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說
椅的形象可上溯到漢魏時傳入的北方“胡床”,胡床在寺廟中常用於坐禪,故又稱“禪床”。
胡床在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使用較廣,有錢勢的人家不僅居室必備,就是出行時還要由侍從扛著胡床跟隨左右,以備臨時休息之用。隋高祖忌“胡”字,改稱“交床”。交床在唐宋改稱“交椅”,十分盛行。“椅”,也作“倚”。“椅”字在唐以前有兩種解釋,一是為一種樹木的名稱,一是指車上的圍欄,作為乘車時的依靠。後世椅子的形式就是受車旁圍欄的啟發而形成的。
從現存資料看,唐代椅子已相當講究,如五代郎餘令《曆代帝王像》中唐太宗所坐的椅子就十分精製,坐麵後部立四柱,中間兩柱稍高,上裝弧形橫梁,兩端長出部分雕成龍頭。扶手由後中柱通過邊柱向前兜轉搭在前立柱上,扶手與坐麵中間空當嵌圈口花牙。扶手盡端亦雕成龍頭,與後背搭腦融為一體。坐麵附軟墊和襯背。
五代至宋,高型坐具空前普及,椅的形式也多了起來,出現了靠背椅、扶手椅、圈椅等新的形製。明代是中國家具藝術發展的成熟時期,椅子類型豐富多彩,有了寶座、交椅、圈椅、官帽椅、靠背椅、玫瑰椅等多種形製。清代由於手工業技術的發展,椅子出現了雕飾,成為家具中的珍品。
寶座和交椅
寶座是皇宮中特製的大椅,造型結構仿床榻做法。寶座一般陳設在皇宮、皇家園林和行宮裏,為皇帝和後妃們所專用。一般人家也有寶座,大多單獨陳設在廳堂中心或其他顯要位置。
交椅即“胡床”形製為前後兩腿交叉,交接點作軸,上橫梁穿繩代坐麵。在坐麵後角上安裝弧形栲栲圈,正中有背板支撐,人坐其上可以後靠。交椅是室內等級較高的陳設。
交椅不僅陳設室內,外出時亦可攜帶。宋、元、明、清各代,皇室官員和富戶人家外出巡遊、狩獵都攜帶交椅。
圈椅
圈椅是由交椅演變而來。交椅的椅圈自搭腦部位伸向兩側,然後又向前順勢而下,盡端形成扶手。人在就坐時,兩手、兩肘、兩臂一並得到支撐,很舒適,逐漸發展為專在室內使用的坐椅。由於在室內陳設相對穩定,無須使用交叉腿,故而采用四足。交椅在廳堂陳設及使用大多成對,單獨使用的不多。
明代晚期,出現一種坐麵以下采用鼓腿膨牙帶托泥的圈椅。明代圈椅的椅式極受世人推崇,以至人們把圈椅亦稱為太師椅。
官帽椅和玫瑰式椅
官帽椅是依其造型酷似古代官員的帽子而得名。官帽椅分南官帽椅和四出頭式官帽椅。
南官帽椅的造型特點是在椅背立柱與搭腦的銜接處做出軟圓角,背板做成“S”形曲線,一般用一塊整板做成。明末清初出現木框鑲板做法,由於木框帶彎,板心多由幾塊拚接,中間裝橫棖。
四出頭式官帽椅與南官帽椅的不同之處是在椅背搭腦和扶手的拐角處不是做成軟圓角,而是在通過立柱後繼續向前探出,盡端微向外撇,並削出光潤的圓頭。背板全用整塊木板刮磨成“S”形曲背。
玫瑰式椅實際是南官帽椅的一種,它的椅背通常低於其他各式椅子,和扶手的高度相差無幾。玫瑰椅多用黃花梨木或雞翅木製作,一般不用紫檀或紅木。玫瑰椅在北京匠師們中流傳較廣,南方稱其為“文椅”。
靠背椅
靠背椅是隻有後背而無扶手的椅子,分為一統碑式和燈掛式兩種。
一統碑式的椅背搭腦與南官帽椅的形式完全一樣,燈掛式椅的靠背與四出頭式一樣,因此兩端長出柱頭,又微向上翹,猶如挑燈的燈杆,因此名為“燈掛椅”。一般情況下,靠背椅的椅形較官帽椅略小。
