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曆史人才(1)(3 / 3)

不到多長一段時間,郎中令石建死了,這時皇上就召見李廣,讓他接替石建任郎中令。元朔六年李廣又被任為後將軍,跟隨大將軍衛青的軍隊從定襄出塞,征伐匈奴。許多將領因斬殺敵人首級符合規定數額,以戰功被封侯,而李廣的軍隊卻沒有戰功。

經過了兩年的時間,李廣以郎中令官職率領四千騎兵從右北平出塞,博望侯張騫率領一萬騎兵與李廣一同出征,分行兩條路。行軍約幾百裏,匈奴左賢王率領四萬騎兵包圍了李廣,李廣的士兵都很害怕,李廣就派他的兒子李敢騎馬往匈奴軍中奔馳。李敢獨自和幾十名騎兵飛奔,直穿匈奴騎兵陣,又從其左右兩翼突出,回來向李廣報告說:“匈奴敵兵很容易對付啊!”士兵們這才安心。李廣布成圓形兵陣,麵向外,匈奴猛攻,箭如雨下。漢兵死了一半多,箭也快用光了。李廣就命令士兵拉滿弓,不要放箭,而李廣親自用大黃弩弓射匈奴的副將,殺死了好幾個,匈奴軍才漸漸散開。這時天色已晚,軍吏士兵都麵無人色,可是李廣卻神態自然,更加注意整頓軍隊。軍中從此都很佩服他的勇敢。第二天,又去奮力作戰,博望侯的軍隊也趕到了,匈奴軍才解圍退去。漢軍非常疲憊,所以也不能去追擊。當時李廣軍幾乎全軍覆沒,隻好收兵回朝。按漢朝法律,博望侯行軍遲緩,延誤限期,應處死刑,用錢贖罪,降為平民。李廣功過相抵,沒有封賞。

在那時,李廣的堂弟李蔡和李廣一起侍奉文帝。到景帝時,李蔡累積功勞已得到年俸二千石的官位。武帝時,做到代國的國相。元朔五年(前124)被任為輕車將軍,跟隨大將軍衛青攻打匈奴右賢王有功,達到斬殺敵人首級的規定,被封為樂安侯。元狩二年(前121)間,代公孫弘任丞相。李蔡的才幹在下等之中,聲名比李廣差得很遠,然而李廣得不到封爵和封地,官位沒超過九卿,可是李蔡卻被封為列侯,官位達到三公。李廣屬下的軍官和士兵們,也有人得到了侯爵之封。李廣曾和星象家王朔私下閑談說:“自從漢朝攻打匈奴以來,我沒有一次不參加。可是各部隊校尉以下的軍官,才能還不如中等人,然而由於攻打匈奴有軍功被封侯的有幾十人。我李廣不算比別人差,但是沒有一點功勞用來得到封地,這又是什麼原因呢?難道是我的骨相就不該封侯嗎?還是本來就命該如此呢?”王朔說:“將軍自己回想一下,難道曾經有過值得悔恨的事嗎?”李廣說:“我曾當過隴西太守,羌人有一次反叛,我誘騙他們投降,投降的有八百多人,我用欺詐手段在當天內把他們都殺了。直到今天我最大的悔恨隻有這件事。”王朔說:“能使人受禍的事,沒有比殺死已投降的人更大的了,這也就是將軍不能封侯的原因。”

不久後,李廣隨大將軍衛青出征匈奴,出邊塞以後,衛青捉到敵兵,知道了單於住的地方,就自己帶領精兵去追逐單於,而命令李廣和右將軍的隊伍合並,從東路出擊。東路有些迂回繞遠,而且大軍走在水草缺少的地方,勢必不能並隊行進。李廣就請求說:“我的職務是前將軍,如今大將軍卻命令我改從東路出兵,況且我從少年時就與匈奴作戰,到今天才得到一次與單於對敵的機會,我願做前鋒,先和單於決一死戰。”

在暗中大將軍衛青曾受到皇上的警告,認為李廣年老了,命運不好,不要讓他與單於對敵,恐怕不能實現俘獲單於的願望。那時公孫敖剛剛丟掉了侯爵,任中將軍,隨從大將軍出征,大將軍也想讓公孫敖跟自己一起與單於對敵,故意把前將軍李廣調開。李廣當時也知道內情,所以堅決要求大將軍收回調令。衛青無論怎樣也不答應他的請求。一氣之下,李廣不辭而別就回到軍中,從東路進發了。軍隊沒有向導,迷失道路,結果落在大將軍之後。大將軍與單於交戰,單於逃跑了,衛青沒有戰果隻好回兵。大將軍向南行渡過沙漠,遇到了前將軍和右將軍。李廣謁見大將軍之後,回到自己軍中。大將軍衛青派長史帶著幹糧和酒送給李廣,順便向李廣詢問迷失道路的情況,還要給天子上書報告詳細的軍情。李廣沒有回答。衛青派長史責令李廣幕府的人員前去受審對質。李廣說:“校尉們根本沒有什麼罪,是我自己迷失了方向,現在我準備到大將軍幕府去受審對質。”

來到了大將軍幕府,李廣對他的下屬說:“我從少年起與匈奴打過大小七十多仗,如今有幸跟隨大將軍出征同單於軍隊交戰,可是大將軍又調我的部隊去走迂回繞遠的路,偏又迷失道路,難道不是天意嗎!況且我已六十多歲了,畢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筆吏的侮辱。”於是就拔刀自刎了。李廣軍中的所有將士都為之痛哭。百姓得知這個消息之後,不論認識的不認識的,也不論老的少的都為李廣流鼻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