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三,駐防部隊沒有撤銷,將士用命,既可為封疆大臣撐腰,就是將來組建編製軍隊,也可從中挑選久經戰陣的人才,交錯布置,既鼓舞了士氣,又壯了軍威。
便利四,回民剛出水火,應當立即安插,提供服務,使他們心生感激,同時興辦教育,便可氣象一新。
便利五,戰爭結束以後,必須有官員辦理善後,總督和巡撫眼見耳聞,十分親切,賞罰分明,樂於勸人上進,人人都會努力。
恰在這時,劉錦棠提出了新疆建省的具體方案,奏請設置南路州縣。朝廷接到左宗棠的奏疏以後,最終下了建省的決心。
左宗棠的好友胡雪岩在這一年宣告破產。他是左宗棠西征最忠實的支持者,可他受到李鴻章與盛宣懷的猛烈擠兌,沒能保住自己的產業。
胡雪岩十幾年如一日,為左宗棠辦了三件大事:一是籌餉,二是購置軍火,三是打理洋務。左宗棠每次掛帥征戰,都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胡雪岩始終是他的一個經濟支柱。他不但自己出錢,還勸別人募捐。左宗棠手頭一緊,立刻就會想到他。
胡雪岩腦瓜子好使,為左宗棠找到了一條籌餉的新路子:從外國商號得到一次總付的貸款。這種貸款沒有抵押,由政府擔保。擔保人是通商口岸的海關,審批人是各省巡撫。各省保證,在規定的期限內,一定會將款項加利息歸還給外商。
這條路子為左宗棠解決了大難題。手拿朝廷的批文,伸手向東南沿海五省要錢,那是靠不住的。各省經曆了多年的戰爭,財政非常困難,付款不可能及時。但是軍隊打仗,說打就要打,不能餓著肚子,所以先把餉銀拿到手裏,讓各省慢慢去還貸,最為穩妥。
借外債打仗,在清廷來說,是破天荒第一遭,不合祖製。但是,朝廷權衡來權衡去,還是江山要緊。國庫空虛,戰事緊迫,向外國人貸款,隻好不得已而為之了。於是,清廷跨出借貸外債的第一步。
這件事的操作,左宗棠不便出麵,胡雪岩當仁不讓。他早已步入洋場,跟上海灘那些洋行大佬們混得很熟,由他出麵,當然是馬到成功。
從這時起,胡雪岩就充當了政府借貸外債的經紀人。
左宗棠連年征戰,從1867年打到1881年,十四年間,胡雪岩代表清廷向洋人借款,數額多達一千五百九十五萬兩白銀!
數額如此龐大的巨款,借貸之間,會不會有貓膩呢?
胡雪岩是商人,傍上左宗棠也是為了拓展生意賺大錢,經手這麼一筆巨款,他可能不從中撈好處嗎?當然不會。當時上海向中國人放貸的洋人很多,給中間人的回扣頗為豐厚。胡雪岩在外國銀行和本國政府之間來回操辦貸款事宜,究竟得了多少好處,誰也說不清楚。如果他秉公辦事,左宗棠也不會讓他白忙吧?他的政治投資,左宗棠自會給他回報。
事實上,胡雪岩的財富是呈直線上升的。1872年,即同治十一年,他的阜康錢莊就有了二十多家分號,布及大江南北。除了二千多萬兩銀子的資金,胡雪岩還有一萬畝田地。他娶了十二房姨太太,號稱“東樓十二釵”。胡雪岩為她們建造了豪華的休憩場所——嬌樓,耗資數萬,勘比賴昌星的紅樓啊!這嬌樓金碧輝煌,四周風景秀麗,又以人工西湖、蓬萊仙閣等景點巧妙地點綴,更是令觀者目不暇接、心曠神怡。姬妾們分室而居,胡雪岩呢,像皇帝寵幸後妃一般,每晚隨手拈牌,招姬妾入寢,生活極其奢靡。他常常泡在嬌樓之中,沉溺於溫柔女兒鄉。汪康年在《莊諧選錄》中有所記載,還把他的破產歸咎於他的奢侈:
