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屋裝飾篇(1)(1 / 3)

構架

新石器時代,黃河中遊的氏族部落,例如陝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氏族部落,就在利用黃土層為壁體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起簡單的穴居和淺穴居,逐步發展為地麵上的房屋。也就從此開始,木構架結構就成為中國古代建築的主要結構方式。古代先民在進一步完善這種木構架的同時,又創造了與之相適應的各種房屋的平麵形式和外觀形式,形成了中國古典建築的獨特風格。

仰韶氏族房屋

處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氏族的房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方形,一種是圓形。

仰韶氏族的方形房屋多為淺穴,內轉角一般做成弧形,門口有斜階通至室內地麵,階道上部可能搭有簡單的人字形頂蓋。淺穴四周的壁體,緊密而整齊地排列著木柱,用編織和排紮的方法相結合,構成壁體,支承屋頂的邊緣部分。住房中部又以四柱作為構架的骨幹,支持著屋頂。屋頂形狀可能用四角攢尖頂,也很可能在攢尖頂上部,利用內部柱子,再建采光和出煙的二麵坡屋頂。壁體和屋頂鋪敷草泥土或草。

仰韶氏族的圓形房屋一般建在地麵上,周圍密排較細的木柱,柱與柱之間也用編織方法構成壁體。室內有二至六根較大的柱子。屋頂形狀可能在圓錐形之上,結合內部柱子,再造一個兩麵坡式的小屋頂。

抬梁式木構架

從原始社會末期起,中國古代房屋木構架逐漸形成了抬梁、穿鬥、井幹三種不同的結構方式。

中國古代房屋的抬梁式木構架至遲在春秋時代已初步完備,後來經過不斷提高,產生了一套完整的做法。抬梁式木構架是沿著房屋的進深方向在石礎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重疊數層瓜柱和梁,最上層梁上立脊瓜柱,構成一組木構架。在平行的兩組木構架之間,用橫向的枋聯絡柱的上端,並在各層梁頭和脊瓜柱上安置若幹與構架成直角的檁。由兩組木構架形成的空間就稱為“間”。一座房屋通常由兩三間乃至若幹間,沿著麵闊方向排列為長方形平麵。

抬梁式木構架結構還可以建造三角、五角、六角、八角、正方、圓形、扇麵、田字及其他特殊平麵的建築,以及多層的樓閣與塔。

穿鬥式木構架

中國古代房屋穿鬥式木構架也是沿著房屋進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間距較密,柱直接承受檁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數層“穿”貫通各柱,組成一組組的構架。穿鬥式木構架的主要特點是用較小的柱與“穿”做成相當大的構架。

中國古代房屋的穿鬥式構架至遲在漢朝已經相當成熟,成為南方各地建築的主要構架,但也有在房屋兩端的山麵用穿鬥式,而中央諸間用抬梁式的混合結構法。

井幹式木構架

中國古代房屋井幹式木構架是用天然圓木或方形、矩形、六角形斷麵的木料,層層累疊,構成房屋的壁體。據考古資料,商朝後期陵墓內已使用井幹式木槨,以後的周朝、漢朝的陵墓也曾長期使用這種木槨,漢初宮苑中也建有井幹樓。在現今的雲南仍可看到井幹式住宅。

據出土的漢代西南民族的隨葬銅器,井幹式結構的房屋,既可直接建於地上,也可像穿鬥式構架一樣,建於幹欄式木架之上。

中國古代房屋除了抬梁、穿鬥、井幹三種基本結構形式外,在西藏、新疆等地還創造了密梁平頂結構房屋,在南方創造了房屋下部多用架空的幹欄式結構。

屋頂

概說

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式樣,在新石器時代後期就有了正脊長於正麵屋簷的梯形屋頂,到了漢代,開始形成廡殿、歇山、懸山、囤頂、攢尖五種基本形式和重簷屋頂。在南北朝時期,增加了勾連搭屋頂。後來又陸續出現單坡、丁字脊、十字脊、盝頂、拱券頂、盔頂、圓頂等多種屋頂形式,以及由這些屋頂組合而成的各種複雜形式。

中國古代匠師在運用屋頂形式獲取藝術效果上有豐富的經驗。唐宋繪畫中反映了很多優秀的屋頂組合形式。北京故宮和頤和園都以屋頂形式的主次分明、變化多樣,來加強藝術感染力。南方民族的房屋建築,由於平麵布局往往不限於均衡對稱,屋頂處理靈活自由,構成複雜而輕快的藝術形象。

廡殿頂

廡殿頂被認為是等級最高的屋頂形式,在宮殿廟宇中,隻有最尊貴的建築才使用廡殿頂。

廡殿頂是前後左右都有斜坡的屋頂。前後坡相交成正脊,左右兩坡同前後坡相交成四垂脊。四坡五脊成廡殿頂的外形特征,所以李誡《營造法式》中將這種屋頂形式稱為“四阿”或“五脊殿”。有兩層簷的稱為“重簷廡殿”。

