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
由來
文昌帝君,又稱文昌神。舊時文人學士都虔信文昌帝君。俗語說:“孔子但把教育揚,魁星拈筆點雙魁,文昌留眼送祿來。”文昌帝君被視為主宰人世功名利祿之神,能保佑文子科舉奪魁,功名利祿,故而,民間士子對其祭奉遠較孔子為盛。舊話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命、運、風水、陰德都比讀書重要,若想狀元及第,不一定真的要有學問,一切還是靠命運。命、運乃上天注定,風水則是靠多積陰德。假若讀書人能廣積陰德,就能及第。文昌帝君既掌功名利祿,又管人間陰德修善,於是備受士子崇拜。
傳說
民俗所謂的“文昌帝君”頗為紛雜,有天神和人神兩種說法,天神指文昌星,人神指文昌帝君或五文昌。
文昌星,又稱“文曲星”,舊時傳說是主持文運科名的星宿。《儒林外史》第三回寫道:“如今癡心就想起中老爺來,這些中老爺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
清人趙翼撰《陔餘叢考》,說文昌帝君是“張惡子”。張惡子本是黃帝的兒子,名叫揮,因為他善於造弓弦和張羅網,故以張為姓。在周朝時,曾化作山陰張氏的兒子,以擅長醫術,輔助周公。死後又轉投張無忌的妻子黃氏腹內,就是以孝友聞名的張仲。之後又化身為漢高祖的兒子趙王如意,和母親戚夫人同被昌後所殺。而後再轉生趙國張禹家,名勳,曾任清河令。西晉末年複生於越雋張氏,叫張惡子。
在民間,張惡子或寫作“張亞”、“張亞子”。又有史書記載,張亞是唐朝越雋人士,後來遷徙到四川梓潼縣,居住在七曲山,篤信道教,廣宣道教教義於四川,死後人們敬仰他的品德,便在七曲山建了座“清虛觀”,碑石刻“梓潼君”,以供奉膜拜。道家傳說“梓潼君”掌文昌府事和人間祿籍,後來就加號稱“梓潼帝君”,簡稱“梓潼君”。唐元延初加封為“輔元文昌司祿帝君”,簡稱“文昌帝君”。
傳說文昌君著有《陰騭文》、《感應篇》、《勸孝文》、《孝經解》等書,或許因為這些書有益教化,故學者敬畏而崇祀他。
在民間,一些地方還把文昌帝君和“文衡帝君”、“孚佑帝君”、“魁星”、“朱衣神”合稱“五文昌”。“文衡帝君”是關公;“孚佑帝君”即呂洞賓;“魁星”原是北鬥七星之一,民間俗稱“大魁星君”或“大魁夫子”,也有將“魁星”寫作“奎星”,“奎”字是文章之府的意思;“朱衣神”也是星君,昔日稱科舉的主試官為“朱衣使者”,是以“朱衣神”主管科舉而得名。
在民間,普遍建有文昌祠或文昌閣,祭祀文昌帝君。據說,文昌帝君有匹坐騎,叫“祿馬”,在文昌帝廟內拜祀為“祿馬神”。俗語說:“祿馬嘚嘚跑,官位步步升。”所以,一些居官者,餘暇常到文昌祠祭拜,以祈官途順利,平步青雲。
福祿壽三星
“福”、“祿”、“壽”三星是我國廣為人知的幸福神明。福、祿、壽代表了中國人生活觀中最高和最終的願望。
福神
普天下的人都希望幸福、有福氣,都希望全家人身體健康,老人長壽,錢、糧、用物豐盈,萬事如意,心想事成。商賈希望生意興隆,年年發財;農家希望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做官的人希望官運亨通;讀書的人希望出人頭地;打魚的人希望滿載而歸。在這種心理的支配下,人們便造出一個能降福於人的福神。
據《唐書》記載,這福神姓陽,名城,字亢宗,或寫成“陽成字”。陽成字原為北京人,後遷山西省夏縣定居,官至道州(今湖南道縣)刺史。
陽成字被祀為福神,《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四記有這樣一個傳說:古時道州出了許多矮人,人稱為矮民。漢武帝很喜歡玩矮民,每年要派人從道州選送幾百名長得比較好看的男性矮民進宮,供他當奴隸玩耍。百姓們的兒子盡管長得矮,但他們也是父母的心頭肉,年年要送很多兒子進宮當奴隸,做父母的很痛心。道州刺史陽成字就根據民意寫了一封奏折送給漢武帝,說:“臣按五典(即仁、義、禮、智、信五常,亦泛指曆史、史書),本土隻有矮民,無矮奴也。”漢武帝受到感悟,再也不玩矮奴了。道州人感激陽成字,便把他的像掛起來當福神祭祀。此事傳開,陽成字便被奉為福神。因為陽成字長得比較矮胖,所以後世所繪的福神像多是矮胖老頭。
