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管是什麼樣的人群,注重對自身心理狀態的調節是預防和治療抑鬱的重要方法。
其實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很多壓力和煩惱,麵對這些讓我們感覺壓抑的事情,我們沒有必要時時刻刻都背在身上,該放下就放下,即使不能擺脫,也得讓自己休息一下,等恢複了精神再去麵對。如果總是抱著不放,即使透支精力也是無法承受的。其實,現實生活中的很多壓力,它們本身的分量並不一定很重,隻是因為我們拿起來後沒有適時放下,所以才越來越重。
有一位講師在課堂上向一些前來谘詢的承受著巨大壓力和無盡煩惱的企業老總講解如何應對壓力,如何擺脫抑鬱。他拿起一杯水,然後問台下的聽眾:“各位認為這杯水有多重?”聽眾有的說20克,有的說100克,有的說500克……大家的看法各不相同。
等到大家發表完看法後,講師開始說話了:“其實,這杯水的重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鍾,各位一定覺得沒問題;拿一小時,可能就會覺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就得叫救護車了。其實這杯水的重量是不變的,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覺得越沉重。結合我們的生活,如果我們總是把一些煩惱和壓力放在心上,不管壓力是大是小,我們都會覺得越來越沉重,以致最終無法承受。我們需要做的是,必須做的是,及時地放下,休息一會兒後再次拿起,如此我們才能夠拿得更久。”
講師停了停,又說:“其實有時候,生活中的壓力並沒有那麼重,就如同這杯水,剛才有的人說500克,也有的人說20克,麵對相同的壓力,不同的人的感受是不同的。這說明壓力的大小,不完全取決於壓力本身,同時也取決於我們心裏有多麼看重它。”
讓我們感到壓抑的,除了生活中實實在在的壓力和煩惱,很多時候也是因為我們把它看得太重了,才使我們的心靈不堪重負。如果我們能夠豁達一點,從容地麵對得失,很多的煩惱是不值一提的。
有專家統計發現:現實生活中,人們擔憂的事情有40%永遠不會發生。30%的憂慮涉及過去已經做出的決定,而這些都是無法改變的。12%的憂慮是出於自卑感而產生的。10%的憂慮與健康有關,而越擔憂問題就會越嚴重。隻有8%的憂慮可以列入合理的範圍。
這樣的結果讓我們覺得自己有些“庸人自擾”,隻要我們能夠拋開這些,真正能使我們抑鬱的東西其實並不多。可見,抑鬱其實並非真正的壓力所致,而是自尋煩惱。因此,學會改變自己的心態,善於排解自身的壓力,及時宣泄不良的情感,放下不必要的煩惱,我們就可以遠離抑鬱,讓自己更加健康。
心·靈·指·南
生活中雖然存在不少的壓力和煩惱,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讓自己的心靈為之癲狂或者歇斯底裏。生活需要放鬆,需要我們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來應對,這樣我們才會增強對社會的適應能力,以減少抑鬱對自己的侵害。
為了追求名利和地位,人們義無反顧地為之獻身,甚至“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實,生命亦有不堪承受之重,何必非要透支自己的精力和健康去打拚。生命不應該總是急速地奔跑,而要學會在平穩中輕鬆前行。
現代社會的人們,生活在一個與時間賽跑的氛圍當中,時時處處都匆匆忙忙,沒有半點休閑的時間。究竟是什麼讓他們疲於奔命而又欲罷不能呢?原因有很多,時代在迅速發展,經濟在快速增長,競爭在不斷加劇,消費也在不斷增加,人們時刻都麵對著來自各個方麵很多壓力和危機,一種無形的力量催促著人們急速地前進。這就要求人們不斷地加快自己的腳步,早早地起床、草草地吃飯、匆匆地工作,以求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更多的事,掙更多的錢,取得更高的成就。
雖然我們需要追求上進,需要為自己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但是忙也應該有個限度,再怎麼忙也不能不眠不休,正所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把身體累垮了,再美好的未來也不屬於自己了。生命亦有不堪承受之重,不管做什麼也不能發狂,過分地透支自己的精力和健康,就是在縮短自己的生命。在現代社會,各種職業病和心理疾病的發生率越來越高,這說明人們已經不堪重負,永無休止地急速奔跑,會使我們過於疲憊,甚至過早衰老。
江濤和程琳是大學時代的同學,畢業之後又去了同一家公司上班。之前,他們隻是一般的同學關係,可是進了公司之後,江濤在各方麵的表現都十分優秀,而程琳也變得越來越有氣質,同時因為工作上經常接觸,兩人漸漸由同事關係變成了戀愛關係。戀愛並沒有影響他們的工作,反而因為責任使他們對工作充滿了更大的激情。因為表現優秀,江濤的職位也升得越來越高,個人時間就相應地變得越來越少。雖然兩個人一直都想要結婚,但是因為沒有時間,婚禮一拖再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