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圖善自己不願作戰,卻想要左宗棠為他當保鏢。他擔心南路馬占鼇的部隊阻塞蘭州的餉道,把他困死在省城,連忙從慈禧那裏取得諭旨,令左宗棠移駐秦州。
左宗棠不會聽穆圖善的調擺。他給清廷上了一堂甘肅的地理課,然後駁斥穆圖善的要求:我不能隻照顧穆圖善的方便,而置國家的利益於不顧,否則會貽笑於天下。
慈禧說:這個穆圖善,隻顧著自己那頭,把我都弄糊塗了。準了左宗棠的折子吧。
8月19日,劉鬆山從清澗進軍鎮靖堡。鹽茶廳的土匪張貴集結部隊,襲擊靜寧州的莊浪。左宗棠令黃鼎、簡敬臨移師前往攻擊。
劉鬆山留下黃萬友的四營兵力護衛運輸通道,於9月2日整軍向花馬池開進。韋州堡的甘肅回民騎兵襲擊邊外南歸,與劉鬆山遭遇。劉鬆山派章合才、劉錦棠出戰,將其擊退。
9月6日,劉鬆山進軍磁窯,偵知崔偉等人的部隊全部到達靈州境內,與馬化龍的部隊混雜在一起。9月7日,部隊行軍三十裏,向靈州進逼。崔偉的部隊在甜水河打阻擊,老湘軍整隊衝鋒,崔偉等部招架不住,全軍撤退到郭家橋,距靈州四十裏。
老湘營在靈州城南紮營。當晚,城內的馬化龍所部派人到營中參謁,說崔偉等人占據了甘肅回民的莊宅,而本地回民畏懼他們的剽悍,不敢反抗。
劉鬆山派人告知馬化龍,要他通知各個寨堡:官軍隻攻崔偉等人的造反部隊,對甘肅回民一律安撫,大家各自安居,不要驚慌。
9月8日,崔偉等部從郭家橋出動主力,出城迎戰老湘軍。劉鬆山分路縱擊,攻破二十多座莊堡,推進到下橋。此橋跨越秦渠與漢渠,崔偉等部人馬相擠,大批人溺水身亡。老湘軍窮追到吳忠堡,劉鬆山下令回師,在下橋駐紮,扼守永寧洞。
永寧洞是個入河口,秦渠與漢渠在這裏彙合,流入黃河。老湘軍未到時,馬化龍對崔偉等人說:此地凶險,官軍必然無法深入,你等不妨在這裏抵抗。
馬化龍袖手旁觀,觀察官軍的強弱。隻令自己的部隊在旁邊的寨堡射擊,對老湘軍也有殺傷。如今見老湘軍連連取勝,馬化龍擔心吃虧,為了保存實力,再次上書左宗棠,代白彥虎等人求撫,而對兵敗之事隻字不提。如果左宗棠批準他的請求,他就贏得了喘息之機。
劉鬆山張貼告示,聲明不攻甘肅回民。馬化龍為了給崔偉等人壯膽,連日派部隊出堡求戰。
9月12日,馬化龍派出主力,直向下橋軍營攻來,劉鬆山隻得出兵迎擊。馬化龍已經決開秦渠水,阻隔金積堡,以圖自固。他勸說靈州的甘肅回民占據州城,奪取老湘軍的餉銀。為了給崔偉等人打氣,他派出一些精兵,協助據守吳忠堡,擺出與老湘軍對抗到底的架式。
麵對複雜的局麵,劉鬆山不敢輕舉妄動,派人送信給左宗棠,陳述形勢。
從這天起,直到10月4日,接連二十多天,馬化龍召集寧安、四百戶、黑城子和半角城的陝西回民軍,絡繹到達金積堡附近,前後夾擊劉鬆山的軍營。劉鬆山所部每天接戰,先後擊殺一萬多人。馬尕三派出騎兵長途奔襲,增援馬化龍,也被挫敗,回師西寧。
力保劉鬆山
1869年9月26日,福建船政局製造的第一艘輪船“萬年青”號駛出閩江試航。
左宗棠身在陝甘,忙於籌餉作戰,接到沈葆楨報喜的書劄,不勝欣喜。無奈軍政事務太忙,日夜操勞,加上身體病弱,遇到這麼大的喜事,他竟然無暇回信,隻是對身邊的人感慨了一番。
沈葆楨是好樣的,沒有辜負老夫的期望!他的丈人林則徐在天之靈,聽到這個消息,也會感到驕傲。
諸位,福州船政局的藝堂,已經有了明顯的成效,培養出了中國的技術人才。中國人的聰明才力一點也不比洋人差啊,隻要兼收洋人之所長,十年之內,我們的海防就會氣象一新,鴉片的禍害有望掃除,蒙受的國恥足以洗雪!
二十年過去了,我對林公湘江夜話時的囑托,一刻也沒有忘記啊。如今我們終於造出輪船了,老夫對中國的振興,充滿了希望和信心!
話沒說完,又有戰報傳來。
左公,黃鼎和簡敬臨已分頭攻破威戎堡與水洛城,趕走了張貴,請示下一步怎麼辦。
令簡敬臨移師靜寧,令黃鼎從瓦亭、平涼出發,與簡敬臨會師,向北開進。
楚軍一動,馬化龍立即做出反應:令甘肅回民軍李正榮所部、陝西回民軍白彥虎所部,以及其他部隊,從預望城與黑城子挺進固原州,阻擊楚軍北上。
左宗棠接到報告,立刻調整部署:雷正綰從古城川出兵,會同周蘭亭所部,在半角城與李旺堡迎擊!