各地傳說不一,也有把天官奉為福神。
在民間,許多人在自家廳堂裏、大門上,甚至廚間、床頭,用紅紙寫上個“福”字,讓這個福字來致福迎祥。但這福字無形無象,有人便畫了一個蝙蝠來代替,因為蝙蝠有一個“福”的諧音。將蝙蝠與雲(“雲”與“運”諧音)組圖就稱福運;蝙蝠與錢組圖,叫“福在眼前”;蝙蝠與盤長(佛家八寶之一,其狀連鎖,寓意無疆)組圖,就叫“福分無疆”。北方人還喜歡在過年時,把福字倒過來貼,說是福到了的意思,取“倒”、“到”的諧音。
祿星
祿星是人們對祿的追求而臆造的神。“祿”與“鹿”同音,民間吉祥圖中常以“鹿”的形象來表示“祿”的內容。
祿,原意為仕之意,常以“官祿”、“俸祿”的詞出現。事實上,人們對於祿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滿足食,即食欲。
對祿的另一方麵的追求形成了官本位的思想。如關中農村的匾額上大多寫有“耕為第”或“耕為仕”的語句。故而,祿星主官運。
壽星
壽星,本指南極老人星,或指天空的某一區域,即十二次之一,其範圍相當於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角、亢二角。《爾雅·釋天》:“壽星,角亢也。”郭璞說:“數起角亢,列宿之長,故曰壽。”這壽星,據《漢書·律曆誌》載:“日至其初為白露,至其中為秋分。”這是我國天文學的偉大發現與運用。
秦漢時期所祀奉的壽星,就是這一顆南極老人星。當時認為,壽星掌握國運長短興衰。《史記·天官書》載:“西宮狼比地(星宿的區域名)有大星,曰南極老人。老人見,治安;不見,兵起。”這是說,在西宮狼比的星區中,有顆大星,叫南極老人,能見到這顆星,國家就長治久安,見不到這顆星,就要起兵禍。
到了東漢,南極老人星逐漸從自然的星辰轉變為主管人間壽命的人神,所以東漢把祭祀老人星與敬老活動相結合。東漢之後的曆代皇朝都把祭壽星列入國家祀典,直至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一年)時才停止這種國祀活動。
今日所奉祀的壽星形象,都是白發老翁,頭長長,腦門高高,右手拄著一根彎彎曲曲的長拐杖,左手托著一個大壽桃。因此,桃也成了長壽的象征物。壽星手中的長拐杖,據《後漢書》載:“仲秋之月,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哺之以糜粥。八十、九十,祀有加賜。王杖長九尺,端以鳩鳥為飾。鳩者,不噎之鳥也,欲老人不噎。是月,祀老人星於國都南郊老人廟。”據《桯史》說,凡老壽星扶之杖一定要高過人頭,而且還要有彎曲奇象,如果拐杖直而短,僅到身一半,則是不祥之物。因此,舊時老人所拄的拐杖,都彎彎曲曲高過人頭。
民間的長壽之意,有時也用類如蟠桃和意化的壽字等來表示。
在民間的觀念中,福與壽是相聯係的。漢民族喜歡講“五福”,即一壽、二富、三康寧、四修好德、五考終命。五福以壽為先。事實上,人們對於壽的追求,不僅要求現在生存,而且要使壽命延長,下及子孫萬代,無限延綿。如對聯中常見“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在民間的習俗中,還喜歡在死者的墓碑上刻“福壽”二字,如在華北農村的墓碑常有“福壽全歸”字樣,認為人死後的最高境界就是福壽。
媽祖
封號
媽祖,傳說就是“天上聖母”,一般通稱“媽祖”或“媽祖婆”。在閩南語中,“媽”是對女性年長者和德高望重女性的最高尊稱。媽祖雖是二十多歲的少女神,民間為了表達對她的敬意和親切,仍以“媽”字昵稱。也有尊稱媽祖為“船仔媽”。曆代帝王曾五十多次敕封媽祖,元朝封為“天妃”,明朝封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清朝封為“天後”、“天上聖母”。康熙加封媽祖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後”。清鹹豐年間,對媽祖的封號竟達六十四字:“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鹹孚顯神讚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潭覃海宇恬波宜惠導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普衛漕保泰振武綏疆天後之神”。