硬山頂

硬山頂是在房基礎的台基之上兩端,砌山牆一直到頂,把檁子砌到山牆裏邊封住,這樣就形成四條垂脊兩麵坡的屋頂。

硬山頂的做法是筒板瓦坡到山牆處停止不外出,在瓦坡與山牆交接處以尺二見方或更大一些的方磚鋪放成人字形帶,叫做“方磚榑縫”。榑縫之上依與山牆垂直方向放勾頭滴水,叫做“排山勾滴”。四條垂脊就壓在排山勾滴的後尾。

硬山頂共有四條垂脊,每條垂脊的後部三分之二叫“垂脊”,前部三分之一叫“岔脊”。在脊檁上方前後瓦坡交接處則用大脊。兩坡五脊是硬山頂的主要特征。

懸山頂

懸山頂,也稱“挑山頂”。懸山頂的屋頂形式大體與硬山頂相同,也有正脊、四條垂脊和兩麵坡。不同之處是屋頂各檁(也稱“桁”)伸到山牆之外,沿著兩山檁頭釘上榑風(也稱“縫”)板,可以保護檁頭,保護山牆。懸山頂的特點是人字瓦坡兩端延伸到山牆以外五六椽至七八椽,各部檁子一並挑出,檁頭上釘榑縫板,將檁頭封住。檁下加燕尾枋以幫助檁子承托上部荷重。懸山頂上仍是四條垂脊和一條大脊,榑縫板下常常用薄板雕成魚形、如意頭形等各種裝飾。

歇山頂

歇山頂的屋頂式樣是廡殿頂和懸山頂的組合。屋頂的上部,正脊兩端的四條垂脊與懸山頂相似;屋頂的下部,四條戧脊與廡殿頂大體相同。四條垂脊、四條戧脊,加上正脊共九條,故而也稱“九脊殿”。

歇山頂的瓦作有些複雜,尤其是山花部分。在山花板上方,榑縫板、排山勾滴和垂脊的結構順序都和懸山頂一樣。在山花板下部兩山瓦坡的後尾,還要做一道榑脊,以便將雨水排出山花板之外。歇山頂也有單簷、重簷之分。

攢尖頂

攢尖頂的形式分為四角攢尖和圓形攢。四角攢尖屋頂分成相等的四麵坡,四條垂脊上安寶頂(寶頂有琉璃和銅鎏金兩種)。圓形攢尖的屋頂沒有脊,屋麵瓦壟自下而上,每壟筒板瓦逐漸縮小,稱“竹節瓦”,上安寶頂。

盝頂

盝頂梁架結構多用四柱,上加枋子和抹角梁或扒梁,形成四角、六角、八角等形式的屋頂。頂部當中隨屋頂形式做圍脊開口,用以納光。頂部開口處,用垂蓮柱或用角梁將洞口處支撐著圍脊。

屋頂等級

中國古代的建築,既講究造型藝術,又講究等級區別。在清代,屋頂以重簷廡殿式為最高等級,依次而下為重簷歇山頂、單簷廡殿頂、單簷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四角攢尖式屋頂、盝頂、卷棚頂。

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在故宮這座古建築群中,現存有房屋八千七百餘間,大多是按照我國傳統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形式組成。各個庭院之間以及每一座院落內部房屋的組成,又是根據使用者所處的地位和建築物的功能來確定其屋頂式樣。

故宮中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三大殿和內廷的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等後三宮,這六座大殿是皇帝活動的中心,占據著紫禁城最重要的部位,因此大多是重簷廡殿和重簷歇山式屋頂。故宮中的東西六宮是後妃生活區,它的主體宮殿則是次一等的單簷廡殿或單簷歇山式屋頂。皇帝的內家廟奉先殿和乾隆做太上皇用的皇極殿,用的是重簷廡殿屋頂,而老太後用的宮殿一般用單簷歇山頂。

三大殿的正門——太和門是重簷歇山頂,進門立於三層漢白玉石雕鑿的台基之上的太和殿,是皇帝的“大朝正殿”,俗稱“金鑾殿”,使用了最尊貴的重簷廡殿頂。太和殿的東廂房為體仁閣,西廂房為弘義閣,左右對稱,同是單簷廡殿頂。兩閣之南還有東西相映的單簷歇山頂的廡房。在這一正兩廂之間,綴以單簷歇山的門廡,形成以太和殿為主體的廣大庭院。其後以保和殿為主體的第二進院,兩廡是連簷漫長的通脊硬山頂。三大殿的四周或以牆垣,或以門廡,或以樓閣加以連結,四隅有重簷歇山頂方形的崇樓,形成封閉式的空間。

