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枕光潔細潤,質堅清涼,是古代夏令寢臥的佳品。古人還認為瓷枕能“明目益睛”。高濂《遵生八箋》寫道:“宋瓷石(枕)定(窯)居多”,有特燒為枕者長可二尺五寸,闊六七寸者,有東青瓷錦上花者,有劃花定者,有孩兒捧荷偃臥用花卷葉為枕者,此製精絕,皆餘所目擊,南方一時不可得也。有用磁石為枕,如無大塊,以碎者琢成枕麵,下以木鑲成枕,最能明目益睛,至夜可讀細書”。
銅鏡
概說
銅鏡是古代人們用來照麵的用具。我國從青銅時代初期就出現了銅鏡,曆經商周、秦漢,以迄明清,直到近代才被玻璃鏡取代。
銅鏡,在古代的意義,不僅在於梳妝打扮,而且由於鏡麵能反射光線,因此有人相信它能辟邪鎮妖。一些筆記小說就常有“照妖鏡”的記載,認為銅鏡能使得在人間作祟的妖魔鬼怪現原形而降服。即使今日,仍有人在屋簷下懸一麵鏡子,迷信它能辟邪厭勝。由於銅鏡多半是圓形的,古代女子出嫁時,妝奩之中多帶有銅鏡,用以象征婚姻團圓美滿,夫妻永結同心。
在古代,用銅鏡象征團圓,還反映在喪葬習俗中。在古代的夫妻合葬墓中,多發現有用半鏡隨葬。唐孟棨《本事詩·情感》述說,南朝陳將亡,駙馬徐德言預料其妻樂昌公主將被人擄去,於是破一鏡與妻各半,作為今後見麵的信物。後徐德言與樂昌公主通過半鏡相對重圓,終於得到了團聚。這個記述與古代墓葬用半鏡隨葬的習俗相吻合,反映了古代夫妻生離死別都有用半鏡寄托夫妻重圓的習俗。
遠古銅鏡
從文獻記載看,有關鏡子的最早傳說見於《黃帝內傳》和《玄中記》。《黃帝內傳》記說:“帝既與西王母會於王屋,乃鑄大鏡十二麵,隨月用之。”《玄中記》載:“尹壽作鏡,堯臣也。”
就目前考古發現來看,齊家文化的三麵銅鏡為我國最早的銅鏡。一麵在甘肅省廣河縣齊家坪出土,直徑約六厘米,鏡背平素無紋飾,紐細小;一麵在青海省貴南縣尕馬台出土,直徑九厘米,鏡背鑄出七角星紋,紐小而呈圓形;另一麵係早年甘肅臨夏出土,直徑十四點三厘米,鏡背於兩道弦紋之間,各飾三角紋,構成十六角星圖案和十三角星圖案,拱起半環形紐。
齊家文化絕對年代為公元前兩千年左右,那麼,就表明我國銅鏡已差不多有四千年的悠久曆史。從齊家文化經商代、西周到春秋時期,我國銅鏡多形體小,製作粗陋,規格不一,鑄造量也小,處於原始狀態。
殷商時代的銅鏡,至今出土有五麵。其中一麵,於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在河南安陽侯家莊西北崗一○○五號殷代大墓中出土,鏡背有弓形紐,飾以席紋和鱗紋圖案。另外四麵,於一九七四年在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內出土,均為圓形,鏡背有拱形環紐,且分別飾以葉脈紋或多圈凸弦紋,鏡麵近平或微凸,鏡身較薄。
商代銅鏡是用高溫焙燒的陶範澆鑄而成,形製雖仍較原始,但已具備後期銅鏡的特點,數量雖不多,但價值很大,尤其是將凸麵鏡的曆史由漢代提前了一千多年。
西周時期的銅鏡,目前已發現十六麵,以素鏡為主。河南浚縣辛村、陝西鳳翔縣新莊村、陝西淳化史家塬、北京昌平白浮、遼寧寧城縣南山根等地均出土有西周素鏡。此外,在陝西扶風王太川村和河南三門峽上村嶺分別出土有一麵重環紋鏡和一麵鳥獸紋鏡。西周銅鏡均為圓形,鏡麵平直或微凸,鏡身較薄,鏡紐有橄欖形、弓形、半環形、長方形等多種,較前代有所創新。
