做出過表率。他在變法期間屢遭非議,當時有一個叫李師中的小人乘機寫了一篇長長的《巷議》,說街頭巷尾都在說新法好,宰相好,為王安石變法提供雪中送炭般的言論支持。但王安石一眼就看出了《巷議》中的偽詐成分,於是開始提防這個姓李的小人。

至於一個人是不是“牆頭草”,如果沒先見之明,在短時間內是很難難分辯的。這樣的人往往在你麵前說得優美動聽,誇得你不禁飄飄然。當麵說的都是一些忠貞不二的話,表現出的是忠誠老實相,但背後說不定有更險惡的用心。說得輕一點,具有“牆頭草”性質的人善於搬弄是非。在你麵前說他人的壞話,在他人麵前說你的壞話,不鬧出矛盾,決不罷休。“牆頭草”最慣用的伎倆是偽裝,這種偽裝的工具就是能把活人說成死人,能把死人說成活人的語言。縱觀中國曆史,有許多盛極一時的大奸臣卻得到皇上的寵信,窮其原因除了皇上昏庸外,很重要的一點是這些大奸臣會獻媚,會巴結皇上,能把忠良之臣置於死地。而真正可靠的還是那些敢於直言的忠臣,唐朝魏征經常向皇上直言,這些直言並不好聽,但絕對有好處,忠言逆耳。

然而,在古代王朝中,又有多少人講真話,“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多少君王喜歡聽真話,而那些官員為了阿諛奉承,昧著良心說假話,隻有這樣他們才能明哲保身,榮華富貴享受不盡,才會出現“指鹿為馬”的成語,才會出現百姓哀怨不斷,更有人起來反抗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擁護那些講真話,誠實的好官,例如包拯,海瑞……擁護那些愛聽真話的君王,唐太宗為何能夠那麼長時間執政,就是因為他相信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有時,人們也常用諸如“美麗的謊言”、“善意的欺騙”等,其實這不過是對虛偽一詞的詮釋和粉飾罷了。因為謊言就是謊言,為何會是美麗的呢?欺騙就是欺騙,為何能是善意的呢?這還不是自欺欺人?

一貫以“人權警察”自居的美國,到處以人權問題為借口對其他國家橫加指責,甚至隨意給予經濟製裁或者派兵幹預。可是,自己後院卻經常“起火”,種族歧視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槍殺、暴力等時有發生。對自己的事不管或根本管不了,而對別國之事卻如此熱衷,不是虛偽是什麼?

封建社會裏,農民起義大多通過宗教組織來加以發動,特別是近代曆史上的太平天國起義,義和團運動等,幾乎都是靠這一思想武器。

虛偽的人是那麼令人厭惡。表麵上他裝作一副很善良的樣子,對你很好,很關心,心裏卻對你恨之入骨,甚至在背後還要惡意中傷,這樣的人該多可怕,多恐怖啊。但是,虛偽的人,當他“失信於人”一次以後,就會永遠失去在別人心目中完整的形象,留下一個永久的汙點;當他再“失信於人”第二次、第三次以後,也就永遠失去了別人的信任與尊重(或許會有偶爾的信任)。所以他與其他人之間的關係總是顯得很不穩定、很緊張,這種緊張的關係使他無論工作、學習還是生活都經常受到幹擾和中斷,也使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活得很累。他無論怎樣解釋,也無論怎樣做都無法使他人滿意,所以最終也必將失去獲得成功的機會。當他因此而失去了心理的平衡以後,便更會走上惡性循環的發展道路,最終走向深淵。

生活中往往有兩麵三刀的人,他們采取各種欺騙方法,迷惑對方,使對方落入陷阱,達成自己的企圖。他們會給你帶來無盡的麻煩和災難,在交友時需要時刻提防這類人,更不可為了麵子而委屈求全。

6.人性是虛偽的

人,聚天地之精華,追求完美享受生命。但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也有很多的缺點,並且人還有一個很大的弱點,那就是虛偽。

一位母親正在嚇唬她大聲哭個不停的孩子:你再哭,我就把你丟出窗外給老虎吃!誰知剛好這時,有隻老虎從她窗下路過,聽到這位母親的話,結果就在窗下等了一晚上,天亮時都還沒有看到母親把小孩丟出來。就憤憤然的說:人類真虛偽!

大都有虛偽的一麵。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一樣,虛偽之心也是人皆有之。如求生是人的本能一樣,虛偽也是人的本能。虛偽這東西甚至可以理解成是人的七情六欲組成部分。因為人的情感原本也不一定就是壞透了頂的,隻是人們都賦予其某種特定的含義的時候,這東西才因人的情感而發生了變化。正如,英語單詞envy既可理解成羨慕也可以理解成嫉妒一樣。隻是,有人盡量加以抑製虛偽的表現,有人卻讓虛偽淋漓盡致地發揮。

翻開曆史的長書,你會發現因為許多虛偽而功敗垂成的人。

秦始皇,六王畢,四海一,然後阿房出,燕趙之收藏,齊楚之經營,韓衛之精華,盡歸囊中,於是始皇便有了虛偽之心,朝歌夜弦,視珍寶如沙礫,棄擲邐跎,亦不甚惜。他有了這般虛偽,便自高自大起來,日益驕固。施行暴政,剝奪鎮壓天下人民,而最終卻落得個戍卒叫,函穀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曾經強大一時的秦國就如此土崩瓦解!

三國的關雲長,一生經曆無數戰鬥,贏得眾人的讚美。虛偽讓他越來越自負,落敗走麥城,何其衰也!從此東山難起,終落得身落敵手,人頭落地,實為悲哉!

