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起居物類篇(1)(2 / 3)

矮榻如同席子,在榻上或跪坐,或盤坐,或箕踞(兩腿向前平伸,坐形如箕狀),還可放置憑幾、手爐、書卷等。榻前多置食案或書幾。

榻的出現至遲在戰國中期,但目前所發現的榻時代多偏晚,其中最早的一件為西漢後期的石坐榻,六十年代出土於河南鄲城縣竹凱店的一座磚室中。該坐榻係青色石灰岩雕刻而成,平麵呈長方形,四角有曲尺狀足,長八十七點五厘米、寬七十二厘米、高十九厘米。榻麵刻有隸書一行:“漢故博士常山大(太)傅王君坐榻”。

漢榻從形式上有屏榻、連榻、獨坐榻三種形式。如河北望都二號漢墓出土的石榻、南京大學北園晉墓出土的小榻、南京象山七號晉墓出土的陶榻等。它們有正方形和長方形兩種,按形象和尺寸分析,它們都是僅供一人使用的獨坐榻。

南北朝時期的榻

漢代以後,“床”一般專指睡覺用的臥具,“榻”就成為供休息和待客所用的特定坐具。魏晉時期的榻,形式無多大變化,隻是較前應用更普遍,已成為很普通的坐具了。

南北朝時期榻的形式,大體有獨坐榻、帳榻和圍屏式榻三種。在南北朝時期,榻開始向寬向高發展,使用的方式也趨於多樣化。榻上不僅可以放置供數人用餐、會客的樽、案、憑幾等,還可以弈棋、彈琴和書畫。如在北齊《校書圖》的校書畫麵中,榻上除坐有四人校書外,還備有憑幾、隱囊(一種可供靠倚休息的皮囊形軟體用具)、食具、文具和長琴等,而且還顯得綽綽有餘。隨著帳榻的流行,我們獲得了南北朝時期留下的支立榻帳的帷帳座。

這時期人們坐的姿勢也有所變化,更多的不是采用跪坐形式,而是兩腿朝前向裏交盤屈的箕踞式了。隨著高足坐具的逐漸普及,人們的坐姿也逐漸向垂足轉變。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中有兩人坐在架床上對語,其中一人就取垂足而坐的姿勢。

隋唐五代的榻

隋唐五代時期的榻,形體都較寬大。如近年在江蘇邗江縣楊廟鄉蔡莊出土的四件五代時期的木榻,長一點八米,寬零點九二米,高零點五米,與現代單人床的尺寸相仿。又如,山東嘉祥英山一號隋墓壁畫《徐侍郎夫婦宴享行樂圖》中的坐榻,兩人坐在榻上,身邊輔以條幾、隱枕,前麵還放著盛滿果品的豆;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中畫有兩件榻,其中一床五人共坐仍綽綽有餘,形體之大可以想見。兩件榻的形體大致一樣,左、右、後三麵安裝有較高的圍板,正麵兩側各安一獨板扶手,中間留門以容上下。五代以前的榻,大多無圍,隻有供睡覺的床才多帶圍子。《韓熙載夜宴圖》中的榻實際已屬作為臥具的床

宋榻

專用坐具的榻在隋唐時期開始減少,尤其是獨坐榻在五代以後已很少見到,床與榻的分工也越來越明顯。

兩宋時期的榻大體還保留著唐、五代時的遺風,變化不大,大多無圍子。如宋代李公麟《高會學琴圖》和《維摩像》中的坐榻,宋《梧陰清暇圖》中的坐榻,以及宋人《白描大士圖》中所繪的榻,均無圍欄。使用這種無圍的榻,一般須使用憑幾和腋下幾作為輔助家具。

遼金木床

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同處一個時代,然而,遼金的家具生產卻比中原地區有所發展。單就床榻而言,就有內蒙古翁牛特旗解放營子出土的遼代木床、山西襄汾南董金墓木床、山西大同金代閻德源墓出土的木床等。

這些木床是作為明器隨葬入墓的,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床上都裝有欄杆和圍板。從曆史上看,漢代胡床由北國胡人所創,欹床(一種帶活動靠背的坐具)為三國時曹操所創,欄杆床榻以北方遼、金為多。由此看來,高足家具的演變和發展是從北向南傳播,而後在中原地區得到技藝的提高和普及使用。

遼、金時期發展的三麵或四麵圍欄床榻,發展到明代更為盛行。

明代床

明代床榻大體可分為架子床、拔步床、羅漢床三種。

架子床的做法通常是四角安立柱,床頂起蓋,俗謂“承塵”。頂蓋四圍裝楣板和倒掛牙子。床麵的兩側和後麵裝有圍欄,多用小木料做榫拚接成各種幾何花樣。因為床上有頂架,故名“架子床”。

明代的架子床,有的在床的正麵自床麵起多加兩根立柱,以便在床正麵的兩邊各安方形攔板一塊,即“門圍子”,正中無圍處便是上床的門戶。也有的在床的正麵用小木板加工成如意頭,每四個一組,外加“十”字形木件,拚接成大麵積的欞子板,中間留出圓形的月洞門。圍欄和楣板也以同樣方法做成。有的架子床四周床牙還浮雕有螭虎龍等花紋,整個床做工精美,清雅別致。

架子床的床屜多用棕繩編成,有的上麵還敷以藤席。棕屜的做法是在大邊的裏沿起槽打眼,把棕繩頭用竹楔鑲入眼內,然後用木條蓋住邊槽。這種床屜使用起來比較舒適,在南方直到現在還很受歡迎。北方因氣候條件的關係,人們喜歡用厚而軟的鋪墊,床屜大多用木板製作。

