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正確地對待麵子問題(1 / 3)

“死要麵子活受罪”包涵著極其深刻的人際關係原理。比如:一個人為了在朋友麵前掙足麵子,沒錢也要窮擺闊……他們這樣做最後隻能會為了“麵子”而不堪承受無形的壓力與煩惱,甚至賠了夫人又折兵。由此可見,“尊嚴”與“麵子”更要分清,更要知道奢侈不是有麵子,更要知道節儉、寬容才是有麵子……

1.自欺欺人,隻能作繭自縛

人生匆匆數十載,我們說過多少次謊話,有多少次是欺騙別人,又有多少次是欺騙自己呢?可能我們欺騙自己的次數遠遠比欺騙別人的還要多。或許欺騙自己比欺騙別人還要容易。自欺欺人的後果往往是作繭自縛。

自欺欺人的人會活得很累的,嘴上不饒人,內心卻極度自卑。他(她)要的是麵子,而不是踏踏實實地生活。所以這種人性格往往浮躁,與人說話交流時讓人覺得不誠懇,讓人覺得他(她)實際上是把內心的真實想法封閉起來的,在表麵熱情之下,憑本能你可以感覺到那種拒人千裏之外的態度。自欺欺人的人往往拒絕他人善意的幫助,他(她)也不願意幫助他人。因為他人的幫助會被扭曲地認為是看不起他(她),是低估他(她)的能力。自欺欺人的人實在是太“可憐”了。人是愛麵子的,愛麵子是因為有勇氣去展現自己的價值。當然,你硬是要說自己不愛麵子,那麼,你至少失去了談勇氣與自信的資格。麵子的存在,客觀上是檢驗自身勇氣與自信的。人的成長過程,也可以說是檢驗自信與勇氣的過程。所以麵子的存在或者說愛麵子,其實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就像餓了要吃一樣。但有的人就是太愛麵子了,要麵子過了頭就成了自欺欺人。

某高校考慮到貧團學生的生活問題,為接濟他們而特設的一個窗口讓他們買比較便宜一些的飯菜,而一些貧困學生就是不去那個窗口買飯,原因是怕丟麵子,怕同學們嘲笑他。學校站在現實和未來的高度,蝕本為他們的體質“輸血”,可有些學生就是不領情。不能正視現實,要虛偽的麵子有何益?真是自欺欺人。

有的人為了麵子,可以對所有人說謊,包括自己。短暫的催眠,假裝的堅強,內心卻動搖不安。

有這樣一個愛麵子的人:一個曾經風光而又陷於落魄的人整日泡在酒肆裏跟一些窮人吹噓他是如何養尊處優,錦衣玉食。一天,他邊吹牛邊津津有味地啃著一個芝麻燒餅。燒餅吃完了,一些芝麻不小心掉在櫃台上了。他正思忖該怎樣把這些芝麻納入口中又不招人笑話,突然一個衣冠不整的姑娘跑進來,是他女兒找他回家。他忙端著架子斥責女兒:“慌慌張張的幹什麼?怎麼不打扮整齊再出門?”姑娘很驚訝地望著他說:“爹,你忘了嗎?咱家值錢的東西都當光了,我哪有體麵的衣服穿啊?我娘讓你趕緊回家,她要出門沒褲子,讓你把褲子借她穿一會兒!”這人一聽麵紅耳赤,想溜出去卻沒忘剛剛掉落在櫃台上的幾粒芝麻,便一拍櫃台,怒道:“小孩子胡說什麼?還不回家去?”借拍櫃台之機將幾粒芝麻盡粘在手掌上偷偷地吃了下去。他這是作繭自縛,愛麵子如斯,真是可氣又可笑。其實,如果他把麵子放下,會活得好一些。

過去孩子們吵架,總愛用指頭在臉上刮兩下,“羞不羞?”意思是麵子丟光了。如今孩子們已經不玩這套把戲了,當長輩的卻方興未艾,且有越演越烈的趨勢。比如大會小會必請領導,開工竣工必邀嘉賓,廠慶、市慶必有明星。職位越高麵子越大,身份越顯赫麵子越足,名氣越響麵子越光鮮。至於為了這麵子花了多少冤枉錢,費了多少無用功,是很少有人過問的。這一點,國人頗有些“隻管臉上搽粉,不管鍋底沒柴”的浪漫主義色彩。

