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暫且退讓又如何?(3 / 3)

衝冠一怒為紅顏的豪情壯誌一直是被人所樂道的,但後果又如何呢?不是像馬中赤兔、人中呂布的為愛失義,便是西楚霸王的江東之死。正像古人言語中所說的一樣: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此言一語道中那些所謂豪情之後的無奈和卑微的自尊。用一股氣體來支配大腦,豈不是愚蠢之極,如果我們在生活中真的能學會退和忍,那將會避免多少無謂的矛盾和衝突,將會減少多少明爭暗鬥,所以當你在豎起眉毛甚至舉起拳頭時,是否能先將這兩句話作為降溫的冷水,澆一澆發燙的頭顱,告訴自己,後麵還有路。

匹夫之勇是一種盲動冒進,是最沒麵子的;英雄之忍是一種戰術迂回,才是最大有麵子的。避其鋒芒,韜光養晦,才能積蓄力量,把握戰機,後發製人。英雄之忍可以鑄成大事,匹夫之勇隻可以貽笑大方。麵對無端的責難,麵對百般的嘲諷,麵對不平的待遇,麵對一切我們難以忍受的苦楚,應發揚流水不爭先之隱忍精神,多一些理智,少一些魯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走穩人生的每一招,步步為營,招招製勝!

5.做事不要太感情化

自古以來,人們最愛的就是麵子,但愛麵子也是要有度的,如果做事太感情化,很容易就會傷到自己或別人……

隻有理智而無感情,這類人會被人們看起來十分冷漠;有感情而無理智,這類人被人們看起來就十分瘋狂。而那些太感情化的人,命運就自然會經曆眾多坎坷;太理智化的人,他的一生就自然會多寂寞。隻有那些感情受理智支配,同時又理智被感情主宰的人,生活才會過得充滿情趣、更加豐富多彩;人生才能幸福美滿,樂趣無窮。

一個人假如生活中缺少情趣,漫漫行路遙遙不見驛站,赤日炎炎覓不到片片綠蔭,平俗的歲月除卻茫然便是忙亂。幸福就是那些快樂的時刻,一顆寧靜的心對著任何人或任何東西都會發出微笑。而這,實在稱得上是一種境界,一種純化、淨化和理想化的情感世界。

曾子聞之曰:“微於!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大意是這樣:齊國饑荒,矜敖在路上擺設了食物,等待饑民來,好把食物分給他們。有一饑民,以袖遮麵,拖著鞋子,昏沉沉地走來。矜敖左手捧著食物,右手端著湯,說:“喂!你來吃吧”這個饑民用眼睛瞪著他,說:“我正是因為不吃‘嗟來之食’,才淪落到了這個地步”。矜敖趕忙上去道歉,這個饑民最終還是由於沒有去吃而餓死了。

曾子聞之,說:“不要這樣吧!當別人呼喝你來吃的時候,是應該拒絕的;人家既然道了歉,你就應該吃了。”

從這裏可以看出,這則故事明顯是被人誤讀了,我們隻得讚美曾子也並無讚美同此種行為之意。但不少人發揚了中國人斷章取義的優良傳統,不提後半部分,隻說此人拒絕傲慢的施舍,謂之有骨氣。曾參的話也略去,換成自己的厥詞。說是中國人有骨氣,而且是傳統,一千五百多年前就是這樣了。由此得出結論:中國人現在也有骨氣,且不次於那時。

其實,這則故事中所講的正是中國人的情緒化和所謂麵子的絕佳表現,並非此人所講的“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曾經有位先哲說:‘福不可盡享,話不可說盡,事不可做絕。’因為福享盡了則福無久享,話說過頭了自己也就沒有回旋的餘地,同樣事情做絕了,也等於把自己逼上了死角沒有退路。因此,我們要知道凡事不能太過,要有個度,任何事情太過了就容易犯錯,以致失敗。這正所謂‘過猶不及’,正如你肚子很餓,麵對著一桌擺滿珍饌佳肴的‘滿漢全席’,如果你細嚼慢咽,認真品嚐,吃它個七八分飽,可能會回味無窮,留下美好的印象;假如你狼吞虎咽,吃得太飽太撐,不但享受不到美味和營養,還可能會吃傷腸胃,讓你作嘔拉稀進醫院。原本是讓人垂涎的美食,因為沒有把握好度,給自己的腸胃留點空間,使自己承受不下消化不了,結果適得其反。吃東西即為如此,為人做事又何嚐不是這樣呢?