拔步床是一種造型奇特的床,從外形看,好像把架子床安放在一個木製平台上。平台長出床的前沿七十至一百厘米,平台四角立柱鑲以木製圍欄。有的拔步床還在兩邊安上窗戶,使床前形成一個小廊子,廊子兩側放些桌凳等小型家具,用以放置雜物。

拔步床雖在室內使用,卻很像一幢獨立的小屋子。這種床式多見於南方,南方溫暖而多蚊蠅,床架的作用為了便於掛帳子。近年在上海的潘氏墓、河北阜城廖氏墓、蘇州虎丘王氏墓都出土有明代架子床的拔步床模型。

羅漢床是指左右和後麵裝有圍欄,但不帶床架的一種床。圍欄多用小木做榫攢接而成,最簡單的用三塊板做成。圍欄兩端做出階梯軟圓角,既樸實又典雅。

羅漢床的形製有大有小,通常把較大的稱床,較小的稱榻。如所謂的“彌勒榻”,就是指一種專門用於坐的較小的羅漢床。這種彌勒榻在明清兩代的皇宮和王府的殿堂裏都有陳設,一般都是單獨陳設在正殿明間,近代人們多稱它為“寶座”,和屏風、香幾、宮扇等組合陳設,顯得異常莊嚴肅穆。

大羅漢床既可供臥,亦可供坐。床上正中放一炕幾,兩邊鋪設坐褥、隱枕,放在廳堂待客,作用相當於現代的沙發。床上的炕幾,既可依憑,又可放置杯盤茶具,作用猶如現代的茶幾。羅漢床是一種坐臥兩用的家具,一般在寢室供臥叫“床”,在客廳待客則稱“榻”,是廳堂中十分講究的家具。

清代床

清代床榻在康熙朝以前,大體保留著明代的風格和特點。隨著清初手工藝技術的發展和統治階級的生活日趨奢靡腐化,到了乾隆時期,清代床榻發生了很大變化,形成了獨特的清式風格。

清式床榻的特點是用材厚重,裝飾華麗,與明代床榻的“用料合理、樸素大方、堅固耐用”形成鮮明的對比。為了體現清王朝的鼎盛和安定,床榻製作力求繁縟多致,不惜耗費工時和剖用大材。如故宮收藏的一件清代紫檀木架子床,不僅用料粗壯,形體高大,而且四足及牙板、床柱、圍欄、上楣板等全部鏤雕雲龍花紋,床頂還安裝有近四十厘米高的紫檀木雕雲龍紋毗盧帽,工藝相當複雜、精湛。從整體來看,既玲瓏剔透,又恢宏壯觀,給人以一種莊嚴華麗之感。

清代平常的架子床也和前代不同,除左、右、後三麵裝圍欄外,還多在正麵做垂花門,用厚十厘米的木板鏤雕成菱花紋或“鬆竹梅”、“葫蘆萬代”等寓意富貴、長壽、多子多孫的吉祥圖案。還有的床不用四足,而用兩個較矮的長條木櫃支撐床屜,以便充分利用床下空間存貯日用什物。

還有一種床櫃,做法是先做成相當於床麵長、寬、高度的上開蓋櫃,然後在左、右、後三麵裝上床圍子,就成為羅漢床的形式了。櫃內可以存放氈毯被褥。床櫃白天可以當榻待客,晚上即是臥具床,是清代床榻中較為新奇的一種。

清代羅漢床和榻的圍欄大多采用雕花式或裝板鑲嵌式,用小木件攢接的不多。鑲嵌的多以玉石、瑪瑙、瓷片、大理石、螺鈿、琺琅、竹木牙雕等為材料。裝飾題材也很廣泛,有各種山水風景、樹石花卉、鳥獸、各種人物故事及龍鳳、海水山崖等,可謂琳琅滿目。這些經過精心雕飾的床榻,大都比較嬌嫩,在使用上不及明式床榻實惠。

清式床榻為追求豪華、豔麗的效果,往往顯得雕飾太繁,加之多采用鏤雕和深雕的手法,又必然造成積塵難拭的弊病。鑲嵌的床榻多采用凸嵌法,同樣有以上的弊病,而且日久天長嵌件脫落,又會進一步影響外觀。

清代常見的還有金漆彩畫式床榻。

桌子,是現代人們日常生活必備的家具。追溯我國家居桌子發生與發展的曆史,最早可聯係到具有桌子功能的幾與案。

漢代幾案

我國家具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即前期低型家具時期和後期高型家具時期。我國兩漢時代正處於低型家具時期,普遍的坐具是床、榻,與之相適應的家具就是低矮的幾和案。

漢代人們普遍生活方式是席地而坐。當時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麵,如宴飲、讀書、寫字、辦公、謁見、講學、會客等,都是在席、榻、床上進行的。當時以跪坐為主的人體活動,低型的幾與案在功能尺度上就能滿足人們的使用要求,無須設置高型的桌子。可以概括地說,漢代是幾與案的世界。

古代的幾分曲幾和直幾兩種。曲幾的形製,據考古發現,為弧形條狀,下有三足支撐,其功用同現代椅子上的扶手和靠背相同。古人席地而坐,累了就扶靠在曲幾上,叫“憑幾”或“隱幾”。古代老人居則憑幾,行則攜杖,故古籍中往往幾杖並稱。直幾則出現較晚,一般由三塊木板榫接而成,其中一塊長條形木板為幾麵,另外兩塊木板豎立為幾足。直幾的形製和曲幾完全不同,頗似現今的茶幾,供人們吃飯、看書寫字、擱置物件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