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快樂到底在哪裏呢?其實打開快樂之門的鑰匙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隻是我們總是去向別人要快樂,並因為求之不得而痛苦不已。一位女士很難過,因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樂的鑰匙放在先生手裏;一位媽媽很生氣,因為她的孩子不聽話,她把快樂的鑰匙交在孩子手中;一位白領的情緒很低落,因為上司不賞識自己,他把快樂的鑰匙塞在了老板手裏。自己的快樂為什麼要讓別人控製呢?我們應該學會握住屬於自己的快樂鑰匙,不期待別人使自己快樂,而要學會自己讓自己快樂,並把這份快樂帶給別人。快樂不僅是一種體驗,還是一種能力。
一家大公司在招聘策劃總監,前來應聘的人很多,考核也很嚴格。經過層層篩選後,最後隻剩下三名佼佼者。最後一次考核前,三個應聘者被分別封閉在一間被監控的房間內,房間內各種生活用品、家用電器一應俱全,但沒有電話,不能上網,三人的手機也都被收走。考核方沒有告知三個人具體要做什麼,隻是說,讓幾個人耐心等待考題的送達。
最初的一天,三個人都在略顯興奮中度過,看看書報,看看電視,聽聽音樂,隻是在做飯的時候,因為都不太擅長出現了一些小問題,但手忙腳亂中三個人還是都快樂地把飯吃到了嘴裏。第二天,情況開始出現了不同。因為遲遲等不到考題,有人變得浮躁起來,有人不斷地更換著電視頻道,把書翻來翻去,甚至連吃飯也草草地應對了事;有人不停地在房間裏走來走去,眉頭緊鎖,一臉凝重,夜裏翻來覆去難以入眠……隻有一個人,還跟隨著電視情節快樂地笑著,津津有味地看書做飯吃飯,踏踏實實地睡覺……5天後,考核方終於將三個人請出了房間,那兩個焦躁的應聘者已經形容枯槁,隻有那個始終快樂著的應聘者還依然神采奕奕。就在三個應聘者凝神靜氣等待主考官出最後考題時,主考官說出了考核的最終結果,那個能夠堅持快樂地生活的人被聘用了。三名應聘者很詫異,主考官解釋說:“快樂是一種能力,能夠在任何環境中都自得其樂,他才能夠擁有健康的心靈和身體,在工作上也會表現得很出色。”
擁有快樂的內心,對於保持身心健康是很重要的,能夠使我們在其他方麵也取得成功。因此,我們要學會對生活進行深入的思索,不斷從生活中發現快樂,創造快樂。保持一種愉悅的內心環境,我們才能更加從容地麵對生活中的一些煩惱和憂愁,增強“心靈的免疫力”,讓身心更健康,讓事業更成功,讓生活更精彩。
心·靈·指·南
快樂是自己給的。當你遭受到挫折、屈辱時,學會置身事外,減輕內心的不快;當你功成名就時,也不要得意忘形,讓勝利衝昏頭腦。保持內心的平穩和豁達,寵辱不驚,悠然自得。樂觀平和的心態比任何藥物都更為有效,擁有快樂,我們就會擁有更多健康。
好習慣是以人們正確的心態為基礎而養成的行動上的慣性。健康的身心是保養出來的。好習慣造就好身體,看似點點滴滴的事情,其影響是巨大的。學會保管你的財富,而不是肆意浪費。
疾病的產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積月累的;同樣的道理,健康的身體也是需要日日嗬護,時時保養的,如果你平時不加注意,就很可能使自身的健康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損壞。良好的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是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步養成的行為傾向,是人們正確的心理態度的行為外化。沒有對健康的足夠重視和了解,就難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句諺語說得好,“播種行為,便收獲習慣;播種習慣,便收獲性格;播種性格,便收獲命運。”一個小小的習慣甚至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那麼習慣也必然會影響到人們的身心健康。不要對那些“性命攸關”的習慣置之不理。這樣,往往會因為你的認識不足,而使你的健康受到損害。
人們往往總是將習慣誤認為是個人的“生活小事”,無足輕重,與健康沒有太大關係,殊不知康壽就“藏”在習慣之中。好習慣是健康的銀行,可從“健康儲蓄”中提取“健康利息”,且可享用終生;壞習慣則是健康賭博場,會導致你的健康資本越輸越少,在不知不覺、日積月累之中使你的健康大受損傷。
小鷺鷥長著一雙修長的美腿,很多小動物都很羨慕,走到哪裏都會受到大家的誇讚。小鷺鷥聽了之後,心裏甚是得意。於是,它無論走到哪裏都故意把自己修長的腿露出來,以博得人們的驚歎和羨慕。
很快,冬天到了,天氣越來越冷,很多動物都躲起來冬眠,或者穿上了厚厚的棉衣,而小鷺鷥卻依然露著自己的雙腿,不肯穿厚衣服。鷺鷥媽媽很生氣,嚴厲地訓斥它說:“快披上你的外衣,不然會凍壞的。”
小鷺鷥不聽,倔強地說:“我不,我不!媽媽,人家都說我的腿修長又美麗,就像天使一樣,很有氣質,顯得很高貴。如果我穿上外衣,那別人就看不見我的美腿了,這樣就不漂亮,沒風度了,所以我寧願受凍,也不穿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