石崇與皇室鬥富,燃燭為柴,紅錦為地,卻招來殺身之禍!隋煬帝一綢緞圍樹,誇富於少數民族,引起瓦崗塞的烽煙……曆史的印記告訴我們,虛偽必然招來禍害災難!

人性之虛偽,從古到今都沒停止過,現在的人更是把虛偽使用的融會貫通,千姿百態。

當說道成功時,會驕傲的以為那是自己奮鬥的結果;當說到失敗時,卻總會給自己找到一個可以寄托失意的外界的理由。當想到自己的強項時,一定會全麵的無限的去放大;當無意觸到自己的不足,總會按快進鍵,從不願多看一眼。當自己覺得很幸福時,就覺得那是自己創造的;當自己麵對不幸時,都認為那是別人強加的。當自己很得意時,就覺得有幾個人不配做自己的朋友;當自己很失意時,又會以為沒有人是真正的朋友。看著自己的東西(包括孩子)都以為有別人無法比及的優點,對待別人的物件你都會看到別人無法看到的毛病。總想把最好的東西占為己有,得不到又會說什麼世道。自己平庸,卻總是抱怨老天不公。自己犯錯誤時,總是埋怨別人的批評;人家不說你,你又覺得領導不重視你。失戀時從不說自己不適和戀人,隻會喝著酒說,為什麼所有人都選擇拋棄我。自己明明沒那麼好,卻非要別人以為自己是最好的。明明知道那是自己的缺點,可當別人把它說成優點時自己也會喜笑顏開。自己明明很平凡,也喜歡讓別人像崇拜聖人一樣敬重自己。

凡此種種,都可證明人心是虛偽的。虛偽是人類的本性。虛偽首先就表現在人類本來就是動物,卻要把自己打扮成高於動物的動物。換句話說人類的虛偽首先體現在亞當和夏娃找幾片樹葉遮蓋身體某部位這件事上。

人們見了麵要說一句你好,盡管心裏根本沒有希望對方好的意思。離開時互相說再見,其實根本不想再見對方。據說微笑是一種美德,然而它也是最虛偽的一種表現。人們把對敵人微笑說成是一種修養,盡管他們心裏恨不得一刀捅過去。看來,所謂文明人的禮儀都是虛偽的把戲而已。

其實,每一個人在生下來時都有一顆純潔善良的心。對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充滿著好奇,不知道醜與惡、善與美。可是在經過歲月的洗禮之後,卻扮演了社會的不同角色。有的變成了壞人,也有的變成了好人;有的成了國家的棟梁之才,有的成了罪犯;有的成了明星,有的卻成了乞丐……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區別?是什麼讓一個人變化那麼快?壞人與好人的標準又是什麼?追根到底就是人的脆弱和虛偽心在左右著自己,改變著自己。

有這樣一個故事:古時候有一齊國人,每天早出晚歸,回來後告訴妻妾自己是被許多達官貴人請去吃飯。長此以往,妻妾感到非常的奇怪,於是有一天趁他出門時便尾隨其後,結果發現他是到墳地去請祭品!所謂的達官貴人竟是亡靈……妻妾相擁而泣。

虛偽如濃密的烏雲,會擋住人生燦爛的陽光,而使人蒙受陰影;虛偽如泛濫的洪水,會衝斷人生的橋梁,使人徘徊不前。人一旦有了虛偽心,變如盛夏突然而來的狂暴肆虐的風雨,它會吹走你的謙虛謹慎,自知之明,沉著穩健,以及那顆質樸純真醇厚深沉的心,它會給你帶來驕傲自滿和盲目自大。它會使你如棉絮一般漂浮不定,最終你還是會失敗,猶如一個氣球,被時間的長針一刺而炸破,經不起時間的考驗,逐漸消失!

現在的人認為虛偽是自然的,更是交際的必備品。看著朋友舉止誇大,即使他們做錯事,他也不會說任何話,生怕朋友會生氣。他們不知道這隻會作繭自縛。

更有的青年男女為了前途利益,不惜嫁給一個自己根本不愛的人或是比自己大好多歲的人。表麵上還得裝出一臉的笑容,十分喜歡的樣子。

世界就是這個樣子,人們知之,卻寧願將其想象的唯美。不管是被誘惑還是出於好奇,麵具拿下,真正本性出來的時候,人群中驚慌有之,斥責有之,虛偽的人性一覽無餘。

人,真的那麼尊貴,需要那麼多華麗的詞語去掩飾自己?動物也好,人類也罷。人類會有千百條理由去解釋自己的行為,而動物有這個必要嗎?

明知如此,卻極力粉飾。人性真的有這麼醜陋,需要這麼多的童話去點綴?不想讓別人知道,還是想維護一下自尊?這些美麗的幻想是否真的能維持現實世界的和諧呢?它的和諧是因為真有人心存信心,還是慣性忍耐不發而麻木的假象呢?

除了虛偽,人還會說謊騙自己。騙自己痛苦,騙自己不快樂,騙自己世界是可以想象的,可手,卻始終抓不住。

人到底為什麼而活?為自己,為何決定了,卻仍不快樂?為己外,因何衣帶漸寬,卻說人已憔悴?明知處處變數,卻仍期待於完滿?明知無一物可形,卻物物規繩之?長久如何?圓滿如何?望之,失之。

《裝在套子裏的人》就告訴我們這個道理,讓我們看見一個虛偽的世界。永遠沒有陽光,沒有春天。

虛偽——人性的弱點!撥開眼前的層層迷霧,以平實的心態去邁開人生的每一步,迎接美好的明天!當虛偽之花向你招手的時候,請收回你的仰慕的目光,向樸實的真實之路進發,擁有一個圓滿的收獲,譜寫又一個永恒!

讓我們拋開虛偽之心吧!這樣的社會才會完美無瑕的,更是充滿歡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