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事怕有心人,最終,他成功了,他終於將所有打亂的武功秘笈全部無誤還原,編冊成書。
此書不僅記載了幾百年來所有武林幫派的精華絕學,內外心法,還記載了每個幫派的來曆,也道出了當時如此藏武的緣由。
當然,這些武功都是精之又精的,要想練成其中任何一種,哪怕是資質較佳的人,也要勤練多年,還未必能成。但一旦練成,就足可傲視天下!
此書就是姚廣孝十年來的努力,他不負重托,不愧淵博。但當他完成此書時,自己也已油盡燈枯,心血耗幹,當晚便猝死於寺中。
姚廣孝,這位大明智者,一生之中曾助朱棣奪得大位,又主導修成曠世奇書永樂大典,當憑這兩件事就足以讓他流芳百世,此生無憾。
但他怎麼也沒想到,就在他人生最後的十年,所耗盡心血複原的武功秘笈,卻讓多年後的江湖再次血雨腥風!
當這本厚厚的武書被呈送到朱棣麵前時,他震驚了,十年了,他沒想到姚廣孝最終還是完成了這個艱巨的任務,而如今這位老臣書成身死,他無法不悲痛。
這位冷酷的皇帝,從小生於戰火,見慣生死,當他向他的兄弟們揮下屠刀的時候,他沒有一絲惻隱,當他縱橫在漠北,打的蒙古人七零八落的時候,他隻有豪邁。
而這位老臣的死卻觸痛了他,這位老臣自從投效他以來,出謀無數,屢建奇功,最終助他走向至尊,成就霸業,卻自始自終對自己無所奢求,這樣的人,世間絕無僅有!
朱棣慢慢的翻開了這本厚厚的書冊,裏麵記載的都是高深武功,但字字句句的背後,是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這些武功又曾掀起過怎樣的血腥和殺戮?這些都已無人知曉。
這是智慧和血淚的結晶,而這些結晶,差點就在世間湮滅,是姚廣孝用他的生命又讓它們重現人間,這本書承載的份量實在太重。
朱棣看了許久,終於慢慢的合上書,然後提筆在封麵寫下了幾個大字:九州風雲錄。
既然這本書承載的份量太重,那就讓它發揮它應有的價值吧。
當然,此時的朱棣並不是想要自己去練上麵的武功,畢竟他已暮暮老矣,精力不濟。但他想到了一個最為需要也最為適合的機構——錦衣衛!
錦衣衛,作為皇帝的親信衛隊,負責打探、偵查、監視等重要任務,沒有一身好武藝肯定是不行的。但朱棣又怕這群人將來失控,遂將這本九州風雲錄與永樂大典一起秘存到了文淵閣。
隻有得到自己絕對信任的錦衣衛首領指揮使,才能得知秘密,進閣翻閱。然後指揮使再根據手下人不同的職務、心性、資質分別授以不同的武功,各揮所長。
從此,錦衣衛如虎添翼,神秘莫測,一時間權傾朝野,百官惶惶。
時至大明正統十四年,英宗皇帝朱祁鎮,在奸臣慫恿下輕出聖駕,北征瓦剌,不料兵敗被俘,一時間朝野紛亂,天下動蕩。
亦不知何故,有一日,文淵閣突起大火,眾人救之無濟,閣中所藏奇書永樂大典付之一炬,殘存無幾,而那本載有天下高深武學的九州風雲錄亦不知所蹤。
是被盜還是被毀?無人知曉。
事後,雖然錦衣衛也派人秘密探查,卻毫無所獲。此時又正值朝廷動蕩,人事變更不定,知道有這本書的人又寥寥無幾,所以最終便以武書被毀,謫斥了幾人,便草草結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