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們在日常管理中卻發現,大多數管理人員並不善於管理人,他們更善於管理事。這些管理者有著強大的控製欲,他們喜歡製度、喜歡流程、關注事情的結果,他們更擅長獨自一人解決所有問題,常認為與其浪費時間做下屬的思想工作,還不如把這個時間用在生產和拜訪客戶上,處理日常的人際關係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浪費生命。基於此,導致了他們管理的團隊往往業績不夠理想。幫助和激勵任何人都是基於對人性的洞悉和了解,要善於發現和利用這些管理者的長處,幫助他們更好地做好管理工作,就像我們期待他們去關懷、激勵下屬一樣去關懷和激勵他們。
2.直接型(Direct)和間接型(Indirect)在團隊融入上的差別
由於D型和I型本身具有的行為偏好,D型的人更喜歡什麼事情都講出來、和周圍的人互動、通過表達來思考,而I型的人更喜歡什麼事情都埋在心裏、獨自守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裏、通過自省來思考,因此導致了他們在團隊中的不同工作風格。而兩者的這種風格卻是完全相反的,如果雙方不能相互理解並調整自己來相互適應,會導致團隊合作出現較大的問題而影響團隊效率。
在團隊中,D型的人往往需要比其他類型的人給予更多的表達機會、更多的關注,但是這會導致其他團隊成員認為其過於浮躁,過於以自我為中心,而忽視其他成員。這種標簽一旦貼上就會導致D型的人在團隊中很難被他人接受。
而I型的人往往需要更多的獨處和思考的時間,通常會忽略與團隊成員的交流。這種行為會導致其他團隊成員認為其過於保守,甚至是不願與同事合作及格格不入,這種標簽貼上後會導致I型的人形單影隻、漸漸脫離團隊。
基於前文的分析,上述標簽其實是對這兩類人的誤解,但這種長期形成的偏見所導致的行為溝通不暢和行為衝突必然會影響到整個團隊的效率。為了能夠有效減少這種對團隊的負麵影響,雙方均應該在行為上有所調整和轉變。
對於D型的人來說,在必要的時候,需要征求團隊成員的意見並學著傾聽。比如:“我對這個問題是這樣看的,如果你們有不同的意見請盡管提,我們大家共同討論。”“我突然有個想法,但是我不能確定是否正確,我說出來,你們幫我參謀一下吧。”對於I型的人來說,需要適當表達自己的看法,就算這個看法還不是非常肯定。比如:“對於這個問題,我還沒有完全想好,不知道說出來是否合適。”“我現在手邊有點兒急事要馬上處理,我能稍後再和你們討論嗎?”
此外,D型的領導遇到I型的下屬,如果發現下屬沒有經常和他溝通,則會認為這位下屬工作不飽和,甚至工作不積極。遇到這種情況,下屬應該傾聽領導的想法,主動了解領導的溝通習慣,並盡量做到事前、事中、事後的及時彙報。
對於I型的人來說,他們需要逐漸強化自己表達能力。他們喜歡在安靜的環境下默默地獨自思考、自省,通過適當與外界保持距離來保證自己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I型的人經過認真思考後所表達出來的想法,通常都是擲地有聲的,同時讓周圍人接受的幾率也會很高。
綜上,D型的人和I型的人,他們的交流方式都是非常清楚的,一個是樂於表達,一個是願意自省,但如果他們也認為對方同樣了解這一點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現實中,正是由於雙方的誤解才導致了團隊合作過程中的種種不快和分歧,甚至從夥伴變成了仇敵和對手。
3.理性型(Rational)和感性型(Emotional)在團隊融入上的差別
對於R型的人來說,他們認為完成工作目標是組建團隊最重要且唯一的任務;而對於E型的人來說,他們認為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是組建團隊最重要的任務,完成工作目標隻是隨之而來的結果。兩者的核心區別則導致了這兩種類型的人必然會在團隊中產生矛盾和衝突。隻要完成工作目標,即使團隊成員之間冷漠無情,R型的人仍然會認為這是個優秀的團隊。然而對於E型的人來說,在這樣一個團隊中工作無異於身處水深火熱之中,即使完成了工作目標也不值得留戀,因為他們最看重的是團隊精神。E型的人雖然看重工作成就、自身成長,但是快樂工作、和諧相處才是他們的工作之本、動力之源。
與D型和I型之間的性格類型偏好差異相比較,R型和E型之間的性格類型偏好差異則是更難克服,因為它反映了兩種完全不同、甚至是相反的人際交往世界觀。他們分別重視的是結果和過程、智商和情商、事和人。但是,我們大家都知道,這兩種世界觀各有利弊,它們各自所強調的兩個方麵對於這個世界來說同樣重要—一個沒有團隊精神和價值觀的團隊,即使有再優秀的產品也不會是個偉大的團隊,更談何長久生存;一家隻崇尚精神和愉悅,而忽視流程、工具的公司,也別想著會成為偉大的公司。
因此,我們強調,R型的人和E型的人在團隊建設上如何能夠相互作用是異常重要的。如前所述,大多數領導都是R型的人,那麼他們身上的一個責無旁貸的任務就是善於發現下屬中屬於E型的人的優點並幫助他們發揮至最大化。R型的領導需要對E型的下屬予以更多關注和理解,但這並不意味著R型的人自己也要成為E型的人,而且就算是想,根據性格理論也是不可能的。其中的關鍵就是鼓勵團隊中E型的人能夠在團隊決策和完成目標的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而利用本書中為你提供的方法和工具則是有效的一個方法,當然還要你具備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4.相互補充,幸莫大焉
在我們的現實工作中,存在這種可能,你的團隊中所有的成員都和你是一個類型的,並且你在這個類型高度一致的團隊中過得很愉快,但無論從團隊還是個人的長期發展來看,這都是不利的。在一個完整的團隊中,任何類型的人都是不可或缺的,缺了則將不是一個完整的團隊。但我們有時卻發現,現實生活中“殘疾”的公司或團隊還是存在的。
也正因如此,現實中會發生許多讓我們哭笑不得的狀況。一群D型的人在一起討論問題時,就像一群青蛙在夏日的傍晚不停地歡叫,誰也不知道他們為何而叫、為誰而叫,而且似乎沒有一隻青蛙願意傾聽別的青蛙的叫聲並願意發現其中的美妙之處,因為他們總是認為自己的叫聲最好聽。而一群I型的人在一起執行項目時就像大家彼此從未相識,他們每個人都在心底對著自己訴說自己的故事。一群R型的人則會組成一支鐵麵判官的法院,在這裏一切的一切隻有一個標準,就是科學的指標,人與人之間隻有單行線,而沒有任何的交集。一群E型的人在一起則會組成一部台灣情感大戲,戲中人不瘋魔不成活,大喜大悲,把工作和生活都當成了一台悲喜交加的舞台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