傳說
關於媽祖的傳說很多,較為流行的是這樣一個故事。據說,媽祖姓林,世居福建莆田湄州島(今莆田市湄州島),其父林願,為人敦厚樸實,樂善好施,鄉人都稱他為“林善人”。
一夜,林妻夢見南海觀音菩薩拿著一粒藥丸對她說:“你們林家累世積德,上天當庇佑你家。你吞服此粒藥丸,便可得一女,濟度天下蒼生。”林妻依言服下,遂有身孕,直懷了十四個月,在宋建隆元年(公元九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晚,忽見一道紅光從西北方射入林家中,林妻俄而分娩,生下一女,異香播傳數裏,十多日不散。因此女直到滿月都不曾啼哭,便取名叫“默娘”。
默娘自幼聰穎,悟性極高,不到周歲,見到神像就會叉手欲拜,五歲就通《觀音經》,八歲入私塾讀書,過目成誦,並能精通文義。十歲便焚香禮佛,朝夕誦經。十一歲就能通神樂,至十三歲已出落得亭亭玉立,雍容大方,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且學問淵博,鄰裏讚賞。
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九八七年)九月初八,二十八歲的默娘對家人說:“明日重陽,我欲登高,暫離喧囂塵寰,特先告別。”重陽登高是重陽節習俗,家人並不在意。第二日,默娘盛裝,辭別家人,登上湄峰後,如履平地,眨眼之間,便升入雲端,仙樂遙起,笙歌嘹亮,許多仙童玉女,簇擁她升天而去。至此以後,默娘經常顯聖,飛騰海上,救護世人。湄州人感念她的恩澤,建廟奉祀,尊之為“通賢靈女”。
千裏眼和順風耳
民間還相傳,商紂王有兩個神武的兄弟將軍,兄為高明,弟為高覽。高明能夠眼觀千裏,高覽能耳聽八方,所以又名“千裏眼”和“順風耳”。在商紂王和周武王交戰時,周兵亂敲金鼓,使順風耳無法聽其真;大張旗幡,使千裏眼無法窺其實。眾軍又灑狗血於地上,以滅兩人的法力,兄弟兩人因此都戰敗而死。死後兩人的妖魂在桃花山危害人民,媽祖便前往收妖,他兩人見媽祖天生麗質,欣喜若狂,逼媽祖下嫁他們。但經過一番激烈鬥法,兄弟兩人都敗在媽祖手下,成為媽祖的男仆,替媽祖眼觀千裏災難,耳聽八方哀告。
也有傳說,媽祖是觀音菩薩的化身,在人世普度眾生,千裏眼就替她執行“觀”的任務,順風耳就執行聽“音”的任務,二者相合,正為“觀音”之意。
媽祖廟
在我國長江流域和各個海口,都可以看到祭祀媽祖的廟宇“天妃宮”、“天後宮”。天津、台灣、湄州三處的“天後宮”最為著名,稱為三大廟。莆田湄州島的“天後宮”,稱為“祖廟”。隨著中國海員和華僑足跡所至,在東南亞、南北美洲一帶都建有媽祖的廟宇。
在每年農曆的三月二十三日這一天,都有數以千計的台灣同胞和海內外遊客,前往福建莆田湄州島的“天後宮”,進香拜“媽祖”,熱鬧異常。同在這一天,台灣島北港媽祖的“朝天宮”,也是擠得水泄不通。媽祖是海峽兩岸漁民心目中的“神”。至今,在東南沿海一帶的漁民,仍有不少人在船上供祀媽祖神位,以庇護他們海上平安。
風雨雷電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農業曆史的大國,耕耘於田疇溝壑間的民眾對風、雨、雷、電等大自然現象有著不同尋常的懷疑與恐懼心理,有自己獨到的解釋。他們認為,之所以有風、雨、雷、電,是因為“神”在作祟,有所謂的“風神”管風,“雨師”管雨,“雷公”、“電母”分管雷、電。
風神
“風神”,俗稱“風伯”、“風師”、“風天王”、“風伯天君”或“巽二”、“風姨”、“方道彰”、“方天君”等。
