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簡單快樂,心情好會更健康(1)(3 / 3)

現實生活中,隨時都可能遭遇無法預料的天災人禍,對於突如其來的打擊,很多人會感到不知所措,感到自己的精神世界轟然坍塌,內心充滿焦慮和恐慌,甚至自怨自艾地留在原地一味哭泣。如此一來,生命也會隨著災難的到來而隕落。

蛹變成蝶之前,痛苦的蠕動和掙紮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隻有這樣,它才能夠蛻變出美麗的翅膀和輕盈的身體。這個道理,對人來講也是一樣的!在獲得成功之前,經曆歲月的磨煉是肯定的,也隻有在經曆過痛苦和磨難之後,方能品味出幸福的香甜。

心·靈·指·南

如果說人生是一座大山,苦難就是人在攀登大山中難以把握、難以預期的崎嶇山徑。隻有經得起歲月的磨礪,甩得脫挫折的夢魘,勇於征服攀登中的所有困難,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感謝歲月的磨煉,是它讓我們懂得人生的真諦,也讓我們堅強地成長。

諸葛亮的《誡子書》中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嘈雜和喧囂容易擾亂人們的內心,使人變得浮躁、狹隘、壓抑和痛苦。保持淡然,才能更好地生活,才能使身心得到修煉。

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複複中追問,才知道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是最真,再回首恍然如夢,再回首我心依舊,隻有那無盡的長路伴著我。

”人生的道路看似很長,其實隻是區區數十年,很快就會過去。因此,很多事情應該看得淡一些,保持一種淡然,這樣生活才會少一些煩惱和痛苦,也會減少因此而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假如,為點小事爭爭吵吵一輩子,傷了心,也傷了身,回首時卻發現根本就沒有必要,這時後悔就已經晚了。因此,學會以一種淡然的心態來麵對生活,讓生活遠離痛苦和喧囂,保持內心的恬靜,也保持身心的健康。

人生在世,總是會去追逐繁華,一輩子忙忙碌碌、爭名奪利,為了讓自己更加幸福和快樂而去追求和占有更多的東西。其實,等一切鉛華洗盡,當內心返璞歸真,才會知道,幸福和快樂很簡單,就是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一個健康的身體,一份悠然的心情,僅此而已。然而這些卻往往在自己執著的追求中一一失去了。

李海下班後約老同學小孟一起出去喝酒,結果小孟卻說,不想去,沒心情。李海見他滿臉的不愉快,就問:“怎麼了,哥兒們,老天沒有下雨啊,你怎麼陰沉著臉,一副不高興的樣子?”

小孟悶悶不樂地說:“我設計了一個很好的營銷計劃,但是卻被我們經理給否定了,真的很難過啊!”

李海笑著說:“就這點小事,不至於吧!何必為此而斤斤計較呢?不用自有不用的理由,淡然一點,想開些就好了。走吧,一起喝酒去。”於是李海拉著小孟去了酒吧。李海說了很多安慰的話,小孟才算好了一點。

大概一個月之後,李海在回家的路上偶然又碰見了小孟,但是卻發現小孟比以前瘦了很多,而且臉色蠟黃,像是生過一場大病似的。李海關切地詢問:“兄弟,你怎麼了?生病了?”

小孟恍恍惚惚地說:“沒有啊,隻是最近經理突然對公司進行了人事調動,比我晚進公司的一個同事竟然成了我的主管,而我卻沒有得到提升,我實在是想不通啊。”

李海安慰他說:“你應該想開點,或許人家真的有什麼地方比你做得好或者比你優秀啊!”

“哼,比我優秀,怎麼可能啊!我的學曆比他高,資曆比他老……”小孟憤憤不平地向李海訴說著自己的委屈和難過。

自此以後,李海很少再見到小孟,後來居然聽說他已經精神失常,被家人送進了精神病醫院。

人生何必計較太多,給自己平添許多的不快樂。佛語雲:“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佛法中這句話基本要闡述的是萬物本空的理念,是要使我們了解萬事本無其永恒的體現,一切皆將壞散,教我們不要對萬物起執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也就是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凡事不要太過於執著,人不能總是駐足在一事一物上,那樣就會限製自己的思維,使人變得偏執。當你的內心淡然了,就會輕易放下執念,少一些名利心,也就會少許多的煩惱,生活自然會變得恬靜悠然,身心也會保持舒暢和健康。

人是渺小的,每個人隻是時間激流中的一個匆匆過客而已,無論生前是輝煌也罷,平淡也罷,生命一旦消失,便會如煙一般散去,什麼都不會留下。今天你耿耿於懷的一些凡塵俗事,若幹年後,回頭一想,一定會笑自己當初的癡傻和悲傷是多麼的無謂和不值。生活其實很簡單,複雜的往往是人的心。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沒有時間,也不是沒有好心情,隻是因為我們放不下、拋不開、太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