‘退三步’是一種智慧。在競爭時代,人尤其容易顯示出自己的勇氣、豪氣和野心來。有些人往往為了麵子,為了逞強,為了表現自己,死撐硬頂,竭盡所能,打腫臉充胖子,雖可贏得一時之好看和讚賞,但沒多久就會頂不住退敗下來,敗得比以前更難看、更慘重,得不償失。中國有句俗語:‘出水才見兩腿泥’,西方也有同樣的話,‘誰笑在最後,誰就笑的最好’。古往今來,大凡能成大事的人,皆善於謙恭退讓,懂得給自己留下回旋的空間,都明白先聲奪人,狂躁激進,赤膊上陣,意氣用事,鹵莽行為,這不但是匹夫之勇,於事無補,更會露拙於人,授人以柄,成為眾矢之的,最終隻能功敗垂成,半途而廢。所以,凡事要給自己留有餘地,顧大局,看長遠,順其自然,該退則退,該讓則讓,不急不惱,以躲為閃,以守代攻,給別人退讓一大步,為自己留出一片天地,在退讓的天地中休養生息,保全自己,蓄勢待發。‘退三步’還能幫你解一時的急脫,一時的困。當你處在風口浪尖和矛盾的焦點上,負重受壓時,你不妨向後退三步,跳出這讓人心煩的圈子,把自己當作為此局之外的人,讓自己輕鬆、冷靜並清醒下來,用理智參悟自身,就能夠求得更大的發展。

如果人沒有了理智,就會任欲望橫行,大則從事於互相毀滅的戰爭,搞得天翻地覆,衰鴻遍野;小則人際關係不和諧,互相排斥、傷害,弄得家庭雞犬不寧,社會罪惡充斥。幾年前,有一位留美的碩士,竟然為了他從前女友的移情別戀而專程回國,將汽油潑到女友身上,將她活活燒死。這件事不必親眼目睹,就足以令人毛骨悚然了。結果他也被判了重刑,如果這位留美碩士能夠再理智一點,結局便不致如此悲慘。一般來說,每個人都有愛惜、保護自己麵子的傾向。也正因如此,有些人,常常會為了自己的麵子而感情用事,以至於判斷錯誤,造成失敗。

太感情化而又失去理智,實際上便是一種懦弱。

魏征勸唐太宗在賞罰上不能因為自己的喜怒哀樂而使賞罰不公正時寫道:“無因喜以謬賞,無以怒而濫刑”,其實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也明白這些道理,但當我們真的遇到一些事情無法判斷時,往往會選擇距離我們關係密切的,這就是感情用事。

物理史上,人們在理解光的本質時,由於著名物理學家牛頓堅持微粒學家,光波學說其時雖然已經得到驗證,但牛頓在科學界的影響很大,人們寧願相信牛頓,也不願相信真理,使光波學說埋沒了100多年,直到在實驗室裏麵重新被演示以後,人們才慢慢相信,接受光波學說。在科學史上,人們寧願相信著名科學家,而不去相信真理,這一切都是因為人們感情用事,認為名人不會錯,孰不知名人也會有失誤乃至錯誤的時候。孔子曾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決不能因一個人的名聲,而決定他所說、所做的一切。

毛澤東是我們偉大的領袖,在抗日戰爭期間,對蘇共派來的使者,他並不因為自己崇拜馬列主義,而相信使者所指揮的一切都是正確的,而是根據當時的抗戰形勢來決定抗戰的路線,並且在井岡山創立了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策略。

由於人類本來就是“感情的動物”,每個人都有感情,所以遇到可喜的事情時會高興,不如意時會生氣,傷心時會流淚。受感情的拘束或驅使,也是常情。但如果缺乏率直的心胸,單憑感情來處理事情,就一定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舉例說,打開報紙,我們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衝突、傷人,甚至殺人的報道,而發生這類事情的最大原因,就是缺乏率直的心胸,太容易受到感情的拘束或驅使。一個人有了退一步的心胸,就能夠控製自己的感情,不受它的拘束或驅使,所以不會做出糊塗事。如果過於感情用事,就做不到這一點。