麵子不僅是官方的,更是民間的。比如婚喪嫁娶,進口添丁,老人過生日,孩子上大學……事主或許還沒怎麼張羅呢,親朋好友上下左右就忙得腳炒菜了——發貼子,掏票子,湊份子,上桌子……而這一切,都是為了顯得事主有麵子。和官場上一脈相承的是,一個人麵子的大小,與帖子的多少,票子的厚薄是成正比的。而為了撐住別人的麵子,哪怕虧了自己的老子、妻子、孩子,這一點和官場上也別無二致。

這些人都在自己欺騙自己,明明自己不能這樣做,但是為了臉麵,為了讓別人看得起,不得不自欺欺人,其實如果你做不出,別人也不會另眼相看的。

許多文人也塑造了很多自欺欺人的小說,如魯迅先生筆下的孔已己,站著喝酒是他的麵子,髒兮兮破爛爛的長衫也是他的麵子,那長衫使他找到了讀書人的感覺,使他找到了區別於短衣幫的那種優越感。莫波桑筆下的馬蒂爾德婦人,豪華的首飾項鏈是她的麵子,有了項鏈,她在舞會上出盡風頭,滿足了虛榮心。丟失了項鏈,使她丟掉了麵子,本來過著安逸生活的她,於是開始不顧麵子幹粗活幹體力活為了一分錢和小商販討價還價。為了償還這條項鏈,她不得不耗去10年的青春、10年的積蓄,最後才發現項鏈是假的,要“麵子”的結果是賠了3萬6千法郎。華麗的衣服是安徒生筆下的那個皇帝的麵子,為了麵子,光著身子上街,恰恰又正好丟掉了麵子。這些人,都是愛麵子的極致,這些現象,老百姓最看不慣,一句話就挑明了——死要麵子活受罪。這些都是自欺欺人,作繭自縛。

街頭的乞丐,破衣爛衫,似乎是最不講麵子的人,也或許他們沒有講麵子的資本。當饑餓和安全威脅著的時候,或許麵子問題就退居了其次。《聊齋誌異》中寫了一個女人夜裏追趕被狼叼走孩子的情景,裸著身子,沒感到一點羞恥,隻有當把孩子從狼嘴裏搶回來時,這才發現自己裸著身子,抓緊找衣服穿上。從這些事我們甚至可以推論,當衣食無憂,甚至人的地位越高,財富越大,最講麵子,兩者似乎是正比關係。看看那些乞丐,每每吃飽喝足之後,則擇一角落,懶洋洋曬著太陽,隨意在衣縫間捕捉著虱子,然後心無二事的酣然入夢。那自得之態讓那些天天忙得不可開交的精明人或者大官大款們眼紅如炬。

其實不要麵子,人們也可以像街頭乞丐一樣,活得很輕鬆,甚至比他活得更瀟灑、很快樂,可就是有人舍不得放下麵子,自欺欺人。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自以為“不簡單”的人們往往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挖空心思想複雜的事,做複雜的事,於是,世故、虛偽、自欺欺人、作繭自縛、煩惱、浮華而不知所措。所以有哲人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至此,“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便是一種境界了。

人們都喜歡被別人表揚,自己用的東西比別人好,就覺得自己很有麵子,那有什麼啊,不過是“打腫臉充胖子”“自欺欺人”的做法,其實那樣活的很累。何不放下麵子,平靜麵對這一切,沒有了麵子,有些事情可能會辦的更加的公正、公平、公開,也隻有這樣才能符合和諧社會的標準,符合人們的根本利益!

愛麵子,自欺欺人,痛苦的隻是自己;強顏歡笑,死拚硬撐,會讓彼此都下不來台,也會讓周圍關心自己的人不舒服;隻有在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才能還原真正的自我,“原來心真的是會疼的”……

麵子能當飯吃嗎?為什麼有時候人為了麵子可以放棄對自己更重要的東西呢?麵子和尊嚴不同,放棄麵子,不代表放棄尊嚴,有舍才有得,舍了麵子,或許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做簡單的人、簡單的事就不會累,做簡單的人就是不事故,不虛偽,不自欺欺人,不顧做高深,不在錯綜複雜的關係網中作繭自縛。做簡單的人需要真誠,需要坦率,需要勇氣,需要不斷舍棄那些心靈的累贅和種種執迷,不去計較個人的得失,以一種博大的心胸去容納一切。