戰國鏡
戰國時期,銅鏡使用盛行。戰國銅鏡的特點是:形體薄而輕巧,紋飾精致,線條流暢,一掃前期銅鏡幼稚樸拙的風格,展現出青銅工藝的新麵貌。
出土的戰國時期銅鏡,數量眾多,僅現在已知的就達千麵之多。使用的地域也很遼闊,在全國許多地區都有戰國銅鏡出土。戰國時期的銅鏡多為圓形,背麵有紐和紐座,鏡麵平直,邊緣平或上卷。鏡紐的形式有弓形紐、半環紐、鏤空紐、弦紋紐等。鏡背紋飾內容豐富多彩,有幾何圖紋(雲雷紋、勾邊雷紋、山字紋、菱形紋)、植物紋(葉紋、花瓣紋、花朵紋)、動物紋(饕餮紋、羽狀紋、獸紋、鳳鳥紋、蟠螭紋),以及人物圖像(狩獵紋)等。紋飾的表現手法也多種多樣,有淺浮雕、高浮雕、金銀錯、嵌石、彩繪等。圖案多采用地紋襯映主紋的手法,主紋地紋相映成趣,整個圖案組織得完美而和諧。戰國銅鏡以其絢麗多姿的紋飾,精致輕巧的形態,達到了當時青銅工藝的頂峰。
秦漢鏡
秦代銅鏡的特點古樸飄逸,帶有更多的戰國文化韻味。代表秦代銅鏡這一特點的有夔龍夔鳳紋鏡、三虺紋鏡和雲藻四葉紋鏡。
西漢時期,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手工業生產的規模和水平都有了很大的發展,金屬製造工藝有了顯著提高。現查明的西漢銅鏡,以河南洛陽資料最為豐富,僅燒溝和洛西四百四十二座漢墓中就出土銅鏡二百八十三麵。五十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在廣西貴縣發掘了一批漢墓,出土銅鏡達二百二十件之多,其中僅一九五四年貴縣火車站發掘的九十八座漢墓中,就存有銅鏡六十三件。可見,在西漢銅鏡不僅成了人們生活普遍需要的工具,而且已成為相當一部分人隨葬的必需品之一。
西漢銅鏡在製作形式和藝術表現手法上,也有了很大的發展。西漢初期至武帝時期,銅鏡逐漸厚重,紐多作半球形,紐座多作柿蒂形。圖案布局和紋路也有了新的變化,出現了以四乳釘為基點組織的四分法布局形式,主紋突出,地紋逐漸消失。主題紋飾素樸,圖案結構簡單,多采用草葉紋、星雲紋、連弧紋、重圈銘紋、四乳禽獸紋等,改變了戰國時期那種嚴謹細密的風格。如陝西西安征集到的一件西漢四乳連弧龍虎紋銅鏡,可視為此類漢鏡的代表。銅鏡直徑十三點五厘米,柿蒂紐,紐周方框四角有四乳,方框內有銘文“見日之光長毋相忘”。鏡外緣為連弧紋,內有對飾的兩龍兩虎。
西漢中期,出現了完全以銘文為主題內容的銅鏡。銘文的出現是漢鏡的一大特色,銘文的詞句雋永優美,大多是些吉祥頌祝之辭,如大樂益壽鏡、長宜子孫鏡、清光鏡等。也有表達男女間相悅之意的銘文,如見日光鏡中的“見日之光,美人在旁”等。
西漢晚期至東漢中期,以規矩鏡最精美。紋飾以四神為主體,圖案有四神、動物、禽鳥及辟邪、羽人之類,活潑生動,旋轉奔馳,圖案優美,奠定了後代銅鏡紋飾造型的基礎。其間銘文種類增多,內容豐富,排列靈活。如有“長宜子孫”、“君宜高官”、“家常富貴”、“位至三公”等祝願銘。漢代曾設立尚方官來監督鑄鏡,因此銅鏡上常有“尚方作鏡真大好……”的銘文出現,故稱這一種鏡為尚方規矩紋鏡。
東漢中期以後,全國各地形成了若幹鑄鏡中心,如會稽郡、江夏郡、廣漢郡、蜀郡等,各地區的銅鏡在造型、花紋等方麵各具特色,形成了製鏡業百家爭鳴的新局麵。這一時期,銅鏡題材廣泛,紋飾結構複雜。由於漢代道家神仙思想的盛行,銅鏡中出現了反映神仙世界的西王母、東王公和神人車馬、神人歌舞等內容,紀年、紀氏、紀地等銘辭鏡更為盛行;祈禱高官厚祿、渴望子孫蕃昌、家庭富貴,以及企慕羽化登仙的內容也極為普遍。東漢晚期,除仍流行中期的長宜子孫鏡、神獸鏡、夔鳳鏡外,還出現了四鳳鏡、三獸鏡、獸首鏡、浮雕的神獸鏡等,偶爾還可見到鐵鏡。