為了避免這些不幸的發生,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有退一步的心胸。控製自己的感情並不是冷漠,而是將自己的感情化作力量,也就是善用自己的感情,將它化作鼓勵自己的原動力。換句話說,遇到很高興的感情,千萬不可以得意忘形;遇到很傷心的事情,也不可以自暴自棄。隻要能夠控製自己,使自己不受感情的拘束與驅使,一定可以使自己順利地到達權力中心。

在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就是麵對現實,而不是感情用事。同時也需要有“退一步,海闊天空”的胸襟。

遇事三思而後行,想想退一步海闊天空,多一點“大將風度”,少一點“小家子氣”,多一點理智冷靜,少一點感情用事,設身處地,感同身受。要理解,要想獲得自尊,首先自己要尊重別人,自尊的獲得不能靠耍脾氣,要靠自強不息,有所作為。麵子不是別人給的,是靠努力爭來的。

做人,可以講感情,但不要失去理智。否則,將會為所做所為而背負心靈的譴責與唾棄,也不會得到人們的同情與理解。在別人看來,這一切都是你應該得到的報應而已。因此,就算是為了麵子,做事也不能太感情化。

人活著,麵子並不重要。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理智、冷靜、持重,遇事要三思而後言,更要三思而後行。在采取某項重大行動之前,必須反複告誡自己:千萬別感情用事!感情用事,常常是不會有好結果的。人難得有自知之明,但也貴在有自知之明。我們必須知道太陽不是每天為我而升起的,地球也不是為我而轉動的,哪個人都不是必不可少的,都不是時時處處正確的。合理的,適當的,理智的讓步,必將有助於矛盾的消除,事情的解決。

6.以退讓開始,以勝利告終

古語雲:“小不忍則亂大謀”。綜觀閃爍璀璨人性思想光輝的曆史長河,許多先哲前賢都將“忍”作為修身、成業之道,足見“忍”是何其重要和源遠流長。

今天,不妨簡單地把“忍”理解為退讓。為了實現各種目標,現代人較注重鉚足幹勁加大人生戰車的油門勇猛前進,卻往往容易忽視運用退讓這種極富彈性的製勝技巧。“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為世人所共知,卻未必能被世人所共鑒。

學會退讓,世上肯定會減少許多失敗的談判;學會退讓,世上肯定會減少許多人為的災禍;學會退讓,世上肯定會減少許多煩惱……

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就得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恥辱。曆史將賦予你重大的任務,你就必須要做好吃苦受辱的前提準備,這不僅是命運對你自身的考驗,同時也是自己對自己的驗證。麵對恥辱,要冷靜地思考,不接受會不會出現生命的劫難,會不會從此一蹶不振永難再起?如果真得存在這種情況,那麼,就必須做到三思而後行,而不是魯莽的憑自己的一時意氣用事。因為人在遭遇困厄和恥辱的時候,如果自己的力量不足以與彼方抗衡,那麼最重要的是保存實力,而不是拿自己的命運作賭注,做無所謂的爭取。一時意氣是莽夫的行為,絕不是成就大事業的人的作為。

在20世紀20年代的上海市,英美香煙充斥市場,當時唯一有點競爭力的國產香煙是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生產的“美麗牌”香煙。

那時候,用霓虹管招牌做廣告是件新鮮事。有一天在上海的鬧市夜空,出現了一幅巨型霓虹管招牌,它隻有4個大字:“美麗煙香”。

很多人在看了之後都開始紛紛議論起來,有的說:“怎麼搞的?美麗香煙4個字竟也安裝錯了,實在是太讓人可惜了!”

這件事很快被傳到了老板那裏,老板為此而十分惱火,便立即趕到現場看個究竟。等到他來到安裝此招牌廣告的鬧市一看,“美麗煙香”這4個耀眼的大型霓虹管字赫然在目,周圍的過路人都舉頭張望,指點議論。這位老板見狀後,霎時轉怒為喜了。本來,他準備責怪廣告部的工作人員盡快把這塊招牌改正過來,現在決定不改了,讓它將錯就錯。

一般人不理解這位老板的想法,花了那麼多的錢做一個廣告,錯了也不改。其實,這位老板有他獨到的見解。他認為,這個廣告詞的稿子雖然搞錯了,但它產生的效果並不差,相反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和議論,其知名度更高,使廣告的作用發揮得更好。何況“美麗香煙”這個純粹品牌名稱,卻因錯變成了“美麗煙香”而成為極好的句子,最終而達到了令人出其不意的效果。