另外,還有一種人明明是犯了錯誤,但是為了麵子,他就是不肯承認自己犯了錯誤,其實這樣你不覺得活的很累嗎?人犯了錯誤貴在能說出“我承認我錯了”。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不犯錯誤,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犯錯誤是正常的,也是難以杜絕的,關鍵在於對待錯誤的態度。有些人顧及“麵子”,為了保護自己可憐的虛榮心,掩飾錯誤,推諉錯誤,以至於在過錯的泥潭裏越陷越深,最終給集體和個人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錯誤是明擺著的,改正了人們更會敬仰你。西塞羅說:“每人都會犯錯誤,但是,隻有愚人才會知過不改。”所以承認錯誤是明智的,否則就是作繭自縛。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但有很多有優勢的人。人,該認錯時就是要勇於去認錯,並且,知道錯了就一定要去改正。不要為了麵子一再的作繭自縛,要給自己一個彈性空間,能屈能伸,這樣人才會有進步,才會有成長,才能不斷地完善。既然活就要活得真實些,最起碼要真實地麵對自己。

2.杜絕虛榮,真誠做人

有許多人往往喜歡追求一種表麵上的榮耀,光彩的心理,這就是所謂的虛榮心。虛榮心是人的一種心理缺陷,是一種不良的心理反應,對人的危害是極大的。虛榮心嚴重的人常常表現為將名利作為支配自己行動的內在動力,總是依據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麵子高於一切是虛榮的最高境界。寧可丟生命,也不丟麵子,這也是古代人的準則。虛榮,是人的一種暗傷,患的輕,會累及一時,患的重,會痛苦一生。太愛慕虛榮,不是在為自己增光,而是為自己添累、添麻煩。

虛榮的初衷就是怕別人看不起自己,虛榮的過程就是要別人把自己當成一個高高在上的人,可是結果卻往往相反,使別人更生厭惡之心。虛榮的本質就是在精神上追求人格的自我完美,因此在現實中有許多愛慕虛榮的人。極強的虛榮心,不是太自強,而是太虛偽,相反,沒有一點虛榮心,那不是超脫了就是淪弱了。其實人可以有點虛榮,但不可有一點虛偽,虛榮到了最高點,就變成了虛偽。虛偽的人往往連一點自知之明都沒有了,這樣常常會被恭維者利用虛榮者的虛榮心而恭維之,使恭維者謀求他自己想得到的利益,虛榮者利用恭維者的利欲而聽任之,以滿足虛榮,這也可以說是恭維者和虛榮者成為一丘之貉的原因吧。

如果愛麵子變成了虛榮心時,原來樸實如水的我們,也將成為一朵朵肮髒的絢麗油花,靜靜地漂浮在空虛的生活的水麵上。小張是一名普通的職員,每月的工資也就隻有七八百元,可他在同事麵前花鈔票總是一點也不含糊,大手大腳的,每個月發的工資往往是前半個月就花得所剩無幾,剩下的半個月也隻有吃鹹菜,喝白開水的份!同事們見他這樣都好心的勸他:“不要這樣,細水長流嘛!”但他聽了不但不領情,而是火冒三丈,豎起劍眉,破口大罵同事:“老子喜歡這樣,老子票子多的是,需要你們管嗎?”同事見他如此的不知好歹,想到自己的好心卻不討好,都搖著頭,歎著氣遠離了他。後來,小張因為沒有錢,又愛麵子,喜歡小偷小摸,最終,小張淪落成了一名慣偷,被捉住後,成了階下囚。他是太要麵子,也太虛榮了,所以才有如此下場。

趙經理做生意失敗了,但是他的虛榮心極強,仍然極力維持原有的排場,惟恐別人看出他的失意。在一次宴會時,他沒有了私家車,就租用別人的車去接賓客,並請表妹扮作保姆,佳肴一道道地端上,他以嚴厲的眼光製止自己很久沒有食肉的孩子們搶菜。雖然前一瓶酒尚未喝完,他已砰然打開櫃中最後一瓶XO。但是當那些心裏有數的客人酒足飯飽,告辭離去時,每一個人都熱烈地致謝,可以從他們的眼神裏看出他們對這位主人的同情,可是卻沒有一個主動提出幫助的。