六朝鏡
自東漢末年以迄魏晉南北朝的數百年間,社會動蕩,戰爭頻繁,社會經濟受到極大的破壞,銅鏡的製造也進入了中衰期。當時鑄鏡中心,北方主要是徐州,南方主要是會稽。
這一時期,銅鏡的製作雖大體沿襲漢代的風格,但大型鏡已不多見。因戰亂頻仍,生活動蕩,人民多將希望寄托於求神拜佛之上,因此,六朝的神獸紋鏡特別盛行,而且多是浮雕式,神與獸的數目也較前增多,然而造型卻逐漸趨於僵化。
六朝銅鏡的銘文仍以吉祥語句為主,但常有反字、減筆字、錯字和漏字的情況。有的將銘文垂直排列於鏡紐的上下方,如“位至三公鏡”;有的每四個字一組排成方形,有如印章一般,如“青羊鏡”;或是將方形的銘文與半圓形的紋飾相間,排列在神獸紋的外圈,如“壽昌鏡”,等等,這些都是新起的形式。
由於受佛教的影響,六朝銅鏡還出現了佛像圖紋,這也是這一時期銅鏡的一個顯著特征。
隋唐鏡
隋代雖短,但隋煬帝崇尚奢華,對銅鏡的製作十分講究,一些製作精美的銅鏡一再出現,展現出新的風格,如純以植物紋裝飾的掛台鏡。漢代通西域後傳入我國的一些植物,也逐漸出現在銅鏡上,如瑩質鏡上的葡萄紋和卷草紋。同時銅鏡的銘文多改為楷書體,並且采用六朝時盛行的駢文形式,辭句優美,對仗工整,如“仙山鏡”。這樣的風格一直延續到唐代初年。
隋至唐高宗時期,還流行神獸鏡、四神十二生肖鏡,並開始有了團花鏡(又稱寶相花鏡)。鏡的形製以圓形為主。
唐高宗至玄宗時期,隨著經濟文化的繁榮,以及對外交流的需要,銅鏡的製造業也達到空前昌盛的新階段。揚州是唐代的鑄鏡中心,有許多銅鏡精品,最佳者為專門獻給皇帝的特製品,如“方丈鏡”、“百煉鏡”、“江心鏡”等。對揚州鏡,詩人張籍《白頭吟》中曾留下“揚州青銅作明鏡,暗中持照不見影”的讚句。唐玄宗李隆基把他的生日八月初五定為“千秋節”,常在這一天向朝賀的四品以上的百官賞賜銅鏡,因此民間也往往在這一天互相贈鏡祝壽。受這種世俗的影響,銅鏡業又得到進一步發展。
唐鏡無論造型還是紋飾,都形成了流暢華美的風格。造型上,打破了過去傳統的圓形與方形格式,適應主題紋飾的變化,發展出菱花形、葵花形、亞字形等新的式樣;紋飾也比以前活潑,除主要流行葡萄紋鏡外,還出現了麒麟獅子、騎士擊波羅球、嫦娥奔月、真子飛霜、王子晉吹笙引鳳、仙女跨鸞、海上三山等多種圖案銅鏡。這時圈帶銘文消失,鏡銘常用數言小詩,直接歌頌鏡中人影。鑄鏡工藝也有了新的突破,出現了金銀平脫鏡、螺鈿鏡和貼金貼銀鏡等各種特種工藝鏡。金銀平脫鏡就是把金銀片鏤刻成花紋和動物形象,用漆貼塗在鏡背上,待漆幹後,再將漆麵磨平打光,露出金銀花紋。螺鈿鏡是將精美的貝殼做成圖案,鑲嵌到鏡背上。這些作品都出於宮廷良匠之手,除供皇宮使用外,主要用於皇帝賜贈權貴、外賓,社會上很少見到。
唐德宗以後至晚唐五代,銅鏡業漸趨衰落,銅鏡質地漸薄,紋飾複簡。此時出現了一些具有宗教色彩的鏡子,如以道教中八卦為主,配以符籙、星象、幹支等紋飾的八卦鏡,在佛教中被認為是“吉祥萬德之所集”的“卍”字鏡,也較常見,並成為該時期的一個顯著特征。
唐代還出現了一種奇特的“透光鏡”。所謂的透光鏡,是指將鏡麵對著日光或其他光源時,與鏡麵相對的牆壁上能映出鏡背紋飾或銘文字樣的銅鏡。這種奇特的銅鏡,曾被國內外學者稱為“魔鏡”。