“美麗煙香”這個大“差錯”出現在一件新鮮的霓虹管廣告,一時間成了廣大市民的笑料,於是一傳十,十傳百,不少人聽說後都專門到現場去一睹為快。這樣,“美麗牌”香煙一下廣為流傳,銷量也在此而隨之大增。

凡事都有其自身的兩麵性。“塞翁失馬,安知非福”,關鍵就是要能夠發現並抓住現有的有利的可轉化機遇。在上麵的事例中,在廣告失誤的情況下,有心人卻能看清事物的發展方向,放下麵子,將錯就錯,知錯不改,使之變成了一次揚名的絕好機會,其經營智謀實在高人一籌,其獨到眼光實在令人佩服。雖說機會存在於社會的各個角落,可是如果不肯放下麵子抓住機會,單憑其自身銳利的眼光以及多變的思維,要想發財致富就不失為一件困難的事情。

以退讓開始,以勝利告終,是人情關係學中不可多得的一條錦囊妙計。你先表現得以他人利益為重,實際上是在為自己的利益開辟道路。在做有風險的事情時,冷靜沉著地讓一步,尤能取得絕佳效果。

因此,在做生意方麵也應該看清社會的發展潮流,敢於放下麵子,這樣才更容易捕捉到新的商機,從而使自己發財致富。

退讓未必就是失敗,‘風物長宜放眼量’,退讓有時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前進的眼光。

我們常常認為,對自己的原則和信念必須堅定不移,堅持到底。其實,且不說你堅持的原則和信念是否正確,就是以偏執不變的觀念來對付瞬息萬變的大千世界,已是有逆天道,有悖情理了。凡事認死理鑽牛角尖或抱殘守缺、自認為是、狂妄自大、不懂退讓、不肯妥協、不留餘地、自戀自迷、一廂情願、頑固不化,其實是一種偏執自負的妄念,隻能把自己逼進死胡同,沒有退路。妄念與固執結果是作繭自縛,自我孤立,‘自絕於社會和人民’,不但自己活得難受別人看著也不舒服,隻能為自己增添沒完沒了的焦慮煩惱,帶來無窮無盡的挫折和失敗。更何況‘心有偏執,則百病叢生’,長期偏激妄為,身心勞累,可能連命都要短上幾年。

退讓,是一種智慧,一種藝術更是一種走向成功的謀略。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留美的計算機博士,畢業後在美國找工作,結果好多家公司都不錄用他,思前想後,他決定收起所有證明,以一種“最低身份”再去求職。

不久,他被一家公司錄用為程序輸入員,這對他說簡直是“高射炮打蚊子”,但他仍幹得一絲不苟。不久,老板發現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錯誤,非一般的程序輸入員可比,這時他亮出學士證,老板給他換了個與大學畢業生對口的專業。

過了一段時間,老板發現他時常能提出許多獨到的有價值的建議,遠比一般的大學生要高明。這時,他又亮出了碩士證,於是老板又提升了他。

再過一段時間,老板覺得他還是與別人不一樣,就對他“質詢”,此時他才拿出博士證,老板對他的水平有了全麵認識,毫不猶豫地重用了他。

以退為進,由低到高,這是自我表現的一種藝術。其實,這也是一種智能,懂得放棄眼前的利益,以退為進,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

貴州有一個十分知名的酒廠,曾經在一段時間裏新聘來兩個調酒師小偉和小馬,小偉的舅舅是廠裏的財務部主管,而小馬卻是靠真本事進廠的。

廠長做出了一個決定將在年底舉行調酒技術比賽,在小偉和小馬兩個人當中誰的調酒技術高,那麼誰就自然能成為酒廠裏技術部的主管。

小偉在接到通知後,並沒有潛心地進入到鑽研調酒技術的工作當中,而是上下疏通找門路。原來,他自身調酒技術一般,完全依靠著他舅舅的關係才進入此廠的。於是,小偉又一次找到舅舅,讓他舅舅幫助他想想辦法。他舅舅以為自己是財務部主管,誰也不敢得罪他,就派廠裏的小王在小馬的調酒器皿上抹上苦瓜汁。

