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起居物類篇(3)(1 / 3)

扇子

扇子的起源

我國的扇子,最早稱“箑”,又有稱“翣”(sh à廈),後來稱。“扇”。“箑”字從竹,“翣”字從羽,可知扇子原先是由竹,後來是用羽毛製成的。扇子創始之初,純為一種招風納涼的用具,隨而被引入古代帝王與貴族的禮儀之中,最後又與書法繪畫藝術相結合,演進成了點綴生活的藝術品。

據考,我國扇子發明於堯舜時代。《宋書·符瑞誌》中記敘:“箑莆,一名倚扇,狀如蓬,大枝葉,小根,根如絲,轉而生風,殺蠅,堯時生於廚。”

到了殷周時代,製扇的風氣很盛。據記載,殷有“高宗有雉雊之祥,故作雉尾扇”(崔豹《古今注》);周有“武王作翣”(《世本紀》),“武王玄覽,造扇於前”(梁庾肩吾《團扇銘》)等。在殷周時期,扇子主要用在儀仗中作“障風蔽日”之具,或用作帝王車駕的“障扇”。

自春秋戰國以後,扇子廣泛流傳於民間,普遍在夏季使用來扇風取涼。西漢思想家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就有“以扇逐暑”之句。從漢代起,扇子已發展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工藝品,製作技術不斷提高,質量日臻精美。

我國的扇子,一般說來,可以粗分為兩類。一類為固定的扇麵,下加一個把柄,以便持執,稱為“柄扇”。一類為以竹(或木)條多支疊合,一頭用釘貫穿,一頭不加釘,做成骨架,上麵敷貼帛紙,可以收攏或張開,即俗稱的“折扇”。

柄扇

柄扇的發展,自殷周到明清,以形狀可分為圓扇和方扇兩大類。圓扇,即俗稱團扇,為柄扇中流行最廣的一種,又可細分為月圓、腰圓、六角形等類別。按質地,柄扇可分為竹扇、羽扇、麈尾扇、紈扇、蒲扇、方麵扇、檳榔扇、鬆扇、麥扇等。竹扇,以竹蔑編成,流行最早;羽扇,以禽鳥羽毛為材料,常用的有雉尾、鶴尾、孔雀翎、鵝毛、鵲翅、雕翎、鷹翎等;麈尾扇,用駝鹿的尾毛製成,多為名士使用;紈扇,以素絹、羅、綾製成,多為宮闈仕女使用,所以又有“宮扇”之稱;蒲扇,為棕櫚葉編成,異名有“葵扇”、“蒲葵扇”、“棕扇”、“芭蕉扇”、“蕉扇”等;方麵扇,以方麵竹劈絲織成,又稱“蔑絲扇”;檳榔扇,以巨筍籜壓平裁皮製成;鬆扇,削鬆柎製成;麥扇,以麥稈編織成。此外,還有椰瓢棕扇、玉版扇、油紙扇、響扇、龍皮扇、碧紗扇、蟬翼扇、福壽扇、輪扇等。

紈扇,是團扇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東漢女詩人班婕妤的《怨歌行》對紈扇的質地、色澤、形狀進行了具體生動的描述:“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欒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古代婦女在眾人麵前往往以紈扇半遮自己的麵孔,以此作為美麗文雅的姿態。

在羽扇中,最為珍貴的是雉毛扇。晉代學者崔豹《古今注·輿服》記載:“雉尾扇,起源於殷世。高宗時有雊雉之祥,服章多用翟羽。周製以為王後夫人之車服。輿車有翣,即緝雉羽為扇翣,以障風塵也。”

雉尾扇,亦稱“雉扇”。這不是老百姓夏天用來扇風取涼的扇子,而是專用來為帝王障風蔽日、由宮廷侍者手執的長柄扇,演變成古代朝廷儀仗的一種,故又稱“障扇”。後來雉尾扇有大、中、小三等,其製下方上圓,中繡雙孔雀,四周排列雉羽為飾。杜甫《秋興》詩中“雲移雉尾開宮扇”句,說的就是朝廷儀仗之一,帝王專用的障扇。

羽扇也在士大夫中流行。古代的一些軍事家往往手持羽扇,英姿颯爽地指揮軍隊作戰。《太平禦覽》卷七百二引裴啟《語林》寫道:“諸葛武侯與宣王(司馬懿)在渭濱將戰,武侯乘素輿,葛布,白羽扇,指揮三軍。”蘇軾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詞中,讚周瑜“羽扇綸巾”、“雄姿英發”。