杭人胡某,富埒封君,為近今數十年所罕見。而荒淫奢侈,跡迥尋常所有,後卒以是致敗。
胡雪岩還大力協助左宗棠興辦洋務。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胡雪岩是絕對不可缺少的人物。購買工料,聘請洋匠,雇用本國技工,開設工藝局,左宗棠都責成他一手經理。後來開設甘肅織呢總局,也靠胡雪岩引進機器,還用胡雪岩購入的西洋新機器開鑿徑河。除此以外,部隊所有的軍營建設、軍品供應、節假日禮品采購,都由胡雪岩操辦。
籌措軍餉、購置軍火和興辦洋務,三件大事,胡雪岩都辦得漂漂亮亮。這三件大事辦好了,左宗棠和胡雪岩也雙雙達到了人生的頂峰。
左宗棠和胡雪岩的交往,是不折不扣的官商勾結。但是,左宗棠並沒有從中牟取私利,也是不折不扣的事實。胡雪岩在國家困難時期,盡心盡力辦了實事,雖然是從中撈了不少好處,但是他支持了左宗棠收複新疆,仍然有功於國。
左宗棠是個講義氣的湖南人,他讓胡雪岩發了財還不算,還要為他到皇帝那裏請功。左宗棠先後三次為胡雪岩請賞,還會同陝西巡撫譚鍾麟聯銜出奏,要破格獎敘胡雪岩,曆數他的功勞,計九款之多。
清廷下令,賞給胡雪岩布政使官銜,賞穿黃馬褂,可以在紫金城騎馬,胡雪岩的母親還被封了一品誥命,連李鴻章都上門送禮道賀。
左宗棠與胡雪岩的合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左宗棠為胡雪岩提供了更廣闊的舞台,也給他提供了巨額的生意。胡雪岩為了保護民族工業,曾與法國人展開生絲大戰。可以說,在左宗棠投桃報李的幫助下,他才得已成為富可敵國的巨商,成為一時風光無限的紅頂商人。
胡雪岩在認識左宗棠之前,雖然算得上一名富商,但他後來成為投資家,創辦新興的工業,走在了對外開放的前列,都是在結識左宗棠之後。
病中也精幹
1882年11月15日,左宗棠舊病加重,手腳發軟,耳鳴目眩,行動艱難,心神昏沉,記憶力減退。醫生說他脈搏滯澀,有時停搏。閱讀公文後,腦子裏竟然是茫然一片,內容再也想不起。於是他再次向朝廷遞上了辭呈。他把最重要的工作向朝廷做了交代,也把就任兩江總督以來的成績做了一個簡略的總結。
兩江的當務之急,就是海防、鹽務和水利,其中水利一項,尤其是百姓性命攸關。三吳能不能富強,就看水利建設的好壞。但是治水必須籌集經費,修堤壩,開溝渠,除淤墊,買材料,發工錢,都必須預先籌足資金,然後同時並舉,脈絡貫通,支幹相承,有利於灌溉與運輸,不至於這裏堵塞了,那裏又缺口了。
我家世代耕種,我對農業和水利一向潛心鑽研。此次在江南任職,沒有其他政績,隻有農田水利一項,我是親自考察,所以出了一些成效。打算在各地工程告成後,親手編寫一部官書,探討農田水利,分地區編撰,然後彙成一套,供吳中官民參考,就地施工,日常維護,能夠旱澇有備,每年獲得豐收。淮安、徐州和皖北一帶的百姓樂於耕種,人心穩固,民氣自強。
朝廷再次駁回了左宗棠的辭呈。11月23日,內閣接奉上諭:
左宗棠著賞假三個月,安心調理,毋庸開缺。欽此
左宗棠休假期間,水利建設如火如荼。範堤開始施工,從泰州、如皋直至通州一線,工程節節推進。周家莊、六安閘、鐵牛灣八堡各處岸堤已經修好。寶應泛水工程,永安、高郵、甘江五泛的東西岸堤相繼開工。
