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節 必要時,要一步一步接近目標(1 / 1)

很多銷售人員都有過這樣的體驗:一位銷售員突然來拜訪你,禮貌地說:“我們正在做一個免費的產品適用,您可以試一下。”一聽是免費的,再加對方誠懇之至,就答應了,之後又與你說了很多話,逐漸的熟悉來,接著對方就向你推銷產品了,一方麵自己曾說過好用,另一方麵與對方熟了,因此也不好意思拒絕,最後買了對方的產品。這在心理學中被稱為“登門檻效應”。

為什麼會這樣呢?心理學家指出,一般情況下,人們都不願接受較高的要求,相反,對於較小的或有利可圖的要求,人們是樂於接受的。銷售員從小的方麵入手不容易被拒絕,以便讓人們接受更大的要求。

關於這一點,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裏德曼與弗雷瑟曾做過一個現場實驗。

他們讓助手到兩個居民區勸人們在房前豎一塊寫有“小心駕駛”的大標語牌。在第一個居民區向人們直接提出這個要求,結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絕,接受的人僅為被要求者的17%。

在第二個居民區,先請求各居民在一份讚成安全行駛的請願書上簽字,幾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辦了。幾周後再向他們提出豎牌的要求,結果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

弗裏德曼分析認為,人們拒絕難以做到的要求是很自然的;但一旦對某種小要求找不到拒絕的理由,就會增加同意要求的傾向;而當他卷入這項活動以後,便會產生自己是個關心社會者的認知。緊接著對於他人提出的更大的要求,為了達到認知上的一致會繼續關心下去。

不難看出登門檻效應對於說服是非常有用的。當我們麵對客戶的時候,也應如此,一下子提出很高的要求,對方會認為你沒有禮貌。

初次與客戶接洽的時候,談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來吸引客戶,避免直接被拒絕。至於談論的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麵。

F(family):家人

O(occupation):職業

R(recreation):愛好

E(experience):經曆

當與客戶熟悉之後,可以逐漸提高對話要求。談一些與行情有關的事情,並向客戶請教相關問題。

P(product):產品

M(market):市場

C(company):公司

在這個過程中,客戶將對我們產生好感,我們不妨大膽的突破一下,問一些實質性的內容。由於前麵有步驟地接近,客戶也不會有意隱瞞部分內容,隻要我們適當的提出來,客戶就會告訴我們。

P(project):項目

C(competitors):競爭者

C(cooperation):意向

經曆了這個階段,客戶已經開始信任我們了,此時要把合作事項提上議程來,客戶就會加以考慮。

R(resource advantages):資源優勢

V(value):價格

D(demand):要求

這樣逐級向客戶提出要求,其心理接受能力就慢慢的加強了,最後當我們提出合作意見時,對方也會很認真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