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自己的隱私以表明自己能夠以誠相待,對方也會表現出相應的行為。
甲:說實話,我做生意這麼久,經常上當,害得我屢次挨訓。
乙:其實也沒什麼了,我前一陣子還被騙了呢。真氣人。
就是這樣,在相互傾訴隱私中,心理上會形成某種默契感,這會加深雙方的情感,彼此把對方當作自己人。
隻要有意給對方透露一些隱私,對方會本能地告訴我們一些事情,在相互感染下我們就會獲得想要得信息了。
社會心理學家指出,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在人們自我暴露逐漸增加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隨著接納度和信任感的提高,暴露的程度也隨之增加。此外自我暴露的層次越深,也就意味著雙方交往的親密程度將會加深,以下是自我暴露的幾個層次。
一、是情趣愛好方麵,比如飲食習慣、偏好等。
二、態度,如對人的看法,對政府和時事的評價等。
三、是自我概念與個人的人際關係狀況,比如自己的種種情緒、和家人的關係等。
四、隱私方麵,比如個體的性經驗,個體不為社會接受的一些想法和行為等等。
我們在與客戶的對話中要依據上述層次依次暴露自己,以逐步建立與客戶的親密關係。在實際的暴露過程中,我們應熟悉一些技巧和原理。
醞釀感覺。在自我暴露時,一定要在情感上有所準備,感覺到是時候暴露隱私了就抓住機會說出來。隻有這樣才能掌握好自我暴露的分寸。
暴露真實。向對方傳達自己的隱私時,不論事件是否真實,都要在情感表現上讓人感到真實,不要引起對方的懷疑。
掌握分寸。當一個人的自我暴露程度與對方相當時,相互才能形成默契。暴露得過少,顯得缺乏交流的誠意;暴露多於對方,則會給對方以很大的威脅,對方會不自覺地采取防衛措施。
應循序漸進。自我暴露必須循序漸進,依據不同的暴露層次進行,這樣會不知不覺地加深雙方的印象。過快則會讓對方產生懷疑。
不可強求。每個人都有絕對的隱私,我們不要試圖挑明或暗示這一塊。否則,對方會產生強烈的排斥情緒。
應分清場合、對象。不分場合,不看對象,自認為坦率,把自己的一些私事在公眾場合公開,結果反而會讓人輕看自己。
注意性別。客戶的性別我們要尤為注意,不要混淆了暴露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