麈尾扇。麈是一種大鹿。《逸周書·王會解》:“稷慎大麈。”孔晁注:“稷慎,肅慎也,貢麈似鹿。”據動物學家譚邦傑研究,麈實為駝鹿。駝鹿的尾較長,古人將駝鹿的尾毛夾在柄中,製成一種類似拂子之物,因其輪廓似扇,便稱“麈尾扇”。又因是用尾毛製作,所以也叫“尾扇”。

麈尾扇柄一般是竹木柄,高級的麈尾扇則裝玉柄、犀角柄、象牙柄、玳帽柄、鎏金柄等。日本正倉院藏有唐代麈尾扇四柄,其中有的尾毛還保存著一部分,可以想見其原來的形製,與在北魏雲岡石窟、北魏龍門賓陽中洞、東魏武定元年石造像、敦煌石窟唐代壁畫,以及與唐代閻立本所繪《曆代帝王圖卷》中吳主孫權所執者基本一致。

羽扇和麈尾扇的質地不同,使用方法也有區別。用羽扇多稱搖,用麈尾扇多稱揮,因而執麈尾扇與操羽扇的姿勢也不一樣。這一點大概對魏晉清談家的風度有一定影響,所以羽扇始終未能占領清談的陣地,故後人也稱清談為“麈談”。

自漢末至南北朝時期,尾扇是文士清談時所執之物,在社會上層人物中很受重視,被譽為“君子運之,探玄理微。因通無遠,廢興可師”,“拂靜塵暑,引飾妙詞”。因而高官名流常常持不釋手,有些附庸風雅的武將也喜歡擺弄麈尾扇。據考古材料,朝鮮安嶽發現的“使持節,都督諸軍事,帶方太守”冬壽墓壁畫中的冬壽像與在雲南昭通發現的東晉太元年間(三七六至三九六年)“晉故使節,都督江南交、寧二州諸軍事,建寧、越嶲、興古三郡太守,南夷校尉,交、寧二州刺史,成都縣侯”霍承嗣墓壁畫中的霍承嗣像均手執麈尾扇。安嶽與昭通相距萬裏,但身為高級武官的冬、霍兩人皆執麈尾扇,可見一時之好尚。隨後,麈尾扇又作為佛教用具,用於除塵和驅趕蚊蟲,又稱“拂塵”。

竹扇,在我國戰國時期的墓葬中就有發現。竹扇的扇麵一般多呈垂直的長方形,柄有長短兩種。如一九八二年在湖北江陵的一座戰國中晚期墓中,出土了一件短柄竹扇。扇麵略近梯形,用極細薄的紅、黑兩色蔑片編成矩形紋,靠近柄的一側有兩個長方形孔,周邊夾以較寬厚的竹片。紋飾十分規整,是一件技藝很高的竹編製品。

由於竹扇取材方便,以及製作容易,自戰國以來一直為民間所沿用。

南北朝之後,經過隋唐,迄於宋代,柄扇發展到了頂峰,尤其兩宋成為團扇流行的熾盛時代。從元代開始,柄扇呈現式微。到了明代,由於折扇的崛起更替,以團扇為主的柄扇急劇衰落,雖然仍繼續存在,但地位已一落千丈,已經不重要了。

折扇

折扇,又名“折疊扇”,別稱“聚頭扇”、“聚骨扇”、“疊扇”、“撒扇”等。晉代《子夜歌》有句:“疊扇放床上,企想遠風來。”但那時的疊扇不一定與今天的折扇相似。

關於折扇的起源,學術界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現今盛行的折扇源於古代中國。另一種則認為,折扇不是我國所創,而是宋代時由高麗(朝鮮)或日本傳入我國的。後一種說法似乎材料更充分。

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誌》記載:“高麗使臣來中國,或用折疊扇為私覿物。其扇用青紙為之,上畫本國豪貴,雜以婦人鞍馬,或臨水為金沙灘,暨蓮荷、花木、水禽一類,點綴精巧;又以銀塗為雲氣月色之狀,極為可愛,謂之倭扇,本出於倭國也。”這是折扇名字及有關記敘出現最早的文字。南宋鄧椿《畫繼》也有類似記載。

自宋以後,折扇日趨盛行,其原因,一是明初開始,高麗、日本大量以折扇入貢。明朝皇帝常用這些貢扇賞賜臣下,故有臣下感恩的賜扇詩。二是明初皇帝命令臣工開始模仿製造折扇。