越經理徹底失望了,他百思不解,一個人走在街頭,突然看見許多工人在扶正那被台風吹倒的樹,工人總是先把樹的枝葉鋸去,使得重量減輕,再將樹推正。

他頓然領悟了,他放棄原本的排場和虛榮的毛病,放下原有的麵子,重新做起小本生意,並以低姿態去拜望以前商界的老友,而每個人知道他的小生意時,都盡量給予方便,購買他的東西,並推薦介紹給其它一些公司。

經過努力,又通過朋友幫助,沒有幾年,他又在商場上站立了起來,而他始終記得鋸樹工人的一句話:“倒了的樹,如果想維持原有的枝葉,怎麼可能扶得動?”這就告訴我們放下自己的麵子,忘記自己的虛榮心,真誠做人。這樣別人才會幫你,才會看得起你。

一位剛走入社會的女孩,家境不是很好。但是她為了追求時髦,不惜借錢購買高檔衣服,還借錢買了項鏈、戒指來炫耀自己。周圍人都很羨慕她說,“你真有錢”。可她卻說是她爸爸、媽媽買給她的。有一天,朋友們看她的門口堵滿了人,上前一問全是要債的人,朋友們才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兒。從此,大家都躲著她走。

實際上虛榮心很強的人,他的深層心理是心虛,為了追求麵子,打腫臉充胖子,內心是很空虛的。表麵的虛榮心與內心深處的心虛總是在鬥爭著。因此有虛榮心的人,至少受到來自兩個方麵的心靈折磨,一是沒有達到目的之前,為自己的不如人意的現狀所折磨;二是達到目的之後,為惟恐自己的真相露餡的恐懼所折磨。因此他們的心靈總是極其痛苦的,是沒有真正的幸福可言的。

生活中,很多人為麵子所累。每個人都要麵子,但每個人要的麵子是不同的。一個人的麵子其實意味著各自的個性,保護麵子,就是保護個體的尊嚴。生活在社會這個圈子裏,你給別人麵子,別人也給你麵子,大家要維護彼此的麵子。在維護的過程中,這個度是非常微妙的,怎樣去把握也是很有技巧的一件事。愛麵子不能太過分,過了就是虛榮心,就會引來麻煩。

比如說,怎樣穿著打扮,這就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而定,自己想怎樣就怎樣,至於別人怎麼看自己那都是別人的事情,但是要做到真誠不虛榮,別人就會給你“麵子”。

但是很多人為了麵子,人情禮節水漲船高你來我往不亦樂乎,為了私利,請客送禮越燒越旺點頭哈腰願打願挨,甚至為了孩子,為求貴師給個好座多多提攜照顧自己的公子千金,逢年過節還得探探路串串門,跟可親可敬的老師聯絡聯絡感情。說起來虛榮的人麵子就是傷疤,丟麵子就等於揭傷疤。因此所有虛榮心嚴重的人,都會千方百計的保護自己的麵子。這樣的人往往讓別的人看不起,也最另人生厭惡之心。因此我們不要過於虛榮,真誠的做人才會更好。

可以說,虛榮的最高境界的確就是:麵子高於一切。可有的時候麵子並不完全等於虛榮。雖然愛麵子的人一般都很愛虛榮。麵子需要別人撐,虛榮經常自己玩;麵子是想換就換的衣服,虛榮是如影隨形的鬼魅;麵子大多是物質變精神,虛榮變來變去隻有精神;麵子是“多深的基礎蓋多高的樓”,虛榮是“說大話使小錢兒”;麵子是畫了妝的虛榮,虛榮是變了形的麵子。

你的麵子要別人給,別人的麵子要你撐,有點兒“投桃報李”的意思。不過有時候“投”得很勉強,有時候“報”得很難受。為什麼窮人總說“怕客不怕賊”?因為賊來了沒啥可偷的,丟個半斤醋一包鹽也不心疼;可如果客來了怎麼辦?拿不出三碟子兩碗太沒麵子。好麵子沒錯,不過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多大的“裏子”襯多大的“麵”,免得圖虛名遭實禍;二是維持麵子的不僅是物質,還有精神,比如真誠,比如尊嚴。

