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這樣一些人,工作提不起精神,看許多事都不順眼,辦事總覺得有什麼東西礙手礙腳地阻攔著自己,總覺得自己是英雄無用武之地。於是感到懷才不遇、無所作為,甚至自卑、恐懼。內心充滿了太多的阻礙、太多的枷鎖,使人們在生活中產生了不和諧、不自在,充滿了許多迷茫。這種枷鎖一旦形成,就很難客觀、冷靜、全麵地認識事物的真相,也總會在取舍、分別、計較中徘徊。久而久之,心就會變得狹隘、自私。
心中的黑暗不是來自於外物,隻源於心本身。心承載了太多的東西,比如名利、妄念、貪婪……即使外麵再陽光明媚,也無法照射進來,心裏還是一片黑暗。試著敞開心懷,把目光投向有陽光的地方,你會發現,生活處處充滿陽光。
3.突破生存慣性,有些事大可不去做
如今幾乎所有人都在為買房殫精竭慮,或者因變成了“房奴”而苦不堪言。而她卻是個例外,她說自己想要的是方便和舒適,所以沒有貸款買昂貴的住房。房子是不會動的,而人要到處漂泊,房子是為了人而存在的。
新婚時,她和先生租了一套小型公寓房,小區環境幽靜,而且距離兩人的單位都很近,夫妻倆上班都是步行,日子過得非常舒心。生完孩子後,她又在單位附近租了個一樓帶院子的兩室一廳,院子裏通常都陽光燦爛,很方便老人生活起居,最重要的是離單位近,照顧孩子就方便多了,房子的最大作用就顯現出來了。
到了孩子上學的時候,她又把家搬到了孩子學校附近一個很好的小區,那裏住戶的整體素質比較高,小區有很多小孩,他們可以一起上學、玩耍,上下學的路上也很安全,他們也不用風裏來雨裏去地接送孩子。
她估算了一下,與貸款買房相比,按自己的想法租理想的住房所需要的費用就顯得微不足道了,而房子無疑發揮了最大作用,他們的生活也非常幸福。
在大家都忙著學車的時候,她雖然買得起車也養得起車,然而卻並不熱衷於此,她說自己不喜歡機器。另外,從經濟和環保的因素考慮,很明顯與打車相比買車的成本要高得多。實際上,因為她的家是不斷移動的,所以也就不用買車。
有一段時間股市瘋漲,“股海”中頓時人頭攢動,她卻冷眼旁觀。她說她也想發大財,隻是對數字沒有感覺。當大家的心情都隨著股市跌宕起伏時,她卻優哉遊哉地品茗讀書、寫書。後來股市屢屢下跌,當大家如夢方醒時,她寫的書已賺了近10萬元錢。
為了給孩子的將來增添籌碼,大多數家長都忙著送孩子去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她卻沒有盲目地加入其中,而是讓兒子做自己喜歡的手工活。兒子說他想做個快樂的藍領,她認為這樣很好。在她的鼓勵和支持下,兒子的動手能力和自理能力是學校裏最好的,而且多次在全國獲得小設計獎。
她一般不去大型超市購物,而是常去附近的便利店,因為在那裏買東西速度很快,不用在琳琅滿目的貨架前猶豫不決。其實,有些事情,我們不做,反倒更有意義。
如今她租住的房子有寬敞的院子、溫馨的客廳、明淨的窗子,還有斑駁的陽光和清爽的風。周末的午後,朋友們都喜歡去她家喝茶,享受那一份悠閑和愜意。她沒有房貸、車貸等等諸如此類的壓力,日子過得如同穿堂風一般自由閑適。
這位女性可謂是一個突破了生存慣性的智者。她不盲從,不隨大流,僅僅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實際上,世界上必須要做的事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多,有些事其實大可不去做。
4.幸福的住處,在心靈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