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博上發現的困惑
在微博上,總有許多剛剛參加工作或者跳槽的同學,在麵臨一個新的環境、一位新的領導、一群新的同事時總是覺得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才能更快地融入這個新的團隊,他們懷著興奮而又忐忑的心情問了我一些相關問題:
“勇哥,我如何才能以最快的時間取得老板的信任?”
“勇哥,我們部門有個同事好像總和我過不去似的,每次開會我說什麼他都反對,我該怎麼辦呀?”
“勇哥,領導總是把他自己的工作交給我做,也不管我是否忙得過來,我該如何向他說明呢?”
“勇哥,我該如何在保持自己風格的前提下盡快融入這家公司呢?”
“勇哥,我部門有個同事總是叫我幫他忙,開始我都會幫他,但是最近我也特別忙,我該如何拒絕他呀?”
二、難接觸的銷售經理
出乎Joy預料的是,她竟然加入了自己心儀已久但在麵試中表現欠佳的那家公司,她決定務必要努力工作,盡快適應新的環境。Joy加入公司以後,麵對新的環境既興奮又有些擔心,該如何盡快融入這個團隊呢?Joy負責銷售數據的統計工作,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和各地的銷售經理打交道,與他們核對當天的銷售數據。在溝通的過程中,Joy發現有的銷售經理非常配合她的工作,而有些銷售經理根本不配合她的工作,比如總是不按時交日報表,或者總是計算錯誤,返給他們修改,便沒了下文。過了兩個星期,Joy終於忍不住了,一大早來到Fiona辦公室。
Joy:“Fiona,我實在受不了那幾個銷售經理了,他們總是不配合我的工作,不是晚交報表,就是交給我的報表上的數據是錯誤的。”
Fiona:“Joy,這就是你的工作,你就是負責全國各地銷售數據的統計。”
Joy:“是的,Fiona,這確實是我的工作,但是我認為他們應該配合我的工作,按時準確地把他們所負責地區的銷售數據報表交給我,這是公司的規定呀!”
Fiona:“但是如果他們沒有按時交給你或者交給你的數據有錯誤,使你不能準時把統計結果交給我,那你怎麼辦呢?”
Joy:“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履行他的職責,既然公司規定銷售經理交報表的時間標準,那麼他們就應該遵守。如果他們不按照要求做,那麼會直接影響我的工作,導致我不能按照要求交給你,我也沒辦法。”
Fiona:“Joy,我非常正式地告訴你一個原則,我不管你用什麼辦法和銷售經理溝通,也不管他們是否按照要求交報表,但是你必須嚴格按照要求把報表交給我,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三、不同性格類型偏好的人在團隊融入時的差別
1.團隊無處不在
人類發展至今,越來越多的工作是由大家共同完成的,能力再高的個體在今天這個社會上也不會獨手擎天。因此無論你在何種公司、社會團體、政府機構擔任何種角色、職務,你必將是團隊中的一員。這些團隊均是由一些有著共同目標、一起工作、分工不同的成員所組成的。一個團隊的成功,不僅僅需要每個團隊成員個體的付出和努力,更需要大家的相互了解、相互配合。
對人性的洞悉和了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建立一個有效的團隊並維持這個團隊的長久運作。任何人都應該清楚,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任何公司的成長均來自於業務收入不斷增加的同時,成本得以有效的控製,其中對於人力資源成本的有效控製便是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同時公司之間的合作和融合同樣也是必然的趨勢。比如,以往公司內部相互獨立甚至充滿矛盾的部門,現在必須合作才能為公司效益的最大化提供支持。比如,以往工廠中的生產部門和質量管理部門貌似是兩個相互充滿矛盾的團隊,因為生產部門的核心目標就是以最小的成本生產最多的產品,而質量管理部門是要嚴格控製產品質量,哪怕因此提高成本也在所不惜,但是現在這兩個部門必須團結一致,在產品的數量和質量之間不斷尋找最佳的平衡。過去競爭激烈的公司現在也必須摒棄前嫌、緊密合作,才能生產出大家喜歡的產品。就算是國家之間也必須通過多邊或者雙邊的貿易協定來產生規模效應,共同做大區域或者全球市場。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人們以一種新的緊密的方式才可能完成。
從我們以往研究的數據來看,在所有的管理人員當中“老虎型”和“貓頭鷹型”的人所占比例最大,但是從性格類型偏好來講,這兩種類型的人卻是最不好相處、最難融入團隊的。因為對他們來說,凡事必須按照我的規則和流程,這是前提,沒有任何回旋的餘地。
即使這樣,我們仍必須建立合作、有效的團隊,但該如何做呢?我們如何才能促使那些性格各異、甚至天生不善與他人交流的人們,為團隊作出更實際的貢獻和努力呢?
團隊建設的一個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人為什麼工作,是因為物質還是精神,是因為獎勵還是懲罰,不同的人對此看法各有不同。也許你們會認為,既然我加入了這個團隊就應該遵守團隊的規則,無論是獎勵還是懲罰。道理上雖然是這樣的,但由於每個人的性格類型偏好的不同,大家對上述規則的認可和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有的人會心甘情願的地加以認可,而有的人卻覺得這些完全沒有必要。而且我在前文談到的身為領導的“老虎”和“貓頭鷹”們,往往忽視獎勵而更加注重懲罰。他們認為作為一個職業人士,既然在公司工作就應該盡職盡責完成工作,並基於此獲得工資,這是一場公平的交易,雙方各不相欠,為什麼要有額外的獎勵呢?
在我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曾經聽到一位領導和我說過,“我們每個人來公司工作既不是來交朋友的,也不是來相互結怨的。最重要的是做好本職工作,你不是人民幣,你不需要每個人都喜歡你,當然你也不需要喜歡每一個人”。
不同性格類型的人在是否選擇某個職位,並且願意在這個職位上長久工作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都與他們的偏好相關。比如,一個“小浣熊型”的人樂於接受一份工作不僅僅是因為能獲得報酬和得到提升,還會因為在這個團隊中有他喜歡一起共事的人;一個“孔雀型”的人更會因為一個寬鬆的工作環境和融洽的工作氛圍而努力工作;一個“老虎型”的人因為工作的極具挑戰性而樂此不疲;一個“貓頭鷹型”的人如果在一個沒有規則和流程的環境裏工作,那他將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離開。
因此,我們認為在團隊中最有效的管理方法就是根據團隊成員的不同性格類型,采取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同時采用適當的激勵措施。身為領導要幫助下屬克服工作中的困難,激勵、珍惜他們對於公司作出的貢獻,同時必須善於發現下屬的特長並善用這些特長為公司的發展作出貢獻,也讓下屬能夠不斷成長。我們既然認可公司的業務收入來自於產品,那就不能否認這些產品是由人生產出來的,表麵上我們管理的核心是產品,但實際上管理的核心卻是生產這些產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