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報應(2 / 2)

“鴻筠呀,孩子們還在睡著嗎?”

“是的,昨晚的暴風雨把他們嚇著了,你又在房間裏進進出出的,他們怎麼能夠睡好呀?”

“是我不好,你去看看孩子吧,馬上就要回到祖國了,我心情有點激動,今後如何打算,我要好好想想。”

“那好吧,我先回去了。”剛走了幾步,似乎想起了什麼,像是在安慰他道,“段統製對你有知遇之恩,袁中堂對你也極為重視,對回國後的生活還擔心什麼呢?”

又錚是徐樹錚的字,夏宣,字鴻筠,年長徐樹錚兩歲,是徐樹錚在二十歲時父親為他取得妻子。李建新在後世的書籍和影視劇中,看到的都是包辦婚姻下的慘劇,民國時期兩大黨派的多少名人,都是在包辦婚姻之後才走出家門,闖蕩江湖的,但是此時徐樹錚的腦海裏,存在的隻有一種夫妻之間的恩愛,這成為李建新來到這個時代之後,對這個時代的第一感受。

徐樹錚,這個十餘年後在中國大地上叱詫風雲的人物,卻因鋒芒畢露的性格,得罪了太多的大佬,在四十四歲時被馮玉祥暗殺。在前世自認為沒有任何政治眼光和政治權術的李建新,實在不願意、也有些不敢再重新走上徐樹錚軍事政治生涯的老路。

雖然自己隻是在一個五流的大學學習企業管理,可是在一百年前的中國,其掌握的理論知識絕對是足夠超前了,至少在學術上要比被後人崇拜的胡雪岩、榮氏家族要強上百倍,自己再不怎麼好好學習,但也很少逃課,基本的經濟術語還是知道的。

況且李建新選擇經濟專業,那也說明自己至少還是有些興趣的,隻是不願意看那幹巴巴的數字而已。關於比較有名的企業家的人物傳記,世界五百強企業的經典案例也讀的不少,他對自己在這個時代生存還是有信心的,至少混個富家翁還是不成任何問題的。

但是剛才妻子夏鴻筠的話無意中提醒了他,是段祺瑞送他到日本學習五年的軍事,是袁世凱在這五年內的資助,他才能安心學習,能養活五口之家的。可見袁世凱和段祺瑞不僅對自己有恩,關鍵說明他們是極為看重他,甚至可以說兩人之間都有心拉攏他。今後今後統治中國長達十五六年的北洋政府,基本上可以說就是掌握在這二人手中,而且二人也都是心狠手辣之輩,他們豈能放過一個忘恩負義之人?何況自己又是在民主革命的聚集地日本學習軍事,辛亥革命及其以後整個民國初期就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與日本陸大之間的較量,自己就算現在能安心發展實業,革命之後兩派之間豈能容身?

唯一的活路就隻能跑路了,可是自己能夠跑到哪裏呢?要說熟悉的隻有日本,一家四人也都會點日語,但是熟悉曆史發展的李建新是絕對不會像孫中山等革命黨那樣將自家的根基建在日本這個軍國主義國家的,日本可以容納清國的叛逆,但絕不會允許一個外國人控製自己的經濟命脈,哪怕隻是一個富家翁也不行,尤其不能是身為“劣等人”的“支那人”。最為理想的是美國,但是此時的美國人仍然排斥中國人,而最為關鍵的還不是這些,而是沒有本錢,加之家人不能英語,自己的後世英語完全是為了應付考試,水平不咋地不說,口語更是難以啟齒。

現在該怎麼辦,難道還有走回老路,知遇之恩,如果不是這四個字,曆史上徐樹錚又豈能為報恩而為段祺瑞奔波一生,並最終引來殺生之禍,可是從昨天,曆史上的徐樹錚已經變了!李建新不得不徹底地接受了現實,承認“穿越”這種隻能在網絡小說才能發生的事情降臨到自己身上了,現在是自己與曆史人物徐樹錚肉體和精神的集體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