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簡單快樂,心情好會更健康(3)(3 / 3)

心·靈·指·南

快樂是一種心境,它存在於人們的內心世界。當你打開心靈的窗戶,用樂觀的精神麵對生活,就會從生活中獲得更多的欣慰。快樂是在逆境中不沉淪的心態,快樂是在孤獨中的守望成功的喜悅。快樂的人能夠看淡功名利祿,看淡榮辱得失,看透世間千愁萬緒如過眼煙雲,以豁達的心情看待生活。

偷閑不是偷懶,而是一種聰明的放鬆。人不能總是處於緊繃的狀態。忙碌之餘我們需要及時調節和休息,學會善待自己,忙裏偷閑、自娛自樂,花一分鍾讓自己放鬆一下,反而會使工作更加有效。

我們的生活節奏很快,我們的工作很忙,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因為我們處在一個追求高效率、高速度的時代。因此,我們沒有時間放下手中的工作,花很長時間去慢悠悠地吃飯、品茶或者外出旅遊。但是我們又不能不休息,如果一直讓自己的神經處於緊張狀態,很容易讓人崩潰。所以我們需要找一種有效的放鬆方式,既不影響正常工作,又不能花費太多時間,而這種方法就是忙裏偷閑。

忙裏偷閑是一種善待自己的心態。休息是工作中必須的一個環節,不管有多忙,都應該抽出一些時間讓自己的大腦和身體得以休息。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緊張地工作一段時間後,稍作休息,雖然時間很短,卻可以使自己的身體和神經都能夠有所放鬆,以幫助自己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工作。

但是,生活中很多工作狂卻從來不給自己這樣的機會,哪怕是一分鍾也不舍得浪費,這樣未免對自己太苛刻了。連續工作幾個小時後,起身活動一下、看看窗外的風景,料理一下辦公桌上的鮮花,做做伸展運動,看一則有趣的小故事,或者閉目養養神,這些都可以讓我們花很短的時間,讓自己得以放鬆和調節。當然,前提是我們要保持一種悠閑的心態。把工作的事情暫且放下,心中一定不能再有其他雜念,讓自己保持情緒的愉悅和輕鬆,這樣才能達到休息的作用。如果大腦還是對工作念念不忘,連走路、吃飯、上廁所都想著工作的事,那是無法讓自己放鬆的。

美國一位鐵路局長賈維羅先生的辦公室裏,總有60隻用銅和瓷製作的小象,散亂地擺放在桌子上,他每天工作到疲乏的時候,就起身將這些小象排列成這樣或那樣的“象兵大陣”,自得其樂。還有一位大公司的總裁,經常在緊張工作的間隙把房門緊鎖,在辦公室內跳椅子,且美其名曰“室內跨欄”,用於自我調節。

忙裏偷閑是一種悠閑的心態,但凡卓有成就的成功人士,麵對每天緊張的工作和生活,都會有著自己獨特的放鬆方法,使自己的心靈保持閑適的狀態,讓身心在那一刻得到真正的休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英國在德國法西斯的鐵蹄下慘遭蹂躪,風雨飄搖,倫敦經常遭敵機的狂轟濫炸。可空襲關頭,丘吉爾首相有時居然在自己的居室裏織毛衣。消息傳開,全國上下極為震驚,在這樣危難緊急的時刻,國家的元首居然還有閑情逸致去織毛衣,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其實這正是丘吉爾的良好心態的體現。在戰火四起、國家存亡的危難時期,丘吉爾每天要處理軍事、政治、外交、經濟等各方麵繁雜的事務,休息的時間很少,神經經常處於高度集中的狀態。但是長時間的緊張和忙碌,很容易讓人頭腦模糊,思維混亂。在如此重要的時刻,身為國家最高統帥,如果不慎做出了錯誤的決斷和指令,那麼國家很可能就會因此而毀滅。因此,他必須要讓自己放鬆,讓自己保持冷靜的頭腦和清晰的思維,從而以更加充沛的精力和明智的思維去應對紛繁複雜的國家事務。

於是,為了鬆弛緊張的神經,他想出這樣一個辦法:空隙時間坐下來織毛衣,以此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織毛衣與緊張的戰爭籌劃相比,可以說是一種很好的、獨特的休息方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鬆弛術”。

正因為丘吉爾擁有著這樣的智慧和心態,又善於放鬆自己,雖然政務纏身,每天隻休息三四個小時,但是他卻依然精力充沛,頭腦清醒,並且一直活到90歲,成為當時最為長壽的一位國家元首。

丘吉爾的良好心態和人生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麵對那樣嚴峻的局勢,他都能臨危不亂、鎮定自若,那麼我們在麵對緊張的工作時,難道就不能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找到一種行之有效的放鬆方式?學會忙裏偷閑、苦中作樂,體驗其中的快樂,並使自己以更好的狀態應對生活中的種種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