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哈裏森法則(1 / 2)

行動者常常不如評論者高明,但評論者往往沒有行動。

提出者:比利時企業家H?哈裏森

管理啟示:行動力最重要

曾經有空想社會主義學家提出了關於人類社會的美好設想,可是由於脫離實際,沒有揭示出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最終沒有任何的結果。在企業管理的實踐中,也有這麼一些人,隻會說,不會做,盡管能提出一些有特點的想法,可是卻不願意投身企業經營的實踐。這正像比利時企業家H?哈裏森提出的“行動者常常不如評論者高明,但評論者往往沒有行動”。也就是說在企業管理的實踐中有很大的一部分人缺乏有效的管理執行能力。讓我們先分析一下這種管理執行能力低下的原因。

首先,缺乏係統的、可以信賴的管理製度體係來保證公司的規範運作,使得公司出資者對公司的運作缺乏信任,不能有效授權。製度殘缺,沒有形成一個有效的製度係統,同時,製度之間的相互匹配也存在問題,不能構成有機聯係。有的製度訂得太細,執行成本太高,導致執行困難;有的則太寬泛,無法執行。部分製度存在照搬照抄現象,沒有進行深入調查,導致製度的適用性不高。部分指令設定的要求偏高,超出員工努力所能達到的程度,不符合工作目標設定應該遵循的“可達到性”和“合理性”原則。在這種情況下,公司管理人員的執行能力往往會大打折扣。

其次,製度執行過程缺乏必要的宣傳和通告;缺少合適的評價機製,使得公司中層幹部對推行規範化管理缺乏積極性和動力;缺乏必要的激勵措施,使得員工產生推行規範化管理就是扣錢和束縛工作行為的錯誤思想。

最後,製度的執行缺乏強有力的監督落實機製,沒有具體領導和負責部門來承擔監督落實責任,大家都在製度麵前當“看客”;對製度落實效果的考核力度不夠,執行與否與員工利益的關聯度較低,製度落實缺乏足夠的群眾基礎。在這種情況下,還怎麼能談得上有效的管理執行呢?

那對於企業家而言或者那些未來的企業家而言,應該如何提高這種管理執行能力呢?

首先,管理人員特別是那些經驗和閱曆不夠豐富的管理人員,要特別清醒地認識到能夠構思出某種方案和能夠在組織內推行這一方案完全是兩碼事。對於年輕的管理人員而言,由於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往往能提出一些好的管理方案,可是,管理除了是一門科學以外,更重要的是藝術,需要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協調與配合來實現組織的目標,對於這一過程的駕馭就不僅僅是靠理論知識可以實現的。這需要管理人員在基層積累起如何與其他人一道完成組織目標的經驗,缺少這一環,就不能算是一個成熟的管理人員。

其次,隻有真正地從事管理活動,才能真正地提高管理的技能,更好地勝任管理崗位。管理技能的提高正像一句俗語所說的那樣“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那些評論家固然能把問題分析的頭頭是道,可是卻不一定能打贏戰爭。這種情況在實際生活中並不罕見:一些體育迷往往對運動員的技術發揮高談闊論,可是如果讓他去打,肯定是“孔子搬家——全是輸”!的確,任何實踐能力的提高都不是用嘴巴說出來的,而是通過踏踏實實的實際經驗積累得到的。盡管在實際的行動中,可能會受一些挫折,可是,正是這種挫折,使人能更準確的把握局麵,應付複雜的問題。也就是說,管理人員執行能力的提高是需要通過一定的企業管理實踐來加以提高的。

最後,提醒那些想從事企業管理工作的人們,要想更好地適應崗位要求,請在掌握基本理論的基礎上,積極投身基層管理實踐,在實踐中提高管理技能,培養駕馭全局的能力。隻有這樣學校培養的工商管理人才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企業管理人才!

管理應用

成敗關鍵在“執行”——海信的故事

海信集團2003年實現銷售收入221億元,增長幅度為14.5%。海信電視、空調、冰箱、手機等主導產品的產銷規模有了較大增長,海外市場開拓、產業結構優化等也取得不小的成績,經營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為今後健康持續的發展打下較好的基礎。那麼,作為一個銷售收入200多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要想每年都保持穩步增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企業在做大的過程中的確會有很多問題,但海信的領導者經過詳細的調查認為,海信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仍然是執行力不強的問題。

為什麼目前必須把解決執行力不強作為管理的重中之重呢?海信的首席執行官周厚健認為,海信目前存在的問題都是由於管理執行能力不強而導致的,這些問題包括:(1)不能將好的思路落實於具體執行時間表上,導致好的思路和策略形成空談;(2)安排工作不到位,執行任務拖拖拉拉、沒有緊迫感;(3)執行過程馬馬虎虎,得過且過,敷衍了事。執行力低下是企業管理中最大的黑洞,再好的策略也隻有成功執行後才能夠顯示出其價值。成敗關鍵在執行。而企業執行力差,將會直接導致在貫徹企業經營理念、實現經營目標上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削弱了幹部、員工的鬥誌,破壞了工作氛圍,影響了企業的整體利益。長此以往,它將會斷送企業的事業。下麵是海信加強管理執行能力的一些經驗,希望能對企業管理人員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