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決戰甘肅(2)(1 / 3)

周開錫體恤百姓,為地方做了許多功在久遠的大事,不免得罪權貴顯要,遭到誹謗。他是個硬骨頭,將官場毀譽置之度外,堅持推行仁政。左宗棠對他十分看重,奏告朝廷,將他提拔為浙江糧儲道。

後來,周開錫隨左宗棠到福建赴任,出任延建邵道員。尚未上任,又奉命代理福建布政使。周開錫自左宗棠離開福建後,便代理福建巡撫,仕途方始開闊。但他仍然遭到妒忌誹謗,無法再攀高峰。左宗棠聽說他在福建做官頗為艱難,便把他調來甘肅,總統南路部隊,周開錫的軍事任務,是扼守從陝西南部通向甘肅蘭州的重要通道秦州,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天水。周開錫到來之前,穆圖善派了幾十營甘肅清軍駐紮在這裏,副將範銘所部本地團勇一萬多人也擠在這裏,兵員冗雜,不守紀律,互不買賬。甘肅清軍在狄道遭到挫敗,士氣低落,朝不保夕,將士當中,無人堪當重任。左宗棠把周開錫留下,指揮部隊,兼理民事,完全可以放心了。

周開錫上任以後,在秦州兼管地方厘稅和錢糧。他裁汰多餘的兵員,革除陋規,開設屯田,製定課稅。他把範銘的十營部隊調到鞏昌駐紮,就是為了把他們孤立起來,使那些軍爺無法搗亂。

經過半年努力,周開錫已經把鞏昌和秦州治理得井井有條,但他又遭到官員詆毀,處境比在福建官場更為艱難,身心憔悴。

如今,範銘的叛軍已經解決,左宗棠上奏澄清真相。朝廷同意不再追究此事。周開錫躲過一劫,但他的精力已經耗盡,生命之火即將熄滅,打算引退還鄉。

左宗棠開導說:甘南的事情,我已據實向朝廷講清楚了,現在要立刻爭出個是非曲直,未免操之過急,有爭強好勝之嫌,沒有什麼好處,而且違背了我平時問心無愧、不求別人體諒的原則。等到西部大事有了成效,國家大致安定,我們做臣子的大略已盡心意,就可以收手,給賢人讓位了。人生的規律,總是成功身退,天道也是如此。不論身處什麼位置,隻要心跡灑脫,便能掌握進退的火候了。

周開錫從此一病不起。但他照常工作,籌兵、籌糧、籌餉、籌運,造車船,通道路,營度庶務一如平昔。

周開錫的疾病在操勞中加重。6月27日,他因事趕赴秦州,行路四十裏,途中氣絕。後來略有起色,隨從將他抬回鞏昌,五天後,於7月2日在鞏昌病逝,終年四十六歲。

周開錫死後,官場中那些饒舌的小人仍在說他的壞話。三年之後,由於他的仁政顯著,百姓緬懷,清廷中對他的謗議澄清,秦州人士追念遺德,為他修建祠堂祭祀。這個辛苦一生的益陽人,終於成為好官的樣榜而名垂後世。

收複新疆的前奏

周開錫在3月份追打叛軍時,河州馬占鼇手下的一千多人趁機從安定出兵,襲擊通渭、秦安、清水、西和、禮縣各境,被楊世俊、張仲春擊敗。固原東西兩山殘餘的造反武裝,多者一百騎,少者幾十騎,伺機四出襲擊。魏光燾、周紹濂各部日夜追趕,屢有斬獲。楚軍合兵攻擊時,對方便分散隱身到山穀之中。等到楚軍回營,他們又出來襲擾,形成了規律。這些遊擊部隊往往又跟馬占鼇所部會合,襲擊南路,於4月影響到兩當、徽縣和秦安,另一支部隊奔襲寧遠和伏羌。李輝武、楊世俊和田連考所部分路攔擊,將之逼退到會寧。

5月份,金順和張曜攻破納家寨,周開錫派兵攻破階州的綹軍兵營。

左宗棠在落實安置回民的措施以後,提審馬化龍及其同黨穆生花的眷屬,根據供詞,得知他們傳教的始末,為他們分別擬定罪名,於5月26日上疏請求禁絕新教。從此,靈州和寧夏全部安定下來。

左宗棠在西安開設書局,刊刻經籍,散發府、廳、州、縣,經費從他自己的養廉項下撥付。

左宗棠日夜籌劃糧運,打算向河州進兵,令各部分別肅清中路和南路的回民軍殘餘部隊。

河州一地,自從回民起義以來,已經完全不在清廷控製之中。從蘭州東行的驛道早已斷絕。左宗棠下令:劉明燈從馬盤向安定監視前進,徐文秀從靜寧開向會寧,逐步造船修橋,渡過洮河,修治蘭州大道,以利運輸軍資火藥,在靜寧儲備。

馬占鼇所部時常出兵襲擊各地,消息傳到北京,言官們懷疑左宗棠故意按兵不動,致使馬占鼇勢力大增,紛紛向清廷指控。顯然,他們懷疑左宗棠故意給穆圖善難堪。慈禧也疑心及此,幾次下詔詰問。左宗棠感歎廟堂諸公不懂軍事,瞎揣摩他的心思。他告訴慈禧:部隊要進軍,必須穩紮穩打。眼下糧食沒有成熟,橋梁沒有修成,貿然進兵,會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