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博上發現的困惑
在微博上,總有許多剛剛工作的同學,在逐步成熟的過程中,承擔著越來越多的工作和責任,這時他們常常會懷著無奈的心情問我一些類似下麵的問題:
“勇哥,我現在的工作特別多,每天都要加班,這可怎麼辦呀?”
“勇哥,我現在的工作當需要和別的同事配合的時候,總是控製不了別人的工作效率,最後總做不完怎麼辦呀?”
“勇哥,領導總是在每天快下班的時候臨時交給我許多工作,而且要求當天就要完成,這可怎麼辦呀?”
“勇哥,我該如何分配我現在的工作,既能按時完成,又能為將來的工作做好鋪墊?”
“勇哥,時間對於每個人都那麼多,我怎麼總是覺得我的時間不夠用呀?”
二、初涉銷售時的忙亂
Joy如願以償地調到了銷售部,滿懷信心和憧憬地開始了新工作。在開始的幾個星期內,Joy認真地搜集相關的資料,如產品知識、銷售技巧、所負責地區醫院的概況和目標醫生的信息等。為了幫助Joy更好地進入工作狀態,銷售經理Kevin每周都會和Joy過一下她本周的工作完成情況和下周工作計劃。到了第二周周末談話的時候,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Kevin:“Joy,從你調至銷售部這兩周以來,你怎麼都不去見客戶,而且上周末在做本周計劃的時候,你有一天是要安排見客戶的呀?”
Joy:“領導,本來這周四我是要去拜訪客戶的,可是周三的時候,我還是覺得我沒有準備好,所以周四就沒去。”
Kevin:“那這兩周你都在做什麼呀?”
Joy的老毛病又犯了:“Kevin,我從調到銷售部的第一天起,首先,開始進一步詳細了解銷售每天做的工作是什麼;其次,按照工作內容尋找相關的資料;然後……”
Kevin:“知識是永遠都學不完的,總不能因為學習和準備就不去見客戶了,而且大多數知識和能力需要在實踐中去檢驗,你難道沒聽說過嗎?如果沒有實踐……”
三、不同性格類型偏好的人在時間管理上的差別
1.最善於管理時間的人
說到時間管理,毫無疑問在我們的印象中做得最好的就算是D型的人了。我們每個人從上小學開始,那些提前或準時交作業的同學都會成為老師眼裏的“乖乖寶”;而那些沒有按照規定時間交作業的學生,無論他們完成作業的最終質量是否達標,常常會遭到批評。
這一規律在職場上往往也同樣適用,在工作中那些績效優秀的員工大多數屬於D型的人,而那些表現不好的人往往屬於“小浣熊型”。後者經常會被領導和同事這樣評價,“這是個工作認真、有耐心的同事,但總是跟不上大家的步伐”。職場中的快速反應、高效即時,成就了D型員工得天獨厚的優勢,而“小浣熊型”的員工總是會被誤會為“拖後腿”,他們往往在相對寬鬆的氛圍中充分發揮他們善解人意、樂於傾聽的工作方式,因此良好、耐心的工作氛圍是“小浣熊”們的天堂。
在現實生活中,餐廳會為提前訂餐的客戶安排好他們想要的位置,但如果你在餐廳規定的時間內沒有到達餐廳,則會被取消座位。對於那些在當天就餐的客戶如果由於人數的變化而導致和此前預訂不符的情況,客戶還會相應承擔經濟上的懲罰,酒店也是如此。總之,當下是時間就是金錢、速度就是效益的年代,我們隻有做好時間管理,能夠得到的回報才會越加誘人。無論你的智商高低、情商如何,學會更好地管理時間,提前或準時完成工作,就有可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機會。
其實公正客觀地來看,排除員工本身由於主觀原因不想把工作做好以外,大多數情況是由於性格本身的差異造成了做事風格的不同。那是否D型的人在時間管理上就無可挑剔?雖然他們的原則看起來完美無缺,他們經常說:“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擋工作的完成,我們隻看結果,不看過程……”但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會發生為了提前完成工作報告而忽略質量的情況,之後又會事後諸葛亮地說,“早知道這事兒這麼複雜,我再提前一些時間安排就好了”,“這件事要是再多給我一些時間,我肯定能做得更好”……過於追求時間的做法,會讓我們忽視過程的控製和最終的質量,從而造成後期彌補所帶來的成本的增加。
就像在本文前麵所講到的那樣,這種由於性格類型偏好本身的影響所帶來的行為風格上的差異,本無好壞之分,當我們在時間管理上遇到問題的時候,需要不僅僅看到這種差異帶來的結果上的不同,更重要還是要找到原因,發現方法,不斷完善。否則,這種差異就會帶來團隊工作內的諸多矛盾,有時甚至會影響同事之間的關係,導致私人之間的矛盾,無論是給工作、還是個人都會造成負麵影響。
下麵我們就簡單總結一下,不同性格類型偏好以及由此組成的性格類型之間在看待時間問題上的差異,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管理時間。
直接型(Direct):時間就是生命,浪費時間等於自殺。
間接型(Indirect):時間就在那裏,重要的是享受過程。
理性型(Rational):時間就是資源,重要的是嚴格規劃。
感性型(Emotional):時間就是紐帶,連接著你我的情感。
2.直接型(Direct)和間接型(Indirect)在時間管理上的差別
我們每個人一生中擁有的時間是一樣的,但如果說到工作時間的話,那麼每個人就各不相同了,這取決於誰能更加有效地安排時間。針對此點,相對來講,D型的人會更有優勢,因為他們遇到問題時往往喜歡用最直接的思考方式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然後快速地反饋給別人。I型的人遇到問題時,往往首先選擇一個安靜的角落通過自己以往的經驗,尋找內心對問題的想法和意見並反複推敲,然後再伺機用適當的方式反饋給別人。
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後,在與別人交流的過程中,同樣也會存在一些差異。D型的人喜歡用最簡單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時他們也善於推動對方表達,在此過程中通過雙方不斷碰撞和修正,從而形成共同的結論。而I型的人往往會在此過程中與別人缺乏及時的交流和分享,當遇到分歧時也不會直接給予對方反饋,有時甚至會發生雙方交流出現“斷電”的情況而前功盡棄。
綜上,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時間,D型和I型的人均應該既了解自身偏好又了解對方的偏好,這樣才能做到真正地設身處地。比如,D型的人應該認識到,他們應該漸漸學會不要總是說了再想或者做了再想,適當減少說話的頻率和每次說話的信息量,並在此之前開始思考。同時,當與I型的人溝通、確認工作思路和進度的時候,你要為他們預留思考、反應和做決定的時間。在進行時間超過一個小時的培訓和討論中,適當安排茶休的時間,以便讓他們回味剛才交流的內容,這樣更便於最終一致方案的達成。因為適當駐足思考,會大大幫助和提高I型人的工作效率。
反之,I型的人應該更早地意識到,認真地思考和謹慎地考慮對方輸出的信息以及自己應該用何種方式接收並反饋自身的信息,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做出最終的決定,不能推動最終結果的任何過程都將失去它本身的意義。此外,I型的人還應考慮到D型的人所具有的性格類型偏好有可能造成的潛在風險和控製、糾正這些風險所需要額外花費的時間和資源,提前做好預防和預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