左宗棠對下屬解釋水利與海防的關係:水利是我所做的功課,但我的心思全部凝聚於海防。抵禦侵略,是為了保護百姓,而要保護百姓,首先要養活百姓。治水可以保民,能保江淮以北的百姓不為洋人所驅使,兩江就有了用之不竭的兵員。江淮之間,土地廣闊肥沃,若能興修溝渠,將岸堤加寬增厚,挑走淤泥,疏浚淺道,就像我們在甘肅和新疆所做的那樣,那麼水有所歸,旱澇有備,開荒收獲,加上桑棉的利益,百姓就可以養活自己了,還可以換來洋人的銀錢,向國家繳納稅收。
的確,左宗棠總是想著百姓的生計。他在病魔纏身、過目就忘的日子裏,還想著暴利典當與高利貸給社會帶來的為害,要求朝廷規範典當和貸款行為。
設立當鋪,本意是為了方便窮苦的百姓。可是,各地當鋪收取的利息,比例大為懸殊,沒收質押物的期限也參差不齊,沒有統一的章程。現在,我已作出規定:貸款一兩,隻能收取二分月息;質押物的贖期,以二十七個月滿限。城市典押捐錢隻收二十千文,鄉村典押每月隻收十千文,此外公事一概免交捐費。地方官發給商人的生息公款,利息不能超過一分。廢除一切不合理的規章,支持商業發展,解救百姓的困苦。
左宗棠知道自己來日無多,拚盡最後的一點力量,支持本國自辦工礦。他委派有誌於西學的聶槼蘭擔任江南製造總局的會辦,加強領導力量。批準胡恩燮招商集資,開辦徐州利國驛煤鐵礦,決定減少本國煤產品的稅收,鼓勵民族礦業成長壯大。
軍艦的購買和製造,已經有了結果。12月23日,他向朝廷報告:本來計劃由福建船政局製造五艘大軍艦,現在除向德國購買二艘,福建船政局已造成一艘以外,其餘二艘專由福建製造。中外合造,可以加快速度。十艘小軍艦,已令上海機器製造局試造驗看。福建船政局頗為外人側目,不宜廢除。船政大臣黎兆棠久病未愈,請朝廷令巡撫派官員繼任。
同時,左宗棠想方設法阻止外國企業在本土設立。有個名叫王克明的人,為美國商人在上海籌設紡織廠,左宗棠令上海道邵友濂翻出王克明的陳年積案,將他緝拿訊辦,有效地將外國在華設立紡織廠一事推遲十年。
所謂休養,隻是不用每天上班而已。左宗棠並未停止工作。1883年1月13日,他奏請朝廷將廣東水師提督吳長慶存記在案,留作南洋水師的後備將領。同時提出,長江防務與海疆防務應該是一個係統工程,防禦重點在於海口布防。
冬季將盡,左宗棠的病勢稍有好轉,於2月23日如期銷假。同時向朝廷報喜:轄區的水利工程,經過上年依次施工,已經修成十之八九。朱家山水利工程,既有利於農業,又有利於經商。
能夠活動了,又親臨水利工地視察。3月3日,從金陵出發,沿江而下,經過裏河與下河,抵達海壖各個鹽場,巡視範堤、閔馬棚灣、車邏壖、清水潭的岸堤工程。一路上發現漏洞,下令興修黑魚塘對岸西堤及高家塢民堰。3月26日,抵達朱家山河,看到工程進度已經推進到山麓,遇到長達十多裏、高達幾十丈的石脊,錘子和鑿子都派不上用場。正好王德榜從直隸來到,左宗棠令他的部隊實施爆破。軍士們鑿石穿孔,填放火藥,然後引爆,炸碎石頭,得以繼續施工。
3月29日返回金陵,未及休息,聽說赤山湖已經竣工,馬上啟程,於4月4日抵達句容,勘驗長達二十多裏的新堤。為了保護岸堤,命令沿埂移種桑秧。4月6日,從三汊河順流視察通濟門石閘。
山東教軍首領王覺一在5月份進入海州、沭陽和安東境內,鼓動起事。左宗棠派道員李光久率領親軍馳往鎮壓,緝捕教軍首領晏儒棟等人,教軍殘部解散。
5月6日,委任製造業專家潘露總理江南製造局和金陵製造局。
左宗棠忙於兩江建設的時候,得到朝廷通報:法國軍隊在4月份攻破了越南的南定。朝
廷令李鴻章迅速趕赴廣東,督辦越南事宜。
