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正確地對待麵子問題(3 / 3)

她的洗車點剛剛開張時,她放下老板的麵子和員工們一起捋起袖子,上陣洗車。讓她喜出望外的是,10天後洗車量就從每天10輛猛增到70輛。但是即使她每天洗100輛車,收回3萬多元的啟動資金至少也要半年多。好在張冉腦子靈活,她看到了無水洗車的市場前景和不斷增大的需求,於是迅速又開了一個分社,隨著送洗的車越來越多,連鎖社也越開越多。很快,她不僅收回了全部投入,還獲得豐厚的盈利。

在許多人的眼裏,擦車是一個非常不體麵的工作,可是張冉就不覺得,她放棄體麵的工作,讓自己得到更好吃的“麵包”。

還有一位女性成功的故事,王敏是一位很有錢的家庭主婦。丈夫是做大生意的,但是不幸的是,丈夫破產了,她們家變得很貧窮,她的生活也不像以前那樣奢侈,可她又不甘願這樣過下去,所以她決定重新站起來,不顧家人朋友的勸阻,放下大“夫人”的麵子,去街上租一間房子開了一家小飯館,起初她的生意還不錯,可是她同行的有好幾家,要想比別人更賺錢,就不能和別人的一樣,她整天為“新”苦惱著,終於有一天,她想到了熬一些特別有營養的湯,沒想到一碗湯讓她名聲遠揚,當上了創業明星,人們都親切的叫她“王嫂”。

隻要你肯丟掉麵子,放下這沉重的“包袱”,做什麼事都有成功的可能性。

台灣最大求職服務機構“104人力銀行”總裁——楊寬基。在34歲那一年,他舍棄了一份令人羨慕的白領工作,也就是說他丟下麵子,在社會上曆經10多年艱苦創業磨練,終於創建了擁有120多萬求職者、4萬多家招聘企業的人才服務網站。

其實,在許多人看來不體麵的工作,正是一塊很好吃的麵包,就看你自己能不能放下“麵子”去做,隻要你用心地去做了,就會獲得成功。

總之,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都會有大大小小的包袱,但是有包袱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放不下包袱”,放不下包袱,就會感到每天都很累。隻要你改變心態,放下包袱,你的人生道路就會像“放下船趕路”那樣輕鬆自然,就會能愉悅地度過人生的每一天!放下包袱,你才能獲得麵包,才能活出與眾不同的自己,做出不同凡響的事業。

6.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

在社會生活中,往往會發現這樣一些人:他們總是很在意別人的眼光和說法,不斷地按照別人的看法來矯正自己的言行,以至使自己個性受到損害,麵目模糊不清,甚至成了缺乏自主性的傀儡。自我中心的人以自己為圓心,而無視他人及其利益,那麼過分在意別人眼光的人則總是隨著別人的意見轉,甚至跟在別人後麵亦步亦趨地爬行,前者過分地強調了自己,而後者喪失自我,兩者的共同之處,是把一端強調到不適當的程度,而把另一端降到了仆從的地位。

太多的時候人是生活在別人的眼光中,生活在別人的價值觀裏,事實上,這是因為我們常常高估了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努力想去扮演一個完美注意者的形象。所以,我們有的時候當眾摔了一個跟頭首先覺得不是疼痛而是覺得很沒麵子。

其實,一些小事,不值得一提,隻是你還記在心裏。

生活原本很簡單,許多事情都是我們自己給搞複雜了,一心想在別人心目中留下完美無缺的形象,這怎麼可能呢?

別人怎麼看你,那是別人的事。有時盡管你很努力了,別人仍會覺得你如何如何,你總不能一輩子都為了別人活著吧?

盡管有些人對你很重要,你越表現反而可能越糟糕。

生活原本很簡單,許多事情都是自己給搞複雜了。有時你越表現反而可能越糟糕,你就是你自己,有什麼好怕的?一些小小的失誤或偶然也就隨他去吧,真正的君子是不會計較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的。而且很多時候,在別人的心目中,我們並沒有自己想象得那麼重要,我們也許太愛麵子了。不要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大家都在做自己的事,你也把注意力放在事上吧,不要總惦記著別人怎麼樣評價你,你把事情做好了,大家自然會用欣賞的目光注視你,你整天在一些無關痛癢的小事上糾纏不休,隻能是作繭自縛。其實,這也可以說是愛麵子的心理在作祟,之所以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就是怕在丟麵子。

從前,有個公公帶著孫子,牽著一頭驢準備進入市場賣掉。

走了一段路,那位老公公聽到有個路人說:“這祖孫兩放著驢不騎,真是傻瓜。”二人聽後覺得有道理。祖孫倆便一起騎上驢背繼續行程。

走了不久,又遇見一個路人,那人指著他們說:“這祖孫倆真是沒人性,兩個人騎驢,快把驢壓死了。”

