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一個鎮上,有一個農村女孩李薇,她畢業於東北一所師範院校。畢業以後她回到了家鄉任教。
李薇十分愛崗敬業,她所帶的每個班級的學生成績都非常好。
有一年,校長讓她帶了一個差生班。可是不管她如何努力,學生們的成績都不見起色。李薇是天天絞盡腦汁,費盡心思,給學生們講不學習會帶給將來的不利影響。
眼看就要期末考試了,她每天晚上都要給學生補習功課。由於她過度操勞,很快就病倒了,然而她還是帶病堅持給學生們上課。
功夫不負有心人,期末考試後這個差生班取得了滿意的成績,她卻住進了醫院。
原來,她由於長年勞累胃裏長了腫瘤。為了給她看病,學生、老師和她的家人都很著急。尤其讓她丈夫不能理解的是,她早就覺得自己不舒服卻不早日治療,不然也不會把病情拖累得這麼嚴重。
李薇的敬業精神很值得人敬佩,但一味地讓自己操勞並不是我們讚成的工作態度。她帶病上課,有病不及時治療,雖然這種精神難能可貴,但如果她早一日治療就不會帶來這麼嚴重的後果了。
何必要這樣勞累自己呢?李薇想讓學生的成績進步是對的,可如果她連自己都無法照顧好,就算她帶的班級非常優秀、非常突出,李薇能稱得上是一個合格的老師嗎?她一味地給學生補課,雖然她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當今社會講求素質教育,她每天晚上讓學生複習、上課,不會讓學生覺得學習太累、索然無趣嗎?
所以,有的工作我們需要做,有的工作我們就不要勉強自己去做。不要為了得到他人的尊重而刻意強求自己,我們總要給自己放鬆的機會。一味地使自己勞累,就算有可能取得成功,也往往比不上讓自己心情放鬆更讓人有成就感。
莫紮特30幾歲的時候,就在心力交瘁中逝世。要是他知道適時休息、不去在意別人讚賞的話語,說不定他不會英年早逝,反而會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
人生苦短,何必要那麼折磨自己呢?看淡成敗得失才會坦蕩無阻,才會活得瀟灑、愜意。然而在這個日益注重成敗的社會,很少有人會讓自己停下來,去靜靜地思索自我了。他們太渴望成功了,把每時每分每秒都用在努力追求成功的事情上。豈不知這樣看似很勤奮,但如果方法不對,很可能會收到事與願違的效果。
有時,偶爾停下來或許對一個人更好。雖然停下來有可能讓你覺得是在浪費時間,也有可能讓你覺得寂寞,覺得生活沒有意義,但如果沒有一段沉靜下來的日子讓你思索,你可能會誤入歧途,用幾十年的光陰去努力,也達不到別人努力幾年的效果。
因此成功固然重要,但如果拚命地去追求成功,不讓自己靜下來那就大可不必了。如果不靜下來、不給自己留有喘息的機會,就會像有些人那樣,因為太過操勞而早早地斷送了性命。如果在勞累的時候能讓自己適時地靜下來,讓自己養精蓄銳,那麼同樣是為了獲得成功,這種方法遠比沒日沒夜地拚命勞累效果要好得多。
太看重成功,不知道取得成功的秘訣,往往不會成功。而隻有在操勞的時候給自己休養生息的機會,才可能修養自己的靈性,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相機而動,才能更準、更快地接近成功。
清掃心靈的垃圾,讓心房幹淨清潔
一個人在塵世間走得太久後,心靈就會無可避免地沾染上塵埃,使原來潔淨的心靈受到汙染和蒙蔽。心理學家曾說過:“人是最會製造垃圾汙染自己的動物之一。”的確,清潔工每天早上都要清理人們製造的成堆的垃圾,這些有形的垃圾容易清理,而人們內心中諸如煩惱、欲望、憂愁、痛苦等無形的垃圾卻不那麼容易處理了。因為,這些真正的垃圾常被人們忽視,或者,人們出於種種的擔心與阻礙不願去掃。譬如,太忙、太累;或者擔心掃完之後,必須麵對一個未知的開始,而你又不確定哪些是你想要的。萬一現在丟掉的,將來想要時卻又撿不回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