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湯的死,最直接的原因是朱買臣的陷害。二人之間的嫌隙由來已久。最初,長史朱買臣是會稽人,攻讀《春秋》。莊助讓人向皇帝推薦朱買臣,朱買臣因為熟悉《楚辭》的緣故,同莊助都得到皇上的寵幸,從侍中升為太中大夫。當時張湯隻是個小官,在朱買臣等麵前下跪聽候差遣。不久,張湯當了廷尉,辦理淮南王案件,排擠莊助,朱買臣心裏開始怨恨張湯。待張湯當了禦史大夫,朱買臣從會稽太守的職位上調任主爵都尉,位列九卿之中。幾年後,因犯法罷官,代理長史,去拜見張湯,張湯坐在日常所坐的椅子上接見朱買臣,他的丞史一類的屬官也不以禮對待朱買臣。朱買臣因此更加怨恨張湯,常想把他整死。王朝是齊地人,憑著儒家學說當了右內史。學習縱橫家的思想學說,是個性格剛強暴烈的強悍之人。兩次做濟南王的丞相。從前,他們都比張湯的官大,不久丟了官,代理長史,對張湯行屈體跪拜之禮。張湯屢次兼任丞相的職務,知道這三個長史原來地位很高,但卻常常欺負壓製他們。因此,三位長史合謀並對莊青翟說:“開始張湯同你約定一起向皇上謝罪,緊接著就出賣了你;現在又用宗廟之事控告你,這是想代替你的職位。我們知道張湯的不法隱私。”於是就派屬吏逮捕並審理張湯的同案犯田信等人,說張湯將要向皇上奏請政事,田信則預先就知道,然後囤積物資,發財致富,同張湯分贓,還有很多其他的關於張湯的壞事。這些事的供詞被皇上聽到了,皇上向張湯說:“我所要做的事,商人則預先知道此事,越發囤積那些貨物,這好像有人把我的想法告訴了他們一樣。”張湯聽了明知皇上是在懷疑自己,可他不但不謝罪,反而假裝驚訝地說:“應該說一定有人這樣做了。”這時減宣也上奏書報告張湯和魯謁居的犯法之事。天子果然以為張湯心懷狡詐,當麵欺騙君王,派八批使者按記錄在案的罪證審問張湯。張湯自己說沒有這些罪過,不服。於是皇上派趙禹審問張湯。趙禹來了以後,責備張湯說:“皇上怎能不知道情況呢?你辦理案件時,被夷滅家族的有多少人呢?如今人家告你的罪狀都有證據,天子難以處理你的案子,想讓你自己想法自殺,何必多對證答辯呢?”張湯就寫信謝罪說:“張湯沒有尺寸之功,起初隻當文書小吏,陛下寵幸我,讓我位列三公之位,無法推卸罪責,然而陰謀陷害張湯的罪人是三位長史。”於是張湯就自殺了,一代酷史,最終也逃脫不了如此悲慘的下場。
張湯雖然執法嚴酷,但並不貪財,在他死時,家產總值不超過五百金,都是所得的俸祿和皇上的賞賜,沒有其他的產業。張湯的兄弟和兒子們想厚葬張湯,他的母親說:“張湯是天子的大臣,遭受惡言誣告而死,何必厚葬呢?”於是就用牛車拉著棺材,沒有外槨。天子聽到這情況後,說:“沒有這樣的母親,生不出這樣的兒子。”就窮究此案,認為張湯是冤枉的,把三個長史全都殺了。丞相莊青翟也自殺。田信被釋放出去。皇上憐惜張湯,逐漸提拔他的兒子張安世。
張湯雖然死的有點冤,但畢竟沒有禍殃自己的家族,反而因為皇上的憐惜,讓他的兒子當上了官,也不能不說是張湯及其家族的幸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