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紅顏禍水(4)(2 / 3)

由於楊貴妃得到重寵,她的兄弟均贈高官,甚至遠房兄弟楊釗,原為市井無賴,因善計籌,玄宗與楊氏諸姐妹賭博,令楊釗計算賭賬,賜名國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餘職,操縱朝政。玄宗遊幸華清池,以楊氏五家為扈從,每家一隊,穿一色衣,五家合隊,五彩繽紛。沿途掉落首飾遍地,閃閃生光,其奢侈無以複加。楊家一族,娶了兩位公主,兩位郡主,玄宗還親為楊氏禦撰和徹書家廟碑。

不過有一次,楊貴妃恃寵驕縱,無意中得罪了玄宗,被玄宗譴歸娘家。可是,貴妃出宮後,玄宗飲食不進,高力士隻得又把她召回來。750年,貴妃偷了二十五郎的紫玉笛,獨吹自娛。事發,以忤旨又被送出宮外。貴妃出宮後,剪下一綹青絲,托中使張韜光帶給玄宗,玄宗大駭,又令高力士把她召回。張祜《分王小管》詩雲:“金輿還幸無人見,偷把分王小管吹。”就是詠此事的。楊貴妃知道玄宗沒有她,便寢食不安,更為驕縱,楊家“出入禁門不問,京師長吏為之側目”。時人有“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歡”之謠。李肇說:“楊貴妃生於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杜牧《過華清宮》詩雲:

長安回望繡城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就是詠嶺南貢荔之事,後世嶺南荔枝有“妃子笑”者,據說得名於此。

天寶中年,範陽節度使安祿山立過邊功,而且深得玄宗寵信,令楊氏姐妹與祿山結為兄妹,而楊貴妃則認祿山為幹兒子。可是祿山以入宮謁見幹娘為名,竟明目張膽地調戲起楊貴妃來。

楊貴妃在長安慶祝最後一次生日,那是在是755年六月一日於華清宮,玄宗令梨園置樂,於長生殿奏新曲,未有曲名,適廣東南海進荔枝到,遂以《荔枝香》為曲名。同年十一月,安祿山反,玄宗倉皇入川,次年途經馬嵬驛(今陝西省興平縣西),軍隊嘩變,逼玄宗誅楊國忠,賜楊貴妃自盡,時年三十八歲。白居易的《長恨歌》,就是敘玄宗與貴妃的悲劇故事。

楊貴妃是古代四位美女中故事最多的一個,關於她的民間傳說很多,不過,在民間並沒有把她提升到政治的高度,而隻是把也她作為中國曆史上長得很美的一個女子出現的。

對於唐玄宗李隆基與寵妃楊玉環在沉香亭賞花的時候,就召翰林李白吟詩助興。而李白酒醉,命宦官高力士為其磨墨拂紙,即席寫就《清平調》三首。在李白是毫不費事的情況下寫下了這首應景之作,就好像是在一旁侍候的高力士說的:“放屁還沒有這樣快!”而李隆基看了詩很高興,賜飲。李白借酒,叫高力士為他脫靴,加以奚落。高力士是大太監,天子稱他為兄,諸王稱他為翁,駙馬、宰相還要稱他一聲公公,他是何等的神氣啊,又怎能吃李白這一套,靴是給他脫了,不過從此以後記恨在心。後來他在楊玉環麵前搗鬼,把李白的官給罷了。原來李白詩雲“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在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詩中所用的典故飛燕,是趙飛燕。趙飛燕因貌美受寵於漢成帝,立為皇後。後因淫亂,平帝時廢為庶人,自殺。本來李白是用飛燕新妝比喻名花凝香,並沒有諷刺楊貴妃的意思,高力士卻說詩中的趙飛燕就是指楊貴妃,是故意侮辱她。楊貴妃“恍然大悟”,非常惱火,便在唐玄宗麵前講了李白的壞話。

李白是個詩人,可是未免天真,在用典上不慎重考慮,就被人鑽了空子,最後連個閑官翰林都作不成,罷官而去了。

其實這個故事是說即使漂亮如楊貴妃的女人也是不允許別人進行橫向比較的,脫靴的故事在曆史上應該有這麼一件事,主要說的是李白懲治高力士的。

不過除了以上的這個故事還有一道名菜也和楊玉環有關係。

“貴妃雞”是蘇州名菜。它的做法是選用肥嫩的童子雞翅膀與香菇、淡菜、嫩筍、青椒一起燜燒而與。貴妃雞的特點是菜色鮮豔,綠、乳黃、黑、白相配,令人賞心悅目,吃起來既嫩又鮮,香味撲鼻,是少有的佳肴。

貴妃雞,從名字就可以看得出來,它一定與哪一位貴妃有淵源。不過事實也的確如此,其實,這位貴妃不是旁人,正是那位“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玉環。

在1200多年前,正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間。李隆基做皇帝之初,任用姚崇、宋景治理國家,使唐朝社會經濟發展到最高峰,史稱“開元盛世”。但到了晚年,唐玄宗昏庸無比,唐朝又從發展的巔峰跌落下來。寵愛楊貴妃就是他晚年昏庸的重要表現。

楊玉環本是李隆基看中她之後,想方設法娶了過來,封為貴妃。有了楊貴妃之後,唐玄宗整日整夜與她尋歡作樂,把國家大事交給了李林甫、楊國忠等一幫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