到了比賽那天,小馬所調製的酒中苦味太濃,被淘汰了。然而,小偉自己所調出的酒卻入口綿甜,清冽香濃。原來小偉早就花錢請人調好了酒,到此次比賽之時才拿出來。因而小偉當上了技術部的主管。

比賽之後,小馬知道是小偉和他的舅舅搗鬼以後,心中十分氣憤,但他忍氣吞聲隱忍不發,終日悶頭研究調製技術。

後來,小偉被派到省裏參加調酒大賽。他技術上根本不過關,根本就不能為酒廠爭得榮譽,廠長思前想後,沒辦法,最後隻得把小馬派往前去。由於小馬整天鑽研,所以他調製出來的酒得到了在場專家的高度好評,並且還獲得了比賽的最高獎項。

回來後,廠長就把小偉的職務撤了,在弄清楚了當初廠裏比賽的真相之後,還撤換了小偉的舅舅財務部主管的職務,讓小馬負責起全廠的製酒技術。不到兩年,小馬就被調任副總經理,掌握了酒廠的一半股份。

正所謂凡事向前看,對每個人來說,麵子固然重要,但是在有些時候,麵子是要不得的。大丈夫能屈能伸,“屈”是暫時的,暫時的忍辱負重是為了長久的事業和理想。不能忍一時之屈,就不能使壯誌得以實現,使抱負得以施展。“屈”是“伸”的準備和積蓄的階段,就像運動員跳遠一樣,屈腿是為了積蓄力量,把全身的力量凝聚到發力點上,然後將身體一躍而起,在空中舒展身體以達到最遠的目標。巧妙利用麵子我們克服了愛麵子的心理之後,還要充分利用別人愛麵子的心理,實現自己職業生涯的轉折,或者延長職業生命。

有句俗話‘好漢不吃眼前虧’,麵對強權惡勢,利刃槍口,亡命之徒,你不明智退讓,無異於以卵擊石,自尋死路。一個處世成功的人,不僅懂得在該衝的時候要衝,更懂得該退的時候退。倘若針尖對麥芒,一個勁以硬碰硬,隻能落得個兩敗俱傷,玉石俱焚。完美的退讓也是一種勝利,老子曰:‘功成身退,自然之道’。他認為,適時的退讓是一種非常積極高尚的人生觀。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在競選失敗時留下一句坦然名言:‘酒店關門我就走!’退讓有時成為一種境界。當你的事業處於巔峰不能再發展,當你的收獲已經夠豐盛了、或資源已經被你利用得差不多、或引起人們敵意的時候,見好就收,激流勇退,這未嚐不是一種成功。孫子說‘兵無常勢,水無常駐形’,天地間沒有一成不變的事情,萬事萬物,隨時而變,隨地而變。‘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運轉輪回,老天爺不可能總嗬護著你,好運也不可能與你長相守,倘若你能夠放下心中妄念,從容理性、胸懷寬廣、心平氣和、該退則退、該讓則讓,以變應變,你完全可以退為進,以守為攻,一旦時機成熟,你即可反敗為勝。你看,從國與國之間的外交談判、停戰協定、投資合作到人與人之間的朋友交往、戀愛婚姻、洽談生意,哪個不是在雙方相互退讓、互相妥協的情況下達成磨合共識的結果?

當然,退讓不是遇事哆哆嗦嗦,懦弱退卻,消極回避,縱容醜惡;也不是挨打一次罵一句‘兒子打老子’的阿Q式精神勝利法;更不是你打了我的左臉我再把右臉送上去的麻木不仁。退讓,要有分寸,肚裏有度好撐船,退讓是為了更好的前進。

讓步其實隻是暫時的退卻,為了進一尺有時候就必須先做出退一寸的忍讓,為了避免吃大虧就不應計較吃點小虧。美國第一屆總統華盛頓在任時,身邊的副總統是德雷斯頓,這是個閑差,可是德雷斯頓卻把它變成具有實權的職位,他常常在演說時講一些他做副總統鬧出的笑話,這樣做的結果非但沒有降低自己,反而贏得了敬佩和擁護。

人生在世,為人處事如行車走路,走到了死胡同,不妨退一步。退則通,通則順,一順百順,順風順水,順心順利,何樂而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