《洪範傳》中說:“箕星好風。”《風俗通》也說:“風伯神,箕星也,其象在天能興風也。”於是,天上二十八宿的箕星成了風神。在《易經》的八卦中,“巽”象征風。“巽”又代表長女,“長”在古代稱“伯”,所以風神便叫“風伯”。風伯以和氣化育萬物,有功於人,因此古代王者常加奉祀。在地支中,“戌”之神也為風伯,故在丙戌日祭祀。
在反映南方文化的《楚辭》裏說,風神的名叫“飛廉”,是一種神禽,能招致風氣,頭形像飲酒用的爵器,有角,蛇尾,鹿身、豹紋。
老子《道德經》裏的風神名叫“吒君”,號“長育”。《氏族博考》裏的風神叫“方道彰”。
民間根據傳說中的風神,想象出一位身穿府袍,濃眉蕃胡,態度安詳的天神。風神右手執著如意(或執箑、扇子),左手拿著風壺(或執輪)。傳說,風壺的形狀像葫蘆,裏麵裝滿了天地間所有的風,強風弱風,微風暴風,都由它控製。
雨師
俗話說:“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風有“風神”,雨便有“雨師”。雨師,或稱“青龍爺”、“雨仙爺”。
在我國的古代典籍中,關於雨師有種種傳說。有記載說,“司雨之神”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中的“畢星”,有所謂“畢星好雨”、“月離於畢,俾滂沱矣,是雨師畢也”。
《山海經·海外東經》郭璞注:“雨師謂屏翳也。”《氏族博考》稱“雨師陳華夫”。《左傳》謂雨師為“元冥”。《搜神記》載雨師乃“商羊”,是一種神鳥,隻長著一條腿,身體忽大忽小,能吸幹大海的水化為雨霧,噴灑在大地上。
《曆代神仙通鑒》卷一記載,在神農的時候,因為很久沒有下雨,大地幹裂,莊稼都枯死了。有一個野人,形象奇特,言語癲狂,上披草領,下係皮裙,蓬頭赤腳,指甲長如利爪,遍身黃毛覆蓋,手執柳枝,狂歌亂舞,自說:“我號赤鬆子,在王屋(傳說西王母居住的昆侖山上)修煉多年,後來隨赤真人南遊衡山。真人常化為赤色的神首飛龍,往來於王屋與衡山之間。我也化作一條赤色的龍,追隨在神首飛龍之後。我是元始眾聖之下的臣,能隨風雨自由上下,就命我為雨師,主行霖雨。”
唐宋時期,民間所塑的雨師形象是一位身材魁偉的壯漢,留著又長又黑的胡須,左手拿著盂罐,裏麵盛著一條龍,右手做灑水狀。
在舊時代,民間對雨師焚香膜拜,多在淫雨泛濫或天幹地旱的時期。地支以“醜”神為雨師,故多在己醜日祭祀。
雷神
雷神,民間俗稱“雷公”、“雷師”,或稱“五雷元帥”、“雷公鳥”(雷震子)、“五雷神”等。明都印《三餘贅筆》說:“《易》震為雷,長為男陽也。而雷出天之陽氣,故雲公。”自古以來民間就將雷公看成是專門懲罰為非作歹之徒,尤其痛恨暴殄天物、糟蹋五穀的人。
遠在黃帝時代,就有雷公的傳說。《山海經·海內東經》記載:“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在《山海經·大荒東經》又寫道:“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裏,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裏,以威天下。”這隻蒼身似牛,一足無角的夔,叫做“雷獸”,即“雷神”。黃帝抓得這隻雷獸,剝下它的皮做成鼓,又用雷獸的骨做成棰,擊之聲傳五百裏,震撼天下。
《山海經》所記載的雷神是一個獸形,原始人以為雷聲出自天鼓,就把鼓與雷神結合在一起。
在民間繁多的雷神故事裏,最典型的是廣東雷州半島的雷神。傳說,在唐朝,雷州有一位姓陳的人,某日在野地裏看到一隻大卵,就拿回家藏起來。有一天,這隻大卵突然劈啪裂開,生出一個嬰兒,手掌上寫著“雷州”兩字,陳氏便給他取名為“文玉”。以後,陳家庭院便時常有雷聲,直到小孩能吃米飯為止。鄰人以為是雷神前來哺乳文玉,都稱他是“雷種”。文玉長大後,當上了雷州刺史,有功德於民,死後鄉人為了紀念他,便蓋廟祭祀。傳說,每在陰雨天,就會有電光、雷聲自廟中傳出。因為文玉為卵生,就使人想到飛禽鳥類,就把雷公想象成一個鳥形雞嘴的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