透光鏡的這種不尋常的效應,早就引起了我國古代學者的注意和研究。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就寫道:“世有透光鑒,鑒背有銘文,凡二十字。字極古,莫能讀,以鑒承日光,則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層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為鑄時薄處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後冷而銅縮多,文雖在背,而鑒麵隱然有跡,所以於光中現。予觀之,理誠如是。”沈括以鑄鏡時冷卻速度不同來解釋,雖然不一定符合實際情況,但他的探究精神,是值得稱道的。建國後,我國科學工作者聯合對透光鏡作了係統的分析研究,認為銅鏡透光是由於青銅器在鑄造冷卻或加工研磨過程中,鏡體厚薄不一,鏡背的花紋凹凸處凝固收縮,產生鑄造應力,使鏡麵各部分出現了與鏡背文圖相對應的凹凸不平和曲率差異而造成的。冷卻法和磨製法均可得到透光鏡的效果,但從製鏡的技術史上看,漢代透光鏡為磨製方法製成更為可信。
宋金鏡
宋代稱銅鏡為“銅鑒”或“照子”。宋代銅鏡主要沿襲唐代的式樣,流行圓形、方形、葵花形、菱花形、亞字形鏡。同時,宋鏡在外形輪廓上也有所創新,出現了長方形、雞心形、盾形、鍾形、鼎形、雲板形、八卦鏡、帶柄鏡等形式。如燕山五桂紋鏡就是在圓形的鏡子下加一個長柄,成為帶柄鏡;又如古鼎雙龍紋鏡,模仿銅鼎,做成銅鼎的形狀。
由於宋代家具較前增高,高鏡台定型,銅鏡可固定在梳妝台上,鏡背不經常看到,因此,宋鏡重實用,而輕鏡背圖案的裝飾。背麵常平素無紋,隻鑄商標字號,冠以州名,標明姓氏,如“湖州石家清銅照子”、“成都龔家青銅照子”等。
金代銅鏡,多仿漢唐宋鏡,以圓形、菱形為主,鏡背圖案紋飾出現新的題材,以雙魚和人物故事為常見,如許由巢父、吳牛喘月、童子攀枝、柳毅傳書等。金代銅源缺乏,官禁很多,民間為了牟利,往往銷錢鑄鏡,然後出售。官方規定,銅鏡一律官鑄,加刻當地檢驗官及鏡局的驗記,以限製銅鏡的數量,如“兗州官匠”,“汶陽縣驗訖官匠”等。同時,官府“減賣鏡價,防私鑄銷錢也”。
元明清鏡
元明清三代,仍然製作銅鏡,樣式紋飾主要仿照漢唐銅鏡,但技法日趨衰退。
在元代,佛教對銅鏡的鑄造仍有很大的影響。如元代“大德元年鏡”上的觀音像,以及漢梵兩體的“準提咒文鏡”,都反映出當時佛教的影響力。
由於唐宋以來,高式家具漸趨定型,在元代出現了與之相適應的立式鏡架。如一九六四年江蘇蘇州張士誠父母合葬墓出土的元代銀鏡架,銅鏡居上架之中,與人坐於椅上齊高。銅鏡的三麵施以鏤空紋飾,富貴端莊。
明清時期,在銅鏡背上常有填漆或用漆作的畫。銅鏡的製作也較粗陋,雖然某些特種工藝鏡不失為精品,但整個鑄鏡卻已經走到了衰亡的末期。
玻璃鏡在唐宋時代已有貢入中國的記載,但數量極少,對銅鏡構不成威脅。明末清初,玻璃鏡傳入日多,有些還鑲金飾玉,如清代的“掐絲琺琅龍紋背玻璃鏡”,華麗耀眼,奪目生輝。相形之下,銅鏡不但產量驟減,而且銅質粗軟,鏡紋也趨簡陋,有時竟以當時發行的錢文為圖案。銅鏡已欲振乏力,難複往日的盛況,製作終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