聽路人這麼一說,那老公公覺得有道理,趕忙下來,讓孫子一人騎在驢背上,自己牽著驢步行。

過了不久,經過一間旅館,旅館外麵站著一個老太太。那老太太說道:“這是什麼世道呀,這個小孩子這麼不懂事,自己享受,讓老人家走路。”

老人聽了,覺得老太太說得很有道理,便吩咐孫子下來,他自己騎上驢背。

走著走著,他們來到一條熱鬧的街上。那裏有三五個婦女對他們指指點點:“哎,這個老人怎麼這麼沒有愛心,自己享受,讓小孩受苦。真是不知羞恥。”

聽後,那老人臉紅了。

“這也不是,那也不是,到底怎樣才是對的呢?”

最後,祖孫倆向別人借了一根大繩和一根長棍,將驢四肢綁上,用長棍抬到市場上去了。

事物總有他的多方麵性,其中任何一個方麵,都不能排除和掩蓋另一個方麵。所以我們在反對自我中心的同時,就不要太愛麵子,同樣也應該反對以別人的意見為中心,以至喪失自我的做法。不用去管的別人的想法,因為沒人給你麵子。

你不必將缺點或弱點暴露在你所處的社會中,但是謹慎之餘,也許你會過分在乎別人的存在。如果你始終懷疑著別人是否會在背後批評你,因此不敢相信朋友和社會大眾,這也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

如果有幾位朋友聚在一起愉快地說笑,這時你剛好走進房間,當你一進來,她們都閉口不言。於是,你認為她們正在談論你,並且談的不是好話,因而耿耿於懷。相信你一定有過這種經驗,事實上,這種情形大都是你自己太多心了,她們閉口不言,是因為你打斷了她們的話題。

社會中的每個人對別人的缺點很熱衷,最喜歡的是談論別人的隱私,可是,從另一個角度想想,社會並不是隻注意你一個人,如果你以為大家都在談論你,這就可能有精神傾向問題了。

同時還有另外一種情況,當許多人聚在一起談話,你就以為他們都是在讚美你,這就未免太滑稽了。

不必過分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這種多心隻能使你步入不幸之途。隻要記住,你隻是你就足夠了!然而,有時也應表現得比真正的你好一點。

每個人做任何事都在在乎別人的眼光,害怕別人眼中的自己不是很完美。

上課回答問題的時候會有些緊張,生怕回答錯了遭到同學的嘲笑;走入工作崗位,又要盡可能使自己在同事的眼中是完美的,在老板的眼中是優秀的。難免做一些事情會產生一些緊張,這不是缺乏自信,而是在乎別人眼中的自己是否完美,是太愛麵子了。

很多人都羨慕那些歌手可以站在舞台上盡情的展示自我,而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其實自己也可以做到的。

不應過分地在意別人的觀點,一個重要原因,是別人眾多,而你隻有一個,如果處處照顧別人的看法,必將無所適從。所以我們必須灑脫一些,勇敢地走自己的路。

何況,在社會生活中,有卓見者總是少數,孤獨寂寞、不被理解是很自然的事情,尤其在時物勢易,應當有所革新的時候,如果過分看重眾人的意見,那就什麼事情也做不成了。

人們時常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由於種種原因,自己的一片善意不被世人理解,反被誤解為別有用心。或者“世人皆醉我獨醒”,別人都是錯誤的,真理就握在自己手中。這種時候,如果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不能堅持原則,貫徹始終,必將在環境的壓力下隨波逐流,喪失自我,最終毀壞自己的事業和人生。

其實生活在社會上,一個人不要太愛麵子。如果太愛麵子,再怎麼快樂的事情在你眼中也就變得不快樂了。你要是很在乎人家怎麼說,你一輩子也就算是白過了。因為個人有個人的看法,因人而異、眾說紛紜。你聽了這個人的意見,你又要顧及到另外人的思想,你還要考慮更多人的看法,哪有那麼多的心思去對付這麼五花八門的思想、意見、看法,所以你就應拿出伯樂一樣的慧眼,識出哪個是真正對你有利和有益的。

一個人在乎得太多,肯定過得很累,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一個人在乎的太多,肯定會讓自己過著浪尖上的生活,沒有穩定、沒有依靠、更談不上有安全可言。想一想人生就那麼幾十年,一轉眼間就過去了,你這樣的提心吊膽的活著,你這樣膽顫心驚的過著,你覺得這樣對得起自己嗎?你覺得這樣的生活是你所想要的嗎?哪個人不想自己活得開心一點,哪個人不想自己過得快樂一點呢?親愛的朋友們,不要為了別人的想法而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要為了別人的看法而盲目的讓自己服從。所以說,一個快樂的人不是他擁有的多,而是他計較的少。

過去的事情,不要再去想它,曆史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這可是鐵定的事實,由不得我們來半點的虛假。

當你想走自己的路時,不要因為別人或者礙於麵子放棄自己的主見和追求,一定要堅持自己,不要在乎別人怎麼說,過自己的生活,才對得住自己,我們才沒白白地來這人世間一趟。

我們走自己的路,管別人說什麼,隻要我們自己過得舒服,別人的閑言碎語又算得了什麼,其實,幸福是自己的感受,不是別人說出來的。

因此,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有時候,把麵子扔掉未必是壞事,打腫臉充胖子是不正確的,記住:你,就是你自己!