概說
凳子的出現和椅子大體同時,至遲在魏晉時期,我國家居生活已經開始使用凳子。
魏晉時流行一種圓墩的坐具,形式為兩端大、中間細,上下為平麵。南北朝時,開始出現加以朱黑髹漆和金銀彩繪的圓墩,在洛陽龍門蓮花洞石刻中可以看到這種圓墩的具體形象。
唐代中期以後,凳的類型增多。在宋摹唐周昉《揮扇仕女圖》中還可看到一種月牙凳,凳的腿與腿之間的邊牙上釘有金屬環,每環各結彩帶一束,使家具顯得異常精美。
在五代,坐墩又出現了一種兩端小中間大的花鼓形式,使用時上麵再覆以繡花軟墊,名“繡墩”。宮中婦女及舞樂歌女都常使用這種坐具。
宋代坐墩製作最精、裝飾最華麗的當推宋蘇漢臣《秋庭嬰戲圖》中描繪的彩漆坐墩,坐墩形體寬大,呈扁橢圓形,周圍開出豎向橢圓孔七個,七孔的邊口正好形成七條弧形腿足。橢圓形透孔與坐墩整體的扁橢圓形形成橫豎反襯,使之顯得敦實穩重。
明代凳子有方形、長方形和圓形多種形式,清代又增加了梅花形、桃形、六角形、八角形和海棠形,使中國傳統凳的造型豐富多彩。
類型
從造型而言,中國傳統凳大體可以分為方形和圓形兩大類。在方形凳中,長寬之比差距不大的,一般統稱為方凳;長寬之比差距明顯的稱春凳,其長度可供兩人並坐;長寬懸殊的稱條凳。方凳在製作造型上還有無束腰裹腿、束腰彎腿、鑲琺琅、滾凳等多種式樣。
圓凳有束腰和無束腰兩種。無束腰圓凳采用在腿的頂端作榫,直接承托坐麵。與方凳不同之處是不受方麵四腿的限製,可以做成三腿,也可做成八腿。
繡墩是圓凳中的一種,做成兩端小、中間大的腰鼓形,兩端各雕雲紋和象征固定鼓皮的乳釘,故又名“花鼓墩”。為提攜方便,有的在腰間兩麵釘環,或在中間開出四個海棠式透孔。
明清時期的繡墩除木製外,還有蒲草編織、竹藤編織的,也有以瓷、雕漆、彩漆等材質製成。使用時不同季節用不同坐墩,冬季使用蒲墩,夏季使用藤墩,並根據不同季節鋪以不同軟墊和刺繡精美花紋的坐套。
屏風
屏風的起源
屏風是我國室內傳統的器具之一。屏風,古代稱之為“扆(yǐ椅)”,也寫作“依”,即設在戶牖之間“可以屏障風也”。新、舊《辭海》上載有“黼(fú府)扆”、“斧扆”、“斧依”,都是一個意思,指的是古代帝王使用的屏風,因上有斧形花紋,故名。
我國古代建築大都是土木結構的院落形式,不如今日的鋼筋水泥房屋那麼嚴謹。為了擋風,古人開始製造屏風。除了擋風之外,屏風還是建築物中可以移動的精巧隔斷。在床後或座後安置屏風,還可作為倚靠或掛置什物之用。在古代帝王寶座後安置的雕龍髹金屏風,不僅可以禦風,還能增加禦座莊重肅穆的氣氛。由於屏風常常擺設在室內明顯的位置上,古來都重視對屏風的美化和裝飾,使之逐漸發展成為我國傳統的具有實用價值的一種著名手工藝品。
我國在室內安置屏風由來遠久。《史記·孟嚐君傳》記載:“孟嚐君待客坐語,而屏風後常有侍史,主記君所與客語。”說明至遲在春秋戰國時代,我國就使用屏風了。文物考古也證明了這一點。公元前五世紀至四世紀,在今河北省中部臨近太行山一帶,有個中山國。一九七四年以來,文物工作者在中山國故城靈壽城西發掘了一座古墓,出土了豐富的珍貴文物,其中有三件青銅器是屏風插座。這三件是錯金銀銅虎噬鹿、錯金銀銅犀、錯金銀銅牛。尤以錯金銀銅虎噬鹿為最好,此屏風插座長五十一厘米,高二十一點九厘米,重二十六點六千克。虎和鹿周身錯金銀紋飾,光澤閃爍,黃白輝映,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在成套出土的虎、犀、牛背部均有一個長方形的獸麵紋銎,銎內尚有木榫。這三件插座恰好構成一個屏風座足。
