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有了一定的積蓄後,夏海波開始賣報紙。因為夏海波有誌氣,所以得到了許多好心人的幫助,其中就有一位“知心姐姐”,一直在物質上和精神上幫助他。據夏海波介紹,這位“知心姐姐”是他博客的忠實讀者,並一直在默默幫助他。夏海波住的地方與賣報的地方離得很遠,每天都是這位姐姐開車接送,不僅如此,連早上從發行站批發報紙,都被“知心姐姐”一手包辦了。
“今後我不會再乞討,我的目標就是用文字養活自己。”夏海波向人們展示了“最牛乞丐”的誌氣。為此,他一邊在成都賣報紙一邊寫作。後來,夏海波帶著書稿一路乞討回到湖北老家,並找到武漢出版社的編輯。出版社知道他的情況後,表示願意幫其優惠出書。得知此事後,長春一位書商毅然出資3萬元幫助夏海波出書。這位書商說,他之所以幫助夏海波,就是因為看他有誌氣。這位書商最初對夏海波隻是一種同情,便通過QQ信息給夏海波留下了自己的聯係方式,稱可以力所能及地幫助他。但是,在親眼見到夏以後,夏海波的堅強和誌氣讓他折服。知道夏海波要出書的事情後,他便毅然決定出資幫助他。後來,夏海波的書順利出版了,他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可見,一個人,不管你是窮孩子,還是乞丐,隻要你有誌氣,終將會遇到貴人的幫助,而為自己帶來鴻運。
人常說“爛泥扶不上牆”、“朽木不可雕也”,對於一些沒有誌氣的人,人們通常是不願伸手相助的,即使是幫助也是物質的幫助,可能度過一時的難關,很難幫助其成就自身的能力,給其帶來鴻運。因為他們認為這樣的人沒有希望,有如在沒有種子的土地上澆水施肥一樣,是白費時間和精力。而有誌氣的人,則具有這樣的氣場——吸引人來幫助、提攜他,培養他的能力,使他獲得栽培之後能成為棟梁之材,能成就一番事業。
100次心動不如一次行動
傑克?韋爾奇說過:“如果你有一個夢想,或者決定做一件事,那麼,就立刻行動起來。如果你隻想不做,是不會有所收獲的。”要知道,100次心動不如一次行動,而且沒有哪個人會喜歡隻說不做的人。努力嚐試了才會有成功的可能,如果隻在心裏想,嘴上說,不付出實際行動,又如何才能有收獲,如何得到他人的認可呢?
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從認識的那一天起,彼此就有說不出的欣賞,成了好朋友。那時,他們還在上高中,接著就上大學,讀研究生,參加工作。
很快,8年已經過去,友情沒有一丁點兒的淡化。然而,也僅此而已。
之後,各自去談戀愛,她有了男朋友,他也有了女朋友。4個人很要好的,常在一起玩,笑稱都是性情中人。
有一天,這個男孩和這個女孩談論起一個話題,如果有來世的話,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來世做男孩還是女孩?
照例是爭得沒完沒了,女孩還要做女孩,男孩呢,還是要做男孩。他說:“來世我不能不做男孩,因為,我要娶你。”說完又淡淡一笑。
女孩子被釘住似的待在那裏,心裏恍恍惚惚的——她從來也不知道他是愛她的。
知道了又怎樣,錯過了已難回頭。
是的,任何事情都不會偶然發生,都一定是有人促成,包括個人的成功。成功都是下定決心,相信自己會做到的人,以切實的行動、謹慎地規劃及努力不懈的結果。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是實幹家,二是空想家。空想家們善於誇誇其談、想象豐富、渴望強烈,甚至於設想去做大事情。而實幹家則是去做!空想家往往不管怎樣努力,都無法讓自己去完成那些自己應該完成或是可以完成的事情。但實幹家雖然沒有空想家那樣富麗堂皇的說辭,而總能獲得成功。
實幹家比空想家更能獲得成功,是因為實幹家一貫采取持久的、有目的的行動,而空想家很少去著手行動,或是剛開始行動便很快懈怠了。實幹家具備有目的地改變生活的能力,他們能夠完成非凡的事業,不論是開創一間自己的公司,寫作一本書,競選政府官員,還是參加馬拉鬆比賽,以及其他事業。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便是,空想家隻會站到一邊,僅僅是夢想過這些而已。
我們這個世界缺少實幹家,而從來不缺少空想家。那些愛空想的人,總是有滿腹經綸,他們是思想的巨人,卻是行動的矮子;這樣的人,隻會使我們的世界越來越混亂,而不會創造任何的價值。
有句話說得好:“100次心動不如一次行動!”因為行動是一個敢於改變自我、拯救自我的標誌,是一個人能力有多大的證明。光心想、光會說,都是虛的,不能看到一點實際的東西。美國著名成功學大師傑弗遜說:“一次行動足以顯示一個人的弱點和優點是什麼,能夠及時提醒此人找到人生的突破口。”毫無疑問,那些成大事者都是勤於行動和巧妙行動的大師。這樣的例子,我們可以舉出無數。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需要的是:用行動來證明和兌現曾經心動過的行動。
報紙上曾經有這樣一個競答題目,如果有一天大英博物館突然燃起了大火,而當時的條件隻允許從眾多的館藏珍品中搶救出一件,問題是“你會搶救哪一件?”在數以萬計的讀者來信中,一位年輕人的答案被認為是最好的,“選擇離門最近的那一件”。
這是一個令人叫絕的答案,大英博物館的館藏珍品件件都是國寶,舉世無雙,與其幻想著件件都搶救出來,不如抓緊時間搶救一件算一件。因為前者是不切實際的,完全屬於一廂情願。
一位僑居海外的華裔大富翁,小時候家裏很窮,在一次放學回家的路上,他忍不住問媽媽:“別的小朋友都有汽車接送,為什麼我們總是走回家?”
媽媽無可奈何地說:“我們家窮!”
“為什麼我們家窮呢?”
媽媽告訴他:“孩子,你爺爺的父親,本是個窮書生,十幾年的寒窗苦讀,終於考取了狀元,官達二品,富甲一方。哪知你爺爺遊手好閑,貪圖享樂,不思進取,坐吃山空,一生中不曾努力幹過什麼,因此家道敗落。你父親生長在時局動蕩戰亂的年代,總是感歎生不逢時,想從軍又怕打仗,想經商時又錯失良機,就這樣一事無成,抱憾而終。臨終前他留下一句話: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孩子,家族的振興就靠你了,幹事情想到了看準了就得行動起來,搶在別人前麵,努力地幹了才會有成功。”
他牢記了媽媽的話,以10畝祖田和3間老房子為本錢,成為今天《財富》華人富翁排名榜前五名。他在自傳的扉頁上寫下這樣一句話:“想到了,就是發現了商機,行動起來,就要不懈努力,成功僅在於領先別人半步。”
立刻行動起來,不要有任何的耽擱。要知道世界上所有的計劃都不能幫助你成功,要想實現理想,就得趕快行動起來。成功的道路有千條萬條,但是行動卻是每一個成功者必須要付出的,行動就是通向成功的捷徑。
世界著名的軍事統帥拿破侖?波拿巴有句名言:“我總是先投入戰鬥,再製訂作戰計劃。”你也根本不必先變成一個“更好”的人或者徹底改變自己的生活態度,然後再去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隻有行動才能使人“更好”。因此最聰明的做法就是起而行,向前,去實現自己向往的目標,想做什麼就去做,然後再考慮完善自我或完善目標。隻要行動起來,生活就會走向正軌而創造奇跡,哪怕你的生活態度暫時是“不利的”。