7.凡事不可硬撐

凡事不可硬撐,就像我們平常穿鞋一樣,合適與否隻有腳知道,能穿就穿,不能穿就不要穿,否則痛苦的隻有自己,做人做事也是如此,不能為了那一層虛有的“麵子”而死扛著,到最後痛苦的隻有你自己。

“麵子”是許多中國人觀念中一個重要的概念。在外國人眼裏,中國人不僅是一個重人情的民族,更是一個愛麵子的民族,多數中國人對於麵子的敏感,使麵子成為他們保護自我的甲胄。在他們的自我係統中,他們經常是“被人看的”,而較少“自己看自己”。在“被別人看”的感覺中,他們對於真實的自我總是有一種好像“知道又不清楚”的模糊感。有時候他們也清楚自己在想什麼,也清楚自己想有某種需要。但是,他們的想法和行為卻不能一致的表現出來。由於受到“麵子”的影響,他們必須賦予他們的行為某種裝飾,此般的裝飾是為了在外觀上讓別人看了有更高的評價,甚至最後的行為是否真正地符合自己的需要,那已經沒有多大關係了,因為很多人把自己生活的目標定為“讓別人看得起”。

在人際交往中,很注重給別人以麵子,也是為了給自己麵子,也有人為了麵子死撐著,因為給別人麵子同樣也是自己有麵子的表現。中國人大多很重視麵子,也總是去評價別人有沒有麵子。多數中國人總是希望自己比別人更有麵子,在這種對於麵子的追逐中,他們都努力使自己更有麵子,其結果是大家都越來越重視麵子,麵子在社會中所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

“上等人”要麵子,“下等人”也要麵子,為了麵子可以借錢結婚,借債辦喪;為了麵子,可以把“盛宴”說成“便飯”,“困難”說成“簡單”……

凡事都有度,過之不可,不及也不行。麵子之“度”需要人們在生活中慢慢揣摩。衣錦還鄉是一種麵子,為了這麵子,激勵了多少人在家鄉之外忘我工作;升官晉爵是一種麵子,為了這麵子,激勵了官吏們勵精圖治、造福一方;立功立德立言是一種麵子,為了這麵子,激勵了人們去建立功勳、創立基業。司馬遷因為仗義執言遭受宮刑,可謂奇恥大辱,讓他失盡了麵子,但他矢誌不渝,終成千秋名著,“成一家言”。鄭智化赤裸裸地唱道:“我扛著麵子流浪在人群之中”。魯迅自我解嘲:“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異曲同工,這些反映了人們太過於在乎麵子了。

害怕在眾人麵前丟人現眼,這可以說是人類的一大弱點。為了硬撐麵子,有人寧願挨餓受窮,飽受委屈。為了硬撐麵子,有人甚至連生命也在所不惜。在中國曆史上,耿直的黔敖因不食帶有侮辱性的“嗟來之食”而甘願餓死。在法國曆史上,著名的星象家卡敦奴為了向世人證明自己預言的絕對正確而不惜付出了自己的生命。黔敖和卡敦奴為了保存麵子,都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可見死撐麵子並不是好事,必定麵子不能當飯吃,生存才是最重要的。雖然他們保存了麵子,但是生命卻沒有了,也不能做更有意義的事了。試想一下,如果他們能把自己的麵子肯放一放,說不定他們會做成更有意義的事來。

麵子就像一個兩麵怪獸,一麵寫著笑容,一麵露著猙獰;麵子又像一柄雙刃劍,能維護自己,也能傷害自己。人知道要臉麵,怕在人前丟臉,這是人類進步的象征。厚顏無恥,不顧禮儀則是落後野蠻的標誌。其實,麵子的問題也是社會問題,更是心理問題。日本著名心理學家從文化氛圍和生存環境出發,對人的麵子觀念進行了研究,他們認為:一切麵子都和人的恐懼有關。貌醜的羞於見人,體臭的怕和人靠近,矮子怕說短,高個不言長,從黔敖和卡敦奴的死來看,這一切恐怕都和人怕丟醜的恐懼心理有著直接的關係吧。