回民軍的阻擊兵力逐步增多,雷正綰和周蘭亭正感吃力,黃鼎、簡敬臨從中路趕到,各部會師,重創李正榮與白彥虎,迫使他們從固原回師黑城子。
左宗棠上奏,向慈禧陳述這一段的戰事,對馬化龍的思想動態做了一番分析。
馬化龍仗著金積堡有險可守,敢於抗拒官軍。他發現崔偉等人的部隊戰鬥力很強,可以借助他們的力量自衛,自己在一旁觀望。崔偉等人打贏了,他能擁兵自重;崔偉等人打敗了,他也有理由為自己開脫。劉鬆山能夠認清形勢,進止有度,請朝廷予以嘉獎。
可是,這份折子還沒遞到慈禧手上,靈州已經失守。綏遠城將軍定安跟穆圖善一個鼻孔出氣,迫不及待地向慈禧報告,他的折子捷足先登了。
定安把靈州失守的責任,全部推到劉鬆山身上:劉鬆山輕率進兵,濫殺無辜,激起民變。
軍機大臣把定安的折子一念,朝堂之上,一片嘩然。穆圖善不是早已招撫了靈州的回民麼?他們怎麼會降而複叛?劉鬆山其人,年輕氣盛,是否嗜殺?是否莽撞?
慈禧頒下上諭,要左宗棠查明真相,不得故意包庇劉鬆山。這道諭旨舊事重提,把綏德兵變的事情也捎上了,可見軍機大臣們把舊賬牢記在心。不過,慈禧並不完全相信穆圖善等人的一麵之詞。左宗棠既然說馬化龍陽奉陰違,不會憑空捏造,所以又要穆圖善查一查馬化龍是否唆使靈州回民反叛。
劉鬆山前在綏德曾有嘩潰之事,寧夏甘回投誠已久,此次輕進激變,賊眾兵單,倘無食可就,複蹈故轍,則北路大局何堪設想!著左宗棠將起釁情形,查明具奏,不得稍涉回護。其馬化龍陽為歸順、陰縱黨羽滋擾變亂情形,究因如何起釁,著穆圖善查明,據實具奏。
穆圖善很快就回奏了,還是堅持原來的說法,指責劉鬆山激起事變。
馬朝清實已撫良回,劉鬆山激成事端,恐甘省兵禍無已時。即將來左宗棠剿而後撫,亦未必能堅回民之信。奴才不敢知而不言,聞而不顧。已敕胡昌會督同馬朝清仍行妥為開導,令回民毋生猜疑。
左宗棠卻保持沉默。奇怪!慈禧想。左卿一向快人快語,怎麼不說話了?這件事如此難查清楚嗎?穆圖善為什麼反應那麼快?那就等等看吧。告訴軍機處,把有關的折子,全部發給左宗棠,讓他也看一看!
10月7日,馬化龍又派人參見劉鬆山,仍然是代崔偉等人求撫。劉鬆山提出受降條件:交出全部戰馬和武器。幾天後,馬化龍交出一些老朽的兵器和羸弱的馬匹。劉鬆山催促他全數交出,催得很急。馬化龍也提出條件:等到老湘軍退到橫城,他才全部繳械。
馬化龍一邊討價還價,一邊日夜修築堡寨,疏浚壕溝,派遊騎四出,偵察老湘軍的動靜。
劉鬆山等了十天,開始沿餘家湖部署兵力。馬化龍從金積堡和吳忠堡同時出兵攻擊。劉鬆山分兵迎擊,擊敗馬化龍,接連攻克敬家莊的兩座堡寨。
不久,馬化龍下令,在吳忠堡以南築壩,開決秦渠,使渠水東流,灌淹老湘軍,並在一旁埋伏幾千名騎兵等候。劉鬆山令部隊攜帶鋤頭和鐵鍬,攻打壩西的壁壘,假裝不知馬化龍的計劃。等到馬軍全部通過水溝,便開決水溝,發起縱擊。馬化龍的部隊避之不及,大批將士溺水而亡。
10月20日,劉鬆山令部隊用袋子裝土填濠,發起攻擊,攻破馬化龍的五座堅寨。由於秦渠決口,淹沒了其他道路,王家高樓等六座寨堡,成為河西運道的必經之地。
10月22日,劉鬆山所部乘夜突襲,攻破王家高樓堡寨,又北行八裏,抵達張家灘。其餘五座堡寨相距幾裏,劉鬆山分兵猛攻,守軍無法互相照顧,堡寨全被攻破。劉鬆山留下部隊駐守。
話分兩頭。馬化龍在派人參見劉鬆山時,暗中派出部屬馬萬春,指揮陝西的楊文治、禹得彥等部,再次攻擊固原境內的三營。雷正綰、簡敬臨、周蘭亭各部剛剛在黑城子擊敗張貴的部隊,於10月12日在頭營合兵迎擊馬萬春,將之擊退,追到何家溝,斬殺楊文治。第二天,乘勝攻破李旺堡。
預望城和半角城的甘肅回民軍為之震動,向雷正綰請降。禹得彥等人暗中約定,從鹽茶廳西奔長流水和打拉城,企圖前往會寧與安定,與馬占鼇會師。
黃鼎和馬德順率騎兵追擊,越過鹽茶廳,於10月20日追到西安堡。展眼望去,隻見禹得彥等部在平川上架設帳篷,延伸幾十裏。黃鼎和馬德順的騎兵馳入帳篷群內,一通砍殺,大破禹得彥。騎兵追過黃家園,禹得彥等部潰不成軍。馬德順率領輕騎前進,遭遇埋伏,受傷陣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