太和殿是重簷廡殿頂,保和殿是重簷歇山頂,兩殿之間布置一個較為矮小的四角攢尖式屋頂的中和殿。這三大殿四周房屋有單簷廡殿頂、單簷歇山頂、硬山頂等數種,這種屋頂的變化,不僅起到區別主次的作用,而且體現了統一和多變的藝術手法,使整個宮殿建築在嚴謹之中又有一定的變化。

脊飾

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一般用板瓦、筒瓦覆蓋,用瓦條、磚或脊筒子壘砌屋脊,按其位置分別稱為正脊、垂脊、戧脊、岔脊等。屋脊是屋頂上最容易漏雨的地方,在結構上加以覆蓋是完全必要的。古代匠師在解決功能的同時,更注意了它的藝術處理,由簡單的式樣逐漸發展成形式多樣的各種脊飾。

鴟尾

在西周已經有了瓦,春秋時期有了板瓦和筒瓦,戰國時期已出現了脊飾構件。河南輝縣固衛村戰國墓內銅鑒上所刻的房屋,在正脊的一端和正中都刻出一個三叉形的構件,中間似花蕾,兩側似花葉。

秦漢時期,尤其是東漢時期的石屋、石闕、陶樓、陶屋、畫像石中所表現的脊飾,式樣已經相當豐富。大多數建築物的正脊兩端都有裝飾構件,最簡單的是兩端翹起,如牧城驛出土的陶屋脊端用三塊勾頭瓦相壘,嵩山太室石闕頂上多至六瓦相壘;複雜一點的,如武梁祠畫像石中出現的單卷瓣、雙卷瓣的式樣,上麵還刻著簡單的紋飾,有的在正脊兩端各裝一隻鳳鳥,有的放置一個桃核形的構件。

正脊兩端的構件,後代一般稱為鴟尾,在已知的漢代資料中尚無鴟尾的形象與名稱。後漢趙曄所撰《吳越春秋》上卷第四,談到吳王闔閭令伍子胥築城的故事時,寫道:越在巳地,其位蛇也,故南大門上有木蛇,北向示越屬於吳也。”《唐會要》中所記:“漢柏梁殿災後,越巫言海中有魚虯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於屋上以厭火祥。”根據已知資料和《吳越春秋》所記,鴟尾起源於漢代的說法尚值得懷疑。

北魏時期雲岡石窟九窟所雕鴟尾,敦煌二百五十七窟和吉林集安三室墓等處北魏時期壁畫中所繪鴟尾,已非常清晰。龍門石窟古陽洞內,在刻有正始四年(五○七年)題記旁邊的建築雕刻中的鴟尾,與雲岡十窟、麥積山四窟等處同屬一個類型。虯尾上指,背後無鰭,身內無雕飾,應是鴟尾中比較原始的、早期的形象。

麥積山石窟一百四十窟右壁北魏壁畫中繪一座歇山式屋頂的大殿,正脊用瓦條壘砌,兩端鴟尾由正脊的瓦條聯壘而成,整體卷如魚尾,外緣逐層上收,瓦條相錯做成鰭形,姿態簡樸大方。

在敦煌壁畫和龍門石窟中,還有些特殊的式樣:

南北朝時期,鴟尾的使用除宮殿外,隻有“三公黃閣聽事置鴟尾”,一般官僚非經特許不得僭用。

隋代大業四年(六○八年)李小孩石棺,整體做三間歇山頂建築,鴟尾前端上皮與脊齊平,身內刻二線道,兩側外緣刻鰭,背微凹,高寬比例為十比八點三,厚與寬相等,上部稍薄,整體比例肥壯。

河南省博物館藏隋代陶屋,正脊兩端置鴟尾,虯尾上指,內緣圜和外緣施鰭兩道,背凹進,中部靠下有一小圓孔,身內粗麵無雕飾,整體造型上薄下厚,簡練穩重。

唐代早期的幾處資料,如敦煌二百二十窟壁畫、大雁塔門楣線刻、唐韋洞墓壁畫等所刻畫的鴟尾同屬一種類型,尾上指前彎,外緣有鰭直達尾尖,身內刻一至二線道和二至四枚“寶珠”,高寬比例皆在十比六左右,與隋代諸例相比,外緣略直,比例瘦高。

唐懿德太子墓(七○六年)壁畫中闕樓的鴟尾,兩道鰭不達尾尖,身內無雕飾,與前諸例稍異:

山西晉城古青蓮寺內唐碑所刻樓閣圖(八二五年),圖中山門的鴟尾與大雁塔門楣線刻相近,唯不用寶珠:四川大足北山晚唐摩崖雕刻的鴟尾,頂上突出的構件應是宋代所稱“搶鐵”的最早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