沒有絲毫的猶豫,左宗棠主動請求籌辦海防,並且拿出了具體方案。
人們一說江海防務,都是把吳淞口當作要隘,其實隻說對了一部分。長江門戶很廣,敵軍從崇明、寶山繞到白茅沙,即可襲擊狼山與福山,直接侵犯長江。白茅山一處,更是長江衝要。我們必須增製船炮,在這裏設置重險。沿海漁戶約有一萬幾千人,往往與外國人聯絡,被外國船隻雇為向導。為了約束漁戶,一定要創立漁民的團練,分塊設立機構組編保甲,在操練中挑選健壯的勇丁充當水勇。幾個月內,可以選拔出幾千人。江陰也要加強防守。
自古以來,邊防的辦法,不外防守、進攻與和談。這三種辦法,也有順序,能防守才能進攻,能進攻才能和談。和局是暫時的,不是永久的,不得已而作戰,是意料中必有之事。
奏疏拜發之後,左宗棠下令在江北的邵伯增設湖河巡邏船。
5月27日,揚州轄境的運河岸堤工程告成。這年夏秋之交,洪水襲來,水位漲到一丈六尺四寸,人們依次開啟車邏、難關各壩,裏下河的農田安然無恙。
李鴻章已奉旨前往廣東,朝廷令左宗棠把江南的淮軍與楚軍調往前線。法國公使寶海申請分界保護,李鴻章奉令返回天津談判。朝廷改變主意,要求淮楚各軍不要開拔。
6月份,範堤全線竣工。
7月6日,左宗棠派盛宣懷買回上海至吳淞的陸路電線,又向華商集資,架設上海與漢口之間的陸路電線。
盡管局勢暫時緩和,左宗棠沒有放鬆海防部署。7月30日,他向朝廷報告:江海防務以布置海口為要。漁民水手膽略可取,才技出眾,所以要創設漁團,精挑水勇,加強江海防務。
最後一戰:抵抗法國人
1883年7月,法軍在越南加緊攻勢。左宗棠非常清楚此事的嚴重性。
越南與中國接壤,不像琉球隔在外洋,距日本較近,可以置之度外。越南一亡,我國的外藩盡撤,廣東邊防就危險了,雲南和貴州的邊境和腹地都很棘手,後患無窮。各國都認為法國的做法不合道義,所以法國騎虎難下,虛張聲勢,以期使我們動搖。我軍增援越南,以海道最為快捷,而法國輪船從海道駛入,已反客為主,所以進兵之道,必須從廣西和雲南邊界。
他為前線四處籌集軍火,派王德榜回到永州,將軍火解送到前方,接濟邊防駐軍。還令他就地招募幾千名廣勇。然後他向朝廷請戰,要求趕赴雲南和廣西指揮作戰。
他在給李鴻章與岑毓英的信中說:法國侵略越南,企圖明顯在於進窺我國的雲南與廣西。劉永福在河內獲得大捷,足以震懾敵膽,大快人心。我們應該想方設法,援助越南的抗法戰爭。
8月15日,左宗棠向朝廷表態:法國人得隴望蜀,雲南、貴州和廣西邊境全部受到威脅。中國正在力圖自強,對此不能置之不理。我身任南洋通商大臣,兼管七省海口,更是義不容辭。我已派舊部王德榜趕赴雲南、廣西與越南交界處,查實越南的現狀,並尋找劉永福的下落,以憑奏報。如果必須用兵,我可以馬上命令王德榜調募幾營廣勇,駐紮滇南和粵西邊防要地,相機而動。我本人等到江南政務已經就緒時,就率領新募的部隊回到湖南,相繼開赴前線,決不置身局外,辜負朝廷的重用。
朝廷答複:雲南和廣西都有重兵,不用左卿前往。
前線去不了,那就加強轄地的海防吧。10月16日,他離開金陵檢閱漁團。
10月19日,委派王之春、龔照瑗、鄭官應等會同盛宣懷專辦長江沿岸架設電線的工程。
10月21日,左宗棠抵達崇明,召集各軍,申明紀律。10月27日返回清江,巡視運河堤工,提出大舉修複淮河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