明中葉至清初,是折扇流行的鼎盛時期。究其原因,一是明代手工業,特別是雕刻工藝蓬勃興盛,為製作折扇提供了優良進步的技術;二是當時社會濃厚的書畫風氣的感染與激蕩,推動了與書畫藝術有長久曆史淵源的扇子向前發展;三是折扇舒卷隨意與攜帶方便,適合了講求閑情逸致、重視生活情調的明代文人的需要。一扇在手,出入懷袖,成為點綴生活、製造氣氛不可缺少的工具,於是文人相扇成風,造成興盛的情勢。

一般說來,折扇的優劣好壞,在於扇骨是否揩磨光滑,舒展如意,扇麵紙料是否潔厚。所以,製作講究的折扇,一是看扇骨,二是看扇麵,尤其是扇骨更能體現折扇的精雅。

折扇的扇骨,通常是重疊的上下兩根為麵積較寬的大骨,中間為小骨。小骨的根數多寡不一,有七、九、十一、十三、十四、十六、二十四、三十、四十等多種,到了清代有多至五十骨的折扇。明清的折扇,以十四、十六為普通。三十、四十根的折扇,撒開成半圓形,則為專供婦女使用的秋扇。

扇骨的材料,以竹為主,有湘妃竹、櫻桃紅竹、棕竹、毛竹等。除竹扇骨外,還有烏木、檀香木、象牙等製作的扇骨。扇骨的樣式,有圓頭、方頭、昨蜢腿、琴式、竹節式等。除了這些巧思靈慧所設計的形狀外,還有雕鐫裝飾的扇骨,具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折扇的扇麵,最常用的材料是紙,以顏色質地不同,又有礬紙、瓷青紙、泥金紙、湖色紙、杭連紙、京元紙、油紙等。此外,還有用絹和夾紗的扇麵。

扇麵流行的紙色,一般而論,明代盛行金麵,清代崇尚素色和夾紗的扇麵。

曆代許多詩人、畫家、書法家都喜愛在扇麵上題詩繪畫,常繪花卉蟲鳥、山水風景,形象鮮明,栩栩如生,別具妙趣。因此,扇子不僅是綺麗多姿的手工藝品,而且又是豐富多彩的書畫藝術品。現今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把明代皇帝朱瞻基在宣德二年(一四二七年)所繪的大折扇,兩麵均繪有人物畫,工藝水平高超,製作精巧,是研究明代折扇的重要實物。

書扇在曆史上流傳不少佳話。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嚐在蕺山見一老姥,持六角折扇賣之。羲之書其扇,各為五字。姥初有慍色。羲之因謂姥曰:‘但言是王右軍書,以求百錢耶。’老姥如其言,人競買之。他日姥又持扇來,羲之笑而不答”。畫扇在曆史上也留下不少有名的佳作,如明代有周之冕的竹雀扇、唐寅的枯木寒鴉扇、沈周的秋林獨步扇,清代有惲壽平的菊花扇、王武的梧禽紫薇扇等。

扇子同戲劇、評彈也結下了不解之緣。在舞台上,扇子往往可用來起角色、代道具、表感情,可以既美化身段,又有助於人物的刻畫。如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在《貴妃醉酒》中,曾運用扇子巧妙地表達了楊貴妃的嬌妍醉態和複雜心理。

幾千年的曆史與文化的熏陶,形成了江蘇、浙江、四川、廣東等著名的製扇中心,生產了眾多精美絕倫的扇子。

江蘇的檀香扇、浙江的綾絹扇、四川的絲竹扇和廣東的火畫扇,並稱為我國的四大名扇,長期以來,馳譽國內外。其中的藝術品,如蘇州檀香扇廠製造的一把“天女散花”檀香扇,藝人們在扇骨上共拉鏤出一萬五千多隻洞眼,圖案逼真,形象優美,古雅渾厚,精細絕倫,堪稱扇中一絕。

扇銘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持扇風氣很盛,不僅君主常用扇子賞賜臣下,朋友間相互饋贈也用扇子做禮物。這一時期,文人從愛扇惜扇而發為吟詠歌頌,如曹植、陸機、傅毅、崔駟等人都作有扇賦與扇銘。

蠟燭

最古的燭

燭進入我國人民社會生活之中,至少有三千年以上的曆史了。

我國先秦時尚無蠟燭。《禮·曲禮》:“燭不見跋。”孔穎達疏:“古時未有蠟燭,唯呼火炬為之也。”可見那時說的燭就是火炬。最古老的燭,是用鬆、竹、麻、葦等製成的火把,即“火燭”。商代甲骨文中有字像人跪坐,雙手持火炬,炬上焰火騰騰。王獻唐先生在《古文字中所見之火燭》一文中,考釋為“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