愛麵子不光是普通老百姓,生意人更是如此。做生意的人經常在場麵上混,當然很愛麵子。如果生意人,不愛麵子,他的生意就打理不下去,他的事業就會走下坡路。所以,每個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的生意人都在小心經營自己的事業,生怕得罪了生意場上的相關人士、顧客等。

生意人往往將自己的商鋪裝修得非常氣派,擺飾也很豪華,他們衣著光鮮,氣宇軒昂。這就是他們做生意的麵子,隻有維護好了門麵,生意才會興隆。即使虧了本,也要撐著說盈利多少,不然的話,就沒人願意合作了。

為了麵子,小職員像大首長那樣拿腔捏調,領了薪水就要賽似大富豪似的出手闊綽,打腫臉充胖子,好給麵子炒作出一點通脹的泡沫,至於這泡沫破裂,丟了麵子而丟臉丟人,也是免不了要承擔的一點風險。

中國人好麵子,又怕傷著麵子,這已經不足為奇了,因為麵子可以兌換他們想得到的利益,否則,以區區看不見摸不著的無形符號,何至於要看得比作為道德底線的臉還重要?但我們畢竟是禮儀之邦,用金融學來講麵子,就像用武力來講仁慈,邏輯上似乎犯了所謂的“稱謂的矛盾”,所以,我們還要用道德禮儀將這麵子的金融學掩蓋起來。我們愛麵子,但頂著自尊心的名義來愛,即便是赤裸裸的權錢交易,我們也要頗有道義氣息的麵子從中斡旋。

可見,這小小的麵子裏麵大有文章。不顧臉麵,厚顏無恥,假公濟私,表麵上逍遙風光,可人格上卻十分卑劣。人人都想要麵子,人人都怕丟麵子。人生在世,不能沒有麵子,更不能不要麵子。但是,太看重麵子,一旦成了麵子的奴隸,也就不值得了。

麵子上的事,確實讓人很累,很辛苦。麵子貼在我們臉上,像一層紙,薄薄的,但我們始終不想捅破它,有時我們會感到這一輩子都為麵子而活著,有時候我們會感到麵子給我們帶來的沉重感覺,問題是我們無法擺脫麵子,超然對待麵子,也做不到丟棄麵子。這就是做人的悲哀!有什麼辦法能改變人的悲哀,能讓人們快樂起來呢?

那麼你煩惱的根源是什麼呢?是麵子。這時候,你就不要做那些力所不能及的事,隻求盡職盡責,不求十全十美;不因小小的失敗而自責,也不為一時挫折而懊惱,應該把目標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懂得欣賞自己已得的成就,自然會心情舒暢。

為了麵子上過得去,硬是去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這樣會快樂嗎?

開啟快樂的鑰匙掌握在你自己手裏。遠離煩惱,你就有快樂;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硬要撐著去做,這樣做肯定會有煩惱。如果不用煩惱懲罰自己,你就有快樂;不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你就有快樂;對已經得到的心滿意足,你就有快樂;寬容別人也寬容自己,你就有快樂;不嫉妒不抱怨不攀比,你就有快樂。總而言之,你想快樂你就一定能得到。

似水流年,光陰如箭。你快樂,日子一天天過去;你不快樂,日子還是一天天在逝去。表麵看來,快樂和不快樂隻是一字之差,一線之隔。但人生在世,總難免有些不盡如人意的事情讓你丟掉麵子,但真把麵子捅破了,其實你並沒有失去什麼,隻是讓你真實的麵對自己和他人,這些都是不必要的煩惱,何不拋棄種種煩惱去尋找原本屬於你的那份快樂,讓自己的每一天多一點陽光,多一份快樂呢?做不了的事,就別硬撐著,要有一種放得下的樂觀的心態,有了這心態,也就有了發現快樂的眼睛,快樂就會像霧像雨又像風,時刻彌漫在你的空間,充盈著你的心靈。

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不放下那所謂的麵子,去尋找快樂,享受快樂,讓充滿陽光的每一天都快樂如風?真心希望那些放下麵子的朋友快樂如昔!

有人生於富裕之家,有人生於貧苦人家;有的人沒有怎麼努力,過得很愜意,可有的人為了想和他人一樣過得很富有,硬是撐著麵子拚了一生,到老還是三餐不繼。唯一能解釋這種現象的說法是:“人各有命”,也就是說,人的一生當中都會遇到許多力所不能及的事,對於自己無法改變或力所不能及的事,不要去憂慮,要拿得起,放得下,今天的放棄也是為了明天能夠得到更多。不做自己目前力所不能及的事。條條大道通羅馬,行行都能出狀元。隻要目標找準了,退一步海闊天寬,放下麵子,你的人生就會變得快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