雖然人們都懂得,虛榮是表麵的榮譽、虛假的榮名,但又有多少人能夠不為虛榮所動。在日常生活中,別人一個羨慕的眼神會使我們神舒心悅,一句言過其實的讚譽會使我們沾沾自喜,一句大而無當的恭維會使我們眉開眼笑,一個毫無實質意義的頭銜會使我們引以為榮……許多虛榮心強的人在得不到虛榮的甘霖滋潤時,便會想方設法謀取虛榮:有的人常常津津樂道他曾與某顯要共進晚餐;有的人每有客來便要出示他與名人的合影;有的人總愛不厭其煩地向別人介紹他的富親貴戚……總之,那些人若是靠自己的品質和業績無法贏得榮譽,便要借那些碰巧和自己有過點頭之交、擦肩之緣的名流顯貴,以及拐了八道彎的瓜葛之親來為自己增光添彩。但是,毛姆曾雲:“靠著能向朋友談起你認識的名人而獲得的榮耀,隻能證明你自己是無足輕重的。”看來,借他人之光雖然可以贏得一點虛榮,卻不能因此增加自己的分量。

虛榮心強的人,不會客觀考慮實際的需求,想的隻有麵子,總是做給他人看。人活這一輩子,如果隻想著做給他人看,辛辛苦苦活著,隻是為了還房子、車子的貸款,為房子、車子活著,做人還有什麼意思?如果人活著是要炫耀給人看,那人的生命還有什麼意義?還是做真誠的自己最好,真誠對待別人和自己,做人實際、誠心和樸實,不追求奢靡的生活,過著虛偽的日子的人,才是真正有麵子的人。雷鋒同誌勤儉生活,抱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真誠做人,一件件真實的小事鑄就了他偉大的人生;當代“雷鋒”吳天祥,常年心係貧困人民,整日奔波在助人解困的旅途中,用愛心和樸素樹起了人生的燈塔。唯有樸實做人,並付諸生活之中,才能讓人生綻放異彩。相反,如果貪慕虛榮,隻會害己損人。成克傑貪慕一時的享受,卻墮落成人民的罪人,受到法律製裁。還是讓我們一起做一個融入百姓生活之中的樸實的人吧!

一個真正有麵子的人,在任何情況下,不會因世俗的虛榮而喪失自己品性的尊嚴。人生短促,我們應該排除一切困難而工作,並做到圓滿的成功,謀求人類生活的利益去做貢獻,再從自我實際的力量,去創造命運。

3.寬容待人才有麵子

俗話說,能給他人麵子的人才是最有麵子的人。有些人為了讓自己更有麵子,就故意裝清高。其實,效果卻與之相反,他們不知道能夠寬容待人才最有麵子。寬容待人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思想修養,也是人生的真諦,你能容人,別人才能容你,這是生活的辯證法則。

寬容是蔚藍的大海,納百川而清澈明淨;寬容是高闊的天空,懷天下而不記仇恨怨憤;寬容是燦爛的陽光,送你甘霖送你和風;寬容是延續生命,生命的輝煌也隻有閃爍的一瞬;寬容大度才能超越局限的自身,一語寬容,雨露繽紛,一生寬容,心係乾坤。

我們經常說麵子是別人給的,如果你不寬容待人,別人怎麼會給你麵子呢?

寬容就是與人交往時,在非原則的問題上不斤斤計較,能夠大度容人,寬以待人,求同存異,以德報怨。寬容有助於擴大交往的空間,滋潤人際關係,消除人際之間的緊張和矛盾。一個人由於出身不同、閱曆各異、文化程度有高有低、氣質性格存在差別,在交往中難免產生誤會和矛盾,發生磕磕碰碰的事情。這就需要遵循寬容的原則。如果有人刺著你或傷著你,你就耿耿於懷,以牙還牙,必然導致矛盾激化和惡性循環。

“乾坤以有親可久,君子以厚德載物。”人生在世,要學會寬容。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講究寬容,要待人以寬,充分理解人,要真正理解“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要給犯錯誤的人改正的機會,不以一時一事取舍人;當遭到別人誤解時,要有容人之心,不可遷怒於人,更不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當自己的利益與別人的利益相衝突時,要克己奉公,而不要斤斤計較;當交往發生矛盾時,要多想想自己的不足,主動承擔責任,誠懇進行自我批評;當雙方的觀點出現分歧時,要求同存異,容忍別人的缺點和不足,尋求雙方的相同點和相似點,不抬高自己貶低別人,不維護自己損傷別人,這樣雙方的交往才會長久地保持和發展下去。這樣每個人的臉上都有麵子。如果你不給別人留麵子,別人也不會給你留麵子,這樣大家都沒麵子。所以說,寬容待人才會和和氣氣的,才是最有麵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