古代屏風,設在堂室門外的,稱“罘罳”。《禮記·釋名·釋宮室》:“罘在門外。”其結構與裝置同室內屏風大體相似。《荀子·大略》稱“天子外屏,諸侯內屏”,記述了最初內外屏風使用的等級區別。
伊世珍輯《琅嬛記》中記敘了南唐時一個關於屏風的故事。一次南唐後主李煜“坐碧落宮,召馮延巳議事,至宮門逡巡不進。後主使使促之,延巳雲:‘有宮娥著青紅錦袍當門而立,故不敢徑進。’使隨共行諦視,乃八尺琉璃屏畫夷光獨立圖也,問之,董源筆也。”這種在迎門外安設屏風的做法,後來一直沿用下來。在我國傳統的審美觀念中,很注重“含蓄”,對建築物內部,尤其是遊玩和宴會的場所,最忌一進門就把裏麵的事物一覽無遺。隨著鬥拱的進一步發展,建築物內部空間越來越高大,這一問題就更顯得突出。因此,就采取了在迎門設置屏風的辦法。人們進門後先看到屏風,待到繞過它去才能進一步看清室內陳設情景,這樣一掩一擴,便會使來客產生別有洞天之感。同時,把製作精美的屏風迎門陳設,本身也起著裝飾作用。
屏風的製作,一般采用木或竹做邊框,蒙上絲織品或鑲木板作為屏麵,用石、陶或金屬等材料做底座或屏足。屏麵飾以各種彩繪,或鑲嵌不同題材的圖畫,也有全素的屏風。帝王貴族們使用的屏風,用材尤其珍貴,做工精細,畫麵豐富多彩,瑰麗奪目。這些屏風價值連城,多為統治階級專用的奢侈品,所以,《鹽鐵論·散不足》寫道:“一杯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風就萬人之功。”
我國古代屏風名目繁多,按結構分,有插屏、圍屏、掛屏等;按材料分,有玉屏、漆屏、雲母屏、琉璃屏、龜甲屏、琺琅屏、象牙屏等;按使用的位置分,有廳堂屏、座屏、床屏等;按裝飾分,有畫屏、壽屏、素屏等。
插屏
插屏多是單扇屏,下設足座,上立板屏。插屏是我國早期屏風的主要類型。我國最早的插屏於一九七二年出土於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這可以說是至今見到的我國最早最完整的屏風實物。這是一具彩繪漆插屏,木胎,長方形,通高六十二厘米。屏板長七十二厘米,寬五十八厘米,厚二點五厘米。屏板下安有兩個承托的足座。屏麵髹漆,背麵紅漆地上滿繪淺綠色油彩,中心繪一穀紋圓璧,周圍繪幾何形方連紋,邊緣髹黑漆地,朱繪菱形圖案。正麵髹黑漆地,以紅、綠、灰三色油彩繪雲紋和龍紋。但見一條遊龍飛舞於長空之中,昂首張口,騰雲遣霧,體態輕盈矯健,形象神奇生動,極富想像力和藝術魅力。綠色龍身,丹赤鱗和爪,邊緣菱形圖案呈朱紅色,色調醒目鮮豔,畫工技巧高超,落筆瀟灑利落,剛柔結合,奔放有力。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畫出了當時官僚家庭中使用的桌椅床各種家具,配合桌椅和大床,屏風的使用也更加普遍。畫中有三架大插屏,畫家巧妙地利用它們作為分隔畫麵的展障,同時也反映出現實生活中屏風的用法。三架屏風形製相同,屏體高大,屏心畫有鬆石花樹或山水。屏麵插立在帶有抱鼓狀的屏座上,這和漢代插屏的形製已經有了很大不同,它開了宋元以後流行的屏風式樣的先河。自漢以後,插屏相沿不衰,直至明清。
圍屏
