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坌那那個……”
“謔嘿”
“修鐵道那個”
“謔嘿”
“我們的地基”
“打得穩那”
“保證勝利那個”
“謔嘿”
北庭都護府東路軍第二十一師工兵營署理管帶右校尉吳佩孚,正在工地上領著號子。
東路軍對雅布洛諾夫山脈要塞群的攻勢一直沒有進展,在要塞群邊緣占領的幾個小高地雖然穩定下來了,但似乎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從六月初開始,吳佩孚所在的工兵營接到命令,和其他所有的工兵營一起,協同數十萬民夫,整修從尼布楚到赤塔的鐵路,修建兩套簡易鐵路,一套連接尼布楚與滿洲裏,另一套從赤塔向著共和軍的戰線延伸。
尼布楚和赤塔之間本來就有鐵路,隻是改軌距的麻煩,而兩條簡易鐵路最為費工費時。等鐵路初具雛形,也傳來了貝爾加湖慘敗的消息。
東路軍軍部命令:不惜一切代價攻克雅布洛諾夫山脈要塞群。在吳佩孚這樣普通的軍官聽來,這隻是在西路軍慘敗後軍部給大家提氣的手段,然而,大家都錯了。
七月五日,第一列火車開進了赤塔戰線的簡易鐵路,火車到達的時候,吳佩孚指揮民夫卸車,各種物資補給本在意料之中,然而補給隻占一小部分,這列火車運送的大部分是發電機組,線圈等工廠部件。都護府直接指示:“吳佩孚營,必須在三天之內,建成一座七萬千瓦的火力發電廠。”
在前線修一座火力發電廠?這個發電廠邊上就有一條簡易鐵路,以便每天一列的運煤車到來,隨後,邊上還要修出一圈警戒帶和兵營,以便從前線退下來的士兵可以順便保護它。
修建這個電廠並不困難,所有的機械都是現成的,在工部專家的指導下,吳佩孚的工兵營順利的完成了任務。
這個電站有什麼用呢?不久這個疑問就被解答了,吳佩孚接到的新命令,是在離電廠一公裏處,裝配兩部奇特的機器。初看這兩部機器,像農村打穀場上的卷揚機,不過那些是手搖的,而這兩部機器是電動的,而且非常巨大,搖臂每次上揚的力量約在40千牛左右,也就是說,搖臂每20秒鍾可以把三噸重的物體提升到半空中。電廠那邊的鐵路也延伸到這裏來。
七月十日,這兩部卷揚機裝配完畢,兩台機器之間的距離約500米。
下一個任務,是在鐵道旁裝配一部卸貨吊車,另外,分別從兩部卷揚機開始,向著亞布羅夫山脈要塞群的方向,從低到高配置著五部吊車,每部吊車的掛鉤間的距離相距三米,在給吳佩孚的裝配圖紙上寫著“支架吊車”。
七月十一日,火車運來了新的裝配任務,和指導整個裝配的工程師,這個人,倒是吳佩孚的老相識——工部研究院方出守。兩人寒暄過後,方出守用手一指火車:“子玉,把這兩部吊車也裝起來。”
“天鼎吊車”,吊車中的王者,可以將數十噸的鋼材拔地而起,送上百米高空,遠遠望去,這種吊車就如同荒野中的機械巨人,睥睨一切。
“天鼎吊車和不周山龍門銑床一樣,用處極大,但用得不多,所以隻能靠工部出錢養著。這種天鼎吊車,全世界一共隻有四台。”看著吳佩孚望著他,方出守繼續說:“一台去年租給了美國,修帝國大廈,現在還沒有運回來,一台現在在上海,造124層的滿天星,剩下的兩台都在這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