擋風和屏蔽是屏風的主要功能。古代建築,由於用材、技術水平等方麵的限製,常常是一座建築有多種功能。為了適應起居、會客、宴飲等不同要求改變室內的布局,需要隨時將內的空間按需要重新分割。這種分割,主要是用可以及時設張或撤除的屏風,配合懸於梁枋的帳幔來完成的。於是,圍屏便應運而生。
圍屏由多扇屏組成,少的由二扇屏和三扇屏組成,多的由四扇、六扇、八扇屏相聯組成一個平整的板壁,可以折疊,可寬可窄,可以隨意移動,十分方便。
五代十國時,南唐畫家王齊翰的名作《勘書圖》,畫麵主體背景是一座帶屏足的三折扇圍屏,上繪山水畫圖,畫中主人坐在屏前桌旁勘書挑耳,曲盡形神之妙。故宮博物院所藏的一幅宋畫《十八學士圖》,畫上有一架六折扇圍屏,屏上也繪山水畫,屏前圍坐有三人。
在明代萬曆年間增編的《魯班經匠家鏡》中,記載有一種明代田字格八扇圍屏的做法。這種田字格圍屏是指每一扇屏都采用田字結構,將縱橫的木欞構成方孔格子,然後兩麵糊以屏風紙絹。這一件八扇圍屏,折疊在一起,共厚十三點三厘米。
後漢李尤的《屏風銘》扼要地道出了圍屏的特點:“舍則潛避,用則設張。立必端直,處必廉方。雍閼風邪,霧露是抗。奉上蔽下,不失其常。”
座屏
座屏,即是在座椅的一麵或三麵安置屏風以遮擋。從所見的資料來看,座屏分固定於座椅上和活動式兩種,一般以活動式為普遍。活動式座屏多安放在座椅之後,用插屏和圍屏均可。
在北魏司馬金龍墓的漆屏畫上,所畫的就是一種固定於座椅上的三麵座屏。在其中的《衛靈公》與《靈公夫人》等畫麵中,都在一人獨坐的床榻後部和左右兩側安有屏風。
在宋代墓的壁畫中,也有座屏的例子。如河南禹縣白沙發現的北宋元符二年(一○九九年)趙太翁墓前室的西壁,畫著墓主人夫婦開芳宴的場麵:在隔桌對坐的夫婦二人身後都安放有一架插屏,屏額和屏柱是藍色的,拐角處畫著黃色的拐角葉,似模擬實物上的銅飾件。屏心淡藍色,滿繪流動的水波紋。看來這種一桌二椅對坐,身後安放屏風的室內陳設,流行於當時中小地主家庭中。
傳說中國封建皇帝禦座後安置龍水座屏起源於宋。據《圖畫見聞誌》載,宋仁宗時任從在“金明池水心殿禦座屏扆,畫出水金龍,勢力遒怪”。又說,宋真宗時荀信“天禧中嚐被旨畫會靈觀禦座扆屏看水龍,妙絕一時,後移入禁中”。金代皇帝沿襲宋習,在禦座後安放龍水大屏風。後來,龍成為封建帝王的象征,所以用龍為主要裝飾圖案的屏風,一直沿用到清代,直到封建王朝從中國曆史上消失為止。在故宮博物院裏,可以看到皇帝禦座後麵一般都陳設著龍紋屏風。《故宮博物院藏工藝品選》中著錄有一件“紫檀嵌黃楊木雕雲龍屏風”,高達三點零六米,全寬三點五六米,由三扇屏板接成,看去恰似一條金龍在烏雲中盤旋飛舞,顯得雄偉壯觀,代表著封建皇帝的威儀。在清代,慈禧的座後也置有座屏,屏畫以孔雀和鬆木為圖案。此外,紫禁城內外朝各殿的中心,內庭各宮的正間,都設屏風寶座,專供皇帝和後妃們使用。這些屏風大小不一,有三扇、五扇、七扇、九扇等,使用木雕、木鑲嵌、金漆彩繪、雕漆等不同的工藝製作。
床屏和掛屏
床屏大概是座屏的延伸和發展。同座屏一樣,床屏一般安置在床的一麵或三麵,或用插屏,或用圍屏,可以隨意移動。
在漢代就有床屏出現。如山東安邱漢代的畫像石上,刻有一人憑幾坐在床上,一手持扇。床的左右兩側圍以屏風,而且在身後屏風的右麵,還安裝